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姝
穿过国家图书馆大厅直下一楼,一个安静而热闹的展厅额外引人注意。音像展区里的屏幕上正放映着陕西汉中杆秤的制作过程,许多观众认真地浏览着周围每一个橱窗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版物,报刊、理论文献、专项图书、音像制品……
7月14日,由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出版成果展”在北京国家图书馆持续一个月的展览顺利结束,展览展出了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国家级出版物奖项的非遗出版物,以及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与非遗保护相关的出版项目131项。这是我国首次对全国范围内非遗保护工作出版成果的集中展示,吸引了众多老百姓前往参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让人领略到中国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非遗保护工作的进步和发展。据国家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介绍,成果展上除了选用馆藏的出版物之外,全国各地的文化主管部门和非遗保护中心还送来5000余件展品。它们既反映出非遗保护实践中的某一具体环节和内容,同时也为宣传和弘扬非遗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民间与民族是灵魂
根据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的统计,2001年至2013年,已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著15800余种、学位论文4600余篇、学术期刊论文21500余篇,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记录在册的各地正式出版的音像制品有近600种,其中录像制品占2/3以上,为保存、保护、研究、宣传非遗而制作的非正式出版的音像制品则不计其数。该成果展所显示的出版成果,正好反映出2010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出版达到峰值后呈现出平稳良好的状态。整体态势良好,成果展中,民间文学和民俗学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也是两个重头戏。
中央美术学院、中山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纷纷成立非遗研究中心并且开设非遗相关的课程。成果展上提供的数据显示,民间文学类和民俗类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69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38人,两类出版成果专著有2348种、学位论文471篇。民间文学和民俗学对非遗的实际保护与研究有着深远影响,也对我们未来非遗保护的持续性和长久性起着传承作用,我国许多高校都秉承“从传统文化中来,到民众中去”的学术理念,在非遗学这一新兴专业学科方面,鼓励民间文学和民俗学专业工作者对此进行不断研究。
在我国的非遗出版物中,民族语文专著已达800余种,内容囊括了非遗十大类别,分别是: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 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有藏文、蒙古文、锡伯文、傈僳文等文字,涉及非遗的民族语期刊有120余种、报纸100余种,以及不少民族语的音像制品、网络出版物和非正式出版物。
此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医药,也是此次成果展的亮点之一。传统医药包括中医药、民族医药和某些民间草医草药。近30年来,各地已经整理出版民族医药原著、汉文译著和采集整理后用汉文编写的民族医药著作约200余种,同时涉及40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我国现存的藏医学古籍总数至少在1200种以上,青海省于2012年整理出版了《藏医药大典》,收录了638部藏医古籍及部分近代论著,共60卷,6000万字;傣医学整理出版了《档哈雅龙》等一批古籍;蒙医学出版了伊希巴拉珠尔的《甘露四部》、占布拉道尔吉的《蒙药正典》和敏如勒·占布拉却吉丹增的《方海》三部蒙医经典。我国许多无文字的民族的传统医药也弥足珍贵,如苗医学、壮医学、侗医学、土家族医学等,都出版了各自的民族医学史、医学概论、药物学以及临床各科治疗经验,使口头的、无形的民族传统医药瑰宝得以保护、传承和发展。
非遗保护仍在进行
这场成果展不仅展示出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进行成绩,也体现了从中央到地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
根据海南省的非遗普查统计,截至7月已经搜集各类非遗资源线索有10万条左右,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万多个,建档的有2000余个,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三级保护名录。7月9日,海南省文体厅主办的琼粤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在三亚市拉开帷幕。内蒙古锡林郭勒第三届非遗产保护成果展启动仪式也于7月9日在苏尼特左旗开幕。展品有阿巴嘎的酸马奶、多伦县的玛瑙、正蓝旗的传统奶食、正镶白旗的焖汤等,不同旗县分散在不同的蒙古包中,各有特色精神。
7月11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首个非物遗类产学合作基地——松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揭牌。该基地将启动“上海寻根活动”,深入调研、发掘,编撰松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7月上旬,四川省南充市嘉陵江非遗文化促进会正式成立,会员以非遗文化研究人员、非遗文化工作者为主,努力促进非遗文化保护挖掘、传承开发、交流应用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