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04-29 04:20:27张国文
学周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新课程

张国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计算机技术日益普及,多媒体教学得到了广大教师的一致认可。在历史学科中运用多媒体更是具有重要的教学优势。多媒体可以打破教学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化无形为有形,化静态为动态,化远为近,形象直观地再现历史,这是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重要教学优势。因此,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历史教学的必然趋势。但多媒体在为我们带来巨大优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笔者现对历史多媒体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述如下。

一、历史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依赖电教设备,教学技能退化

许多教师片面强调多媒体强大的优势,对电教设备依赖性过强,不管什么课通通采用多媒体,板书、挂图等这些传统的教学手段被弃之一旁。这样,教师只关注多媒体,而忽视了其他教学技能的研究与实践,从而造成了教师依赖性强,其他教学技能退化的情况。有些教师甚至是没有多媒体就手足无措,根本无法上课。

(二)由“满堂灌”中的“人灌”变为“机灌”

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对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根本性变革。但在运用现代媒体技术后,新课程的这一核心理念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因为许多教师不顾教学的实际需要,不顾教学的具体内容,不顾学生的基本学情,只是大量堆砌投影、录像等素材,让计算机来唱“独角戏”,教师反倒“置身事外”,从而由传统教学的“人灌”演变成现代教学的“电灌”。

(三)教学活动受控于多媒体课件

在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主体地位缺失,但在运用多媒体中这一现象并没有根本转变。多媒体教学中,课件成为了教学的中心,教师执行课件,学生欣赏课件,教师与学生沦为了多媒体课件的奴隶,受多媒体的摆布,不仅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缺失,而且教学活动也完全受控于多媒体。

(四)信息采集量过大,泛泛而不精

多媒体课件使得教师从繁重的板书中摆脱出来。教师只需相应的操作便可以将图片、图像、视频、音频与文字等资源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并拥有了巨大的挖掘空间。但是,许多教师过于追求信息量,将课堂填得满满的,信息量过大,广泛而不精准,反而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二、提高多媒体教学有效性的具体对策

(一)端正思想,提高技能,驾驭好多媒体

多媒体不是万能的,对于这一点,广大教师要有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认识,不要认为有了多媒体就能成为优质课、成功课。教师要端正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技能的掌握与实践的探讨,驾驭好多媒体,能够在最为需要的时机运用多媒体,从而成为多媒体的主人,而不是沦为多媒体的奴隶,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

(二)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的学服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点不会因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教学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在运用多媒体时,教师在设计与具体的操作中都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要切实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与引领教学。历史教学并不是让学生简单机械的识记,而是通过多媒体再现历史史实,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社会环境之中,让学生能够真切感受,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并有效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认真备课谨慎选材,提高课件实用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备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多媒体的运用中,备课同样重要。备课的过程就是一个选择素材、制作课件的过程。历史的学科特征决定了图片、影视剧片断等这些素材能够传递更多的信息。教师在选择这些材料时要围绕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来进行科学选择,影视画面宜短不宜长,图片宜精不宜滥。只有选择最具代表性、最具典型性的历史素材,才能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从而达到预定的三维教学目标。

总之,多媒体的运用是一门学问,值得我们进行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们要进行不断摸索,实现二者的最佳结合,这样才能尽快走出运用的误区,提高运用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有效性。(责编 张翼翔)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课件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38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31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7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