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画的“留白”艺术

2014-04-29 00:44卞冬仙
美术界 2014年7期
关键词:构图留白气韵

【摘要】“留白”是构成中国画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中国山水画用大量留白来体现上下左右的关系和架构空间,但留白不仅仅是空间结构问题,也体现了意境的问题。只有明白了什么是“白”,才能更深刻理解地中国山水画的意境。

【关键词】 留白;构图;气韵;节奏;意境

中国山水画是人与自然情感交流的成果,中国人通过精深的笔墨技巧不仅描绘了中国的山川美景,而且体现了人与大自然亲密和谐的关系,表达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当我们在欣赏历代山水名画时不仅可以看到大自然神秘美好的一面,同时也可以看到画家所蕴藏的素养与才情。在传统的中国山水画技巧中,空白一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并以其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延续着中国绘画的意境。

一、留白与构图

中国画用虚与实、主与宾、开与合、疏与密、藏与露等对立统一的法则来布置章法,这源自“知白守黑”之说。在画面构图中,“白”可以是天空、是流水、是浮云,是创作者可以想象到的任意景物,但不是画家随意去画的,而是必须遵循一定法则、一定审美形式来创作的,只有这样才会产生更好的艺术效果。中国画的“留白”艺术是空灵,是深远,是一种无形之形,更是布局的规则所需,留要留得自然,留得有章法,留得有生命感,从而给人以深远的意境。善于“留白”,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技巧, 更是一种美学文化修养。所以,艺术家要懂得处理空间表现的方法,在形象本质的基础上去追求空白,用生活的真实去概括去创造抽象的空白意境,达到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宗白华在《美学与意境》中写道:“中国画绘一枝竹影,几叶兰草,纵不画背景环境,而一片空间,宛然在目,风光日影,如绕前后。”这些空白,并非虚无,而是实有所指,如水面、天空、流云、阳光、烟霞,以至于周围环境,只是没有用笔墨画出。所以留空白,是艺术的空间、构图和情景塑造的需要。空白之有无或所留空白之大小与位置,决不能随心所欲,而应当在构图(结构)上苦心经营。元代画家倪瓒的代表作《渔庄秋霁图》描绘平远山水的江南渔村秋景,在构图上分为三段式,上端为远景,三五座山峦缓缓地展开,远景和近景墨色一致,并无近浓远淡之分;中景是一些湖光,不着一笔,实为空白,权作渺阔平静的湖面;下段为近景,坡丘上数棵高树,参差错落,枝叶疏朗,风姿绰约。整幅画不见飞鸟,不见帆影,也不见人迹,如入空旷孤寂之境。这种上、中、下三段平远构图法,画面枯淡幽远,孤寂清简,意表孤傲绝世之情。

二、 留白与气韵

受哲理的影响,中国画不仅要描绘出对象的外形,而且还要表现出艺术形象的生动性和真实性,也就是我们说的气韵。气韵的表现离不开构图立意、笔墨技法,因此,它和其余五法是一个整体。早在南齐,谢赫把中国画的品评归纳为“六法”,其中排第一位的就是“气韵生动”。

首先,留白表现了空灵感,给观赏者留下了想象空间。中国的山水画,并不要求对一山一水写实、模仿。表现朝暮、气候更是画的一种感觉、一种感悟。如果你的画能够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使观赏者联想起某种特定的诗意、思想或情感,使人感受到那种感情即可。宗白华指出:“为了达到‘气韵生动,达到对象的核心的真实,艺术家要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力。”在范宽的传世名画《溪山行旅图》中,描绘了一支正在赶路的毛驴运输队伍穿行于深山溪水旁,整张画面都有颜色,唯独密林深处几处房屋留出小面积的白,则让人感觉到整个画面不那么拥堵,做到实中有虚,给人一种静谧透气的感觉,由此演绎出了绘画的主题,留白的运用更加突出强化了可游可居的绘画目的。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游可居之为得。何者观今山川,地占数百里,可游可居之处十无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正谓此佳处故也。故画者当以此意造,而鉴者又当以此意穷之,此之谓不失其本意。”可居可游创作的要求立足于精神层面而体现画面之中。然而当绘画作品中没有留白时,虽说可以体现出一定的画面意境,使人达到精神上的享受,但是没有对画面效果深层次的营造。

其次,留白在画面上营造了节奏感。“空白”是中国画中很特殊的艺术处理方式。它既能使画面达到起承转合、婉转回返的效应,又能使画面的物象黑与白、白与白互相呼应,像音乐一样有韵律,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节奏感,又像音乐中的歇拍,不但可以控制画面中的节奏,而且可以“余音缭绕”。花鸟绘画技法众多,其中“三笔破凤眼”为基本技法,指用笔的长短、粗细、墨的浓淡来控制整个画面中“白”的位置。虽然此技法众人都会使用,但想运用到位却不那么轻松。若用笔过小,白就留大了,会造成画面的空和散。特别是在那些笔墨少的花鸟画中,尤其要讲究“留白”在这方面的作用。

三、留白与意境

宗白华说:“艺术家创造的形象是‘实,引起我们的想象是‘虚,由形象产生的意象境界就是虚实的结合,一个艺术品,没有欣赏者的想象力的活跃,是死的,没有生命,一张画可使你神游,神游就是‘虚。”中国画绝不是纯客观地、机械地描摹自然,而以“心匠自得为高”(米芾语)。一幅好的山水画,若仅止于对客观对象的形似描绘,没有意蕴,便无“神会”审美情趣和意境可言,山水画中“留白”,就是为了创造一种笔墨所不能企及的意境。例如南宋画家夏圭,构图常常采用半边,近景描绘详尽,远景则寥寥几笔,整个画面给人清旷、寂静。由于风格独特,被称为“夏半边”,在他的名作《溪山清远图中》描绘的是江南两岸的景色,整幅画面采用空阔的构图,将写实的村舍、渔舟、茅亭与远处的群峰做一对比,营造了一幅清净旷达的湖光山色画面。画面中的一块空白可以包含无数的可能性,在画面其他部分的提示下,它可以不画水,而觉鱼虾游其中,笔简意远,表现出意境之美。从历代山水名画中留白的表现可以看出,绘画的重点不光是再现山水本身形态,还要运用巧妙的技法表达山水的韵味。在山水画作中画家融汇自己的主观情思,抓住物象的本质特点进行“不似之似”的表现,将山水的外在形态、山水之神韵与画家的主观情感得到了综合体现。留白使欣赏者可以想象无穷,遐思不已,神采飞扬,神游于其中。

总之中国画中的留白恰如其分地运用,不仅仅是为了配合主体,构建画面独特的形式美,画幅中已容纳了艺术家对蕴于万事万物之中的“道”的认识。那些在绘画史上闪耀光彩的佳作,不仅传达了画中物象的情致,更赋予了物象之外的深意,也许这就是中国画的神韵之所在了。

参考文献:

[1]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沈阳文艺出版社,1987.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

[4]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卞冬仙,镇江高等职业学校】

猜你喜欢
构图留白气韵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Charm and Beauty—A Comparison of Two Aesthetic Categori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s
气韵生动 潇洒自然——柳清芬书法印象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
浅谈构图法在风景油画创作中的运用
浅谈留白在版式设计中的使用
浅析电视剧叙事艺术与画面技术的结合
风:世世代代的气韵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