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兵 王蕊
摘 要:在不同的领域,“治具”所指代的对象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对“治具”的含义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治具”的汉语本义,对比分析其在不同领域使用时存在的差异,并重点研究“治具”一词在工程、信息技术领域的使用状况和前景。
关键词:治具,含义,领域,使用
中图分类号:N04;H0;K8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4)S1-0159-03
Meanings and Usage of Jig
MA Bing WANG Rui
Abstract: In different areas, jig refers to quite different objects.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analyze the meanings of jig. The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meanings of jig,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of jig when using in different areas, and researches the using status and prospect of the term in the fields of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Keywords: jig, meaning, area, usage
收稿日期:2014-06-15
作者简介:马兵(1982—),男,辽宁铁岭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审查员,主要从事发明专利实质审查。通信方式:marsburning@163.com。
一 “治具”的汉语本义
“治具”,语本《庄子·天道》:“骤而语形名赏罚,此有知治之具,非知治之道。”[1]其含义为治国的措施。唐代韩愈《进学解》:“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兇邪,登崇畯良。”宋代曾巩《中书令制》:“某敏於学术,优有时材。以经远之谋,弥纶治具;以察微之智,练达事几。”中所提及“治具”,均为治国措施、治理工具之意。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将军昨日幸许过魏其,魏其夫妻治具,自旦至今,未敢尝食。”[2]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四回》:“欲饮酒于吾子之家,未知子肯为治具否?”[3]中出现的“治具”则为备办酒席,设宴之意。
此外,“治具”还有准备的含义,如清代昭梿《啸亭续录·赛诸葛》:“若使侦知我兵,预为治具,则难立克。”[4]
从属上述古籍的记载可知,在历史上,“治具”作为一个固定搭配词语已属于多义词,具有了多种释义。
二 “治具”的当代释义及运用情况
在现代的汉语词典中,“治具”一词基本上承袭沿用了历史上的释义内容,包括治国措施、置席和准备[5]。笔者对中文期刊文献进行检索发现,在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领域,“治具”一般按照治国措施、治理工具的含义被使用。例如“法律不过是有关主体的一种治具而非根本的治道”[6]。
笔者检索了2004年至2013年国内公开发表的非专利文献,发现在哲学、人文及社会科学领域,“治具”的使用情况并未出现明显的波动。但是在工程科技、信息科技领域,使用“治具”一词的文献则呈现了较为显著的逐年递增趋势(如图1)。而且在工程科技、信息科技领域,“治具”这一概念已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与历史上具有的含义完全不同,例如:“利用治具制造螺旋伞齿轮。”[7]
图1 使用“治具”一词的文献
维基百科对“治具”的定义如下:“治具是一个木工、铁工以及其他一些手工艺品的大类工具,主要是作为协助控制位置或动作(或两者)的一种工具。是由英文‘jig的日文谐音字的汉字直接翻译过来。因台湾曾被日本长期统治,也就习惯了‘治具这个词。”可见,在工程科技、信息科技领域中,“治具”一词并非汉语词汇发展演进的结果,而是直接借用日语书写形式的外借词。因为历史原因,除日本以外,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也广泛地采用了“治具”的表述方式。
究其本源,日语“治具”的翻译对象英语“jig”的名词本义为快步舞,快步舞曲;夹具。而在我国大陆地区,“治具”也常常被称为“夹具”或“工装夹具”,表示一种辅助加工作业的装置工具。然而,虽然夹具与治具的用途相近,但在含义上仍然存在区别。“夹具”的侧重点在于对被加工零件的固定夹持,而“治具”则侧重于引导工具或辅助控制工具的位置完成加工,在“治具”的辅助下,生产合格产品就不再完全依赖于操作工人娴熟的技艺。例如用于辅助钻孔的“钻孔治具”,就是通过在治具上设置多个对应于零件待钻孔位置的引导孔,辅助引导钻头在零件上钻孔。这样做的好处是操作工人只需要将“钻孔治具”进行定位,就可以准确找到钻孔位置,而无须在每次钻孔之前都对钻头进行定位。但是对应具有不同孔位置的零件则需要不同的治具,这显然并不适于产品种类繁多但是产量较少的情况,因为这会大幅增加治具的数量。可见,相比使用“夹具”或“工装夹具”来泛指全部辅助工具的表达方式,使用“治具”表示具有引导、控制作用的辅助工具、使用“夹具”表述不具引导、控制作用的固定、夹持辅助工具,显然更加清晰、准确。
通过分析2004年至2013年公开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可以发现,包括“治具”一词的中国发明专利数量(如图2)和占当年文献总量的比例(如图3)都在逐年递增。这说明随着国家和地区之间科技、投资等方面交流融合的程度不断提高,我国的技术文献中也越来越多地接受并使用“治具”这一词语。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传统产业中,只要是大量且需要高精度的制品,所需要的治具量只会更多不会更少。但是高科技3C产业在进入自动化和数控系统机器后,治具已经不那么被需要,因为工具路径已经被数位化并储存在记忆体中,但“夹具”仍被普遍地继续使用。
图2 包括“治具”一词的中国发明专利数量
图3 占当年文献总量的比例
然而,除了辅助加工的工装治具以外,还包括用于测量、测试的检测治具。即使在高科技产业中,由于检测工艺往往并不依托于自动化控制手段,因此检测治具依然拥有用武之地。而且随着加工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治具也更多地被设计成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所以在工程、科技领域,“治具”的表述方式仍然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使用。
三 结 语
“治具”并非新生词汇,但是伴随着历史、文化和技术的发展,其指涉对象也在不断地扩展,甚至在不同的领域,其含义变得截然不同。在工程、信息科技领域,“治具”一词的使用愈发频繁,但是“治具”与“夹具”的概念往往会发生混淆。因此,从基本概念出发,深入理解“治具”的含义,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将为我们在不同领域理解和准确使用“治具”进行表述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战国)庄周. 庄子[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74.
[2] (汉)司马迁. 史记[M]. 北京:线装书局,2006:447.
[3] (明)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683.
[4] (清)昭梿. 啸亭杂录 啸亭续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403-646.
[5] 汉辞网[OL/DB].[2014-06-15].http://www.hydcd.com/cd/htm19/ci369216e.htm.
[6] 周赟. 法治的主体[J]. 文史哲,2009(3):162-168.
[7] 重庆机床厂. 利用治具制造螺旋伞齿轮[J]. 机床与工具,1955(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