当品牌作为战略:用品牌保护创新

2014-04-29 00:44何佳讯
管理学家 2014年6期
关键词:品牌化品类

何佳讯

大到国家战略,小到企业精神,“创新”两字似乎无所不在。不计其数的学者研究创新,提出各种有关创新的学说或思想,《蓝海战略》、《创客:新工业革命》、《移动浪潮》等畅销书不时更新我们对商业战略变革的理解。互联网、移动智能、数字化、无所不在的连接,开创了消费者与企业之间全新的动力机制,改变了产业的边界,推动了产业的融合,营造了商业模式创新的无限可能性。新的产业(品类)不断地涌现,如社交网络、第三方支付、在线游戏、在线视频播放、远程医疗等等。在此背景下,一些新品牌迅速崛起,如亚马逊的Kindle阅读器、苹果的iPhone手机、顺丰的嘿客等等。

然而,关于战略的畅销书或教科书几乎没有讨论创新与品牌的关系问题。事实上,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任何创新、创新带来的新技术及新产品都存在生命周期,而品牌则可以没有生命周期,可以永续发展繁荣。除非获得专利保护,任何创新都无法阻止竞争对手模仿。因此,我们需要恰当地使用品牌名称来保护创新。无论是全新的产品,还是某种特色、成分或服务方面的创新,我们可以赋予独立的或联合(与母品牌一起)的新品牌名称。一旦这些创新被品牌化,它们将变得更加具有差异性,更加具有吸引力。对创新进行品牌化,还可以赢得创建新品类的机会,通过品牌与品类的关联,获得先入为主的品牌定位效果,根本上改变市场格局与顾客购买行为。长期来看,对创新进行品牌化,可以影响人们对公司品牌的感知,带来公司创新性的有利联想。那么,具体而言,我们如何对创新进行品牌化呢?下面简述四大方面的工作。

第一,评估品牌化的必要性。并不是所有的创新都需要品牌化,否则就会导致品牌过多,每个品牌力量薄弱,整体品牌效益低下。美国3M公司推崇创新文化,为给技术人员的发明创造留下印记而鼓励对创新品牌化,最终导致品牌数量过多。公司曾一度拥有高达1500个产品品牌,但每个品牌都缺乏财务支持,知名度很小。后来3M彻底改革品牌政策,任何新品牌的建立都需要进行严格地核准。因此,企业对创新是否品牌化需要严格评估,把这种评估要求和标准写入公司的品牌政策中。评估的核心问题包括:创新是否具有显著的先进性?顾客是否在意这种创新?是否值得对这种创新进行长期投资?销量和利润如何?是否有赢得市场领导地位的机会?创立新品牌对原有品牌组合及架构产生什么影响?等等。成功的例子有上海家化的佰草集。1998年上海家化推出该品牌,它结合中国美颜经典与现代生物科技,以本草古方配伍为特色,开创了全新的中草药护理产品概念,赢得了新的细分市场,同时又完善了上海家化的整体品牌架构。

第二,定義新品类及与品牌的关系。创新通常有三个层次:渐进式创新、实质性创新和变革性创新。当后两种创新发生时,我们就具备了创立新品类或新的子品类的良机。这时企业需要做的是,对这种创新进行品牌化。首先,要界定这个新品类或子品类的必要属性、特色或利益,然后把创立的品牌与之关联起来,使自己成为这个品类的典型代表,而让竞争品牌变得与之不相关,这样可以确定自己在这个新品类中的领先或主导地位,那么,即便有后来者模仿,也无法影响先行者的“正宗性”。例如,当苹果公司推出iPod时,市场上已有便携式MP3播放器,它们都可以存储和播放音乐,但是iPod创立了新的子品类,因为它不仅仅可以播放音乐,还增加了优雅的外观设计,以及小巧易用的特色,更有形象与顾客体验上的吸引力。

第三,确定恰当的品牌化模式。当对一个创新之物(如特色、成分或服务)进行品牌化时,我们有多种模式可以选择:可以使用一个现有的品牌加上产品描述(如苹果的MP3播放器);或采用母子品牌的形式(如苹果的iPhone手机,光明的优倍);或采用背书品牌的形式(如Ralph Laurens Polo,伊利的金典);或使用全新的独立品牌(如雷克萨斯,特仑苏);等等。究竟采用何种模式取决于两点。第一,是否值得对新的供应物(offering)品牌化?如是,则采用后三种模式;二是母品牌与新的供应物之间要有多大的独立性?越是要独立,则越是要采用后面的模式。这里存在一个两难问题。即越是要传达供应物的创新,则越是要使用独立随意性命名方式(如特仑苏),而越是要建立与新品类之间的密切关系,则越是要使用完全描述性命名方式(如iPad)。但要引起注意的是,单独地使用完全描述性命名方式是很危险的,因为它往往缺乏显著性而导致法律保护力较弱(如小肥羊、牛奶棚、琉璃工坊)。如此看来,苹果的母子品牌模式则体现一种很好的折衷之道,即用母品牌“Apple”确保差异性,用描述性命名方式的子品牌(如iTunes)占领品类概念。

第四,以持续创新保护品牌。如前所述,企业建立新品牌把创新保护起来。而一旦品牌建立起来,那么反过来需要品牌自身的不断创新,唯有这样才是对品牌的最好保护。持续不断的创新,可以构筑竞争性优势,建立竞争性壁垒,通过紧跟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让消费者保持对品牌的新鲜感和刺激感。创新是品牌的氧气。这是品牌长盛不衰的基本法则。在这种长期的创新过程中,我们又要识别是否存在创立新品牌或新品类的机会。这又回到前面的问题上了。这就是创新与品牌化关系的逻辑。

猜你喜欢
品牌化品类
中药材种业品牌化战略
山西省功能农产品走向品牌化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栏目品牌化之路
干不过老大,就创造一个品类成为老大——通过GUNNAR聊聊自建品类
参展推荐品类索引
2017年第一季度全国玩具品类进出口统计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
主持人品牌化建设
2013年三季度全国玩具品类进出口统计
2013年二季度全国玩具品类进出口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