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沛
【摘要】敏捷的思维是成功的保障.克服思维盲点,才能提高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上的能力与效率.思维“盲点”往往出现在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只要提供适当的支架,加以正确的指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盲点”得以成功突破.本文基于教学观察,以数学例题的形式对学生思维盲点的产生原因和解决办法从“情景诱误、隐含条件、概念不完备、概念负迁移”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思维“盲点”;突破
数学是高中阶段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性课程.数学思维过程纷繁复杂,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往往会形成一些思维“盲点”.高中数学教学中,也存在这种视觉和思维上的“死角”,那些不易引起师生注意,进而会导致肤浅、片面,甚至错误认识的数学知识、过程和思维缺陷,即为数学盲点.对于教学双方,尤其是学生来说,被一个盲点所蔽,是客观的,也是必然的.盲点的数量与性质是因人而异的,产生原因也不尽相同,但多为综合影响而成.笔者基于多年数学教学经验与观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盲点产生的因素及突破进行探讨.
1.情境诱误
学生容易面对相似的情景时,往往会依赖于以往成功策略运用经验对条件不加以甄别,进行习惯性思维.这种趋向性思维既可以视为学生对部分知识掌握能力的加强,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学生思维固化、不善于转换问题思考角度的表现,在沿用、套用固定思维模式解决新问题时,往往会干扰新思路的形成,使解题思路误入歧途.其中很突出的一点表现就是机械套用数学原理或公式.
在上例中,“盲点”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和情境的诱导有关.在使用均值不等式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的条件,特别是等号成立的条件,最隐蔽,也最易造成“盲点”.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构造一些容易造成诱误的典型情境让学生加以体验,以达到突破思维“盲点”的目的.
2.隐含条件
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含而未露、不易察觉的固有条件(包括几何意义及数学模型).这些条件常巧妙地隐藏在题设的背后,极易被人们忽视.解题时,常因教学双方由于受到知识经验的限制和思维的局限,只强调分析某些典型知识和重点知识,而对相关部分同样蕴含本质的知识点或是题目隐含条件没有引起足够注意,难免陷入一种认识上的片面性,产生思维死角.
3.概念不完备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不断深入的过程,尤其是在一些概念的学习中,由片面到全面,由浅显到深入,而我们的学生往往会在数学概念学习的过程中,停留在最初的认知阶段,对新知识新问题产生偏见,不能用完备的概念来解决问题.
4.概念负迁移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常常不分青红皂白,当遇到相似的两个问题时,容易把适用于A的结论搬到B身上去,或是把适用于B的结论搬到A身上,这种张冠李戴的现象,在教育学、心理学中称作负迁移.“教育工作的最终机智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数学教学的实质就在于数学思维活动的有序开展,在教师的指导下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结构的合理转化.笔者在教学中主要就是通过组织变式训练,锻炼学生严禁细密的数学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点击并化解思维盲点,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仔细、严谨、有序、灵活变通的思维品质,也完善了认知结构,深化了认知过程.可见帮助学生发现盲点和引导学生克服盲点,实际上是教会学生发掘学习潜能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劳建祥.谨防切线概念的负迁移.数学通报,2005(6).
[2]周健良.从错解中看学生的思维障碍.高中数学,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