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菡月
引言:本文运用生存分析对中国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本文选取了初始贸易额、进口国GDP、进口国人均GDP、进口国所处大洲和进口国处于内陆或沿海这五个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初始贸易额、进口国GDP、进口国人均GDP对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显著为正。处于非洲的进口国的贸易持续时间最低,北美洲次之,继而是大洋洲,欧洲、亚洲、南美洲的生存水平大致相同。对于内陆或沿海的因素,我们发现沿海进口国的贸易持续时间远高于内陆国的贸易持续时间。
一、引言
中国是贸易出口的大国,2012年中国出口价值达2260298百万美元,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出口总额的12.9%。并且,2012年的货物和服务出口占GDP的27%。由此可见,出口贸易为中国创造了大量价值。因此,贸易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十分重要。贸易关系的建立有沉没成本,除了鼓励新建贸易关系外,维护贸易关系的长期持续使出口贸易更为高效和经济。中国在2001-2012年间的平均生存时间为3-6年左右。本文将对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以期可以就提高产品竞争力与政策制定给与借鉴意义。
二、影响因素的选择
影响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因素很多。本文结合已有的结论,选择如下的影响因素:
(一)贸易关系持续年里的第一年贸易额,即初始贸易额。贸易关系持续年里的第一年为贸易关系刚开始建立。第一年出口的贸易额越大,说明贸易双方之间彼此了解的程度高,信任度高,贸易双方认为彼此都较为可靠。在这样的前提下,贸易关系往往持续的时间较长。相反,贸易额越小,表明信任度越低,第一笔贸易仅仅为小额的试销贸易,因此中断的概率更高。我们预期初始贸易额对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为正。
(二)进口国的GDP水平。进口国的GDP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进口国的经济规模与社会发展水平。进口国的经济规模越高,对进口贸易的需求也越高。同时,经济规模越高也反映了政治局面稳定,有利于贸易的长期持续。相反,经济规模低的国家可能是发展落后的国家,进出口水平低下,政治动乱,不利于外贸的展开与长期持续。我们预期进口国GDP对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为正。
(三)进口国的人均GDP水平。进口国的人均GDP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可支配收入,可支配收入越高,对进口产品的需求相对而言更高,因而有利于贸易关系的持续。我们预期进口国人均GDP水平对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为正。
(四)进口国所处大洲。同一大洲的进口国相对不同大洲的进口国,共同点可能更多。如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消费理念等方面更具有相似性,表现出一定的共性。对中国而言,位于同一大洲的亚洲的进口国可能与中国的交往更为密切一些。
(五)进口国是否沿海。沿海的进口国相对于内陆的进口国而言,进出口贸易更为便利与快捷,因而进出口贸易发展水平相对而言更高,开展出口贸易更便利,对本国民而言获得进口的产品也更为统一,有利于贸易关系的持续。而内陆国相对而言外贸开展就不便一些,不利于外贸的持续。但是对于内陆国,一旦建立了贸易关系,再切换其他的贸易关系的沉没成本可能也会更大。因此我们队进口国处于沿海或是内陆对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不确定。
三、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中国与各国的出口贸易数据来源于UN COMTRADE数据库。样本覆盖了所有伙伴国在样本期2001-2012年间数据库中记录的HS6分位码下的所有产品。为了考虑中国加入WTO对中国带来的贸易出口增长的影响,样本时间的起始年份选择2001年。本文定义出口贸易持续时间为出口国持续对某伙伴国出口特定产品的时间年限,一旦中断即停止计入。数据中可能出现多持续时间段的问题,本文对于多贸易时间段的的贸易关系,采用贸易关系的最近一段时间段的观测值,考虑最近的一段贸易持续时间观测值对当前的贸易态势更有代表性。
由于贸易关系是动态的,因而选取各个国家在样本期间的的GDP的平均值和人均GDP的平均值作为国家GDP水平与人均GDP水平的代表值。各国的GDP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的数据库。对于缺失的进口国的相关数据,本文进行了剔除。
(二)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生存分析,取得分组后数据的概要统计,以及通过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直观的对此类分组变量进行定性归纳。
四、影响因素分析
在研究中,对于初始贸易额因素,本文将初始贸易额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10万美元以下,10万至100万美元,100万至1000万美元与1000万美元以上;对于进口国GDP因素,本文将GDP分为四个等级,即40亿美元以下,40亿美元至200亿美元,200亿至2000亿美元与2000亿美元以上;对于进口国人均GDP因素,本文将人均GDP分为四个等级,为1000美元以下,1000至4000美元,4000至20000美元和200000美元以上;对于进口国所处大洲因素,本文按照七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进行界定;对于进口国为内陆国还是沿海国因素,本文分对进口国为内陆国或沿海国进行划分。
图1 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
图1得到了研究对以上5个因素进行生存分析得到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我们发现生存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并且降低的速度越来越缓慢。这意味着产品每年都有停止出口的现象,但是随着产品出口持续时间的增加,中止出口的风险逐渐降低。
图1中的(a)图给出了以初始贸易额进行分组的产品的持续时间生存曲线。我们发现首次贸易额在10万美元以下的生存曲线最低,10万至100万美元的次之,也远低于100万美元以上的产品的生存曲线。而100万至1000万美元与1000万美元以上的产品的生存曲线相差不大,后者略高。由此说明首次贸易额对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为正,并且当首次贸易额很大的基础上,更大的初始贸易额对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不大。这与我们预期的结果一致。这可以解释为首笔贸易额越高,贸易双方之间的信任度越高,彼此之间的贸易关系十分可靠。图(b)展示了进口国GDP对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进口国GDP越高,生存曲线越高,这反映了进口国对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为正。这与我们预期的结果也是一致的。这可以解释为GDP越高,进口国的经济水平越高,贸易水平也越高,政治局势稳定,这都有利于贸易时间的持续。图(c)给出了进口国人均GDP对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我们也可以清楚地发现进口国的人均GDP越高,生存曲线越高,即生存率越高。这个结果与我们的预期一致,可以解释为人均GDP越高,人均收入越高,消费能力也越强,对进口产品的需求越高。图(d)给出了不同大洲的进口国的贸易生存曲线。我们发现非洲的生存曲线最低,其次是北美洲,继而是大洋洲,欧洲、亚洲与南美洲差距不大,表现出一定的共性。总体而言,进口国所处大洲对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是存在的。图(d)给出了沿海与内陆的进口国的生存曲线。我们发现沿海进口国的贸易生存曲线远高于内陆进口国的生存曲线,这意味着进口国沿海会更利于贸易时间的持续。
五、结论
在对中国出口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我们采用了对变量进行分组得到生存曲线,从而进行定性比较。在研究中发现,初始贸易额、进口国GDP及进口国人均GDP对贸易持续时间的影响显著为正。对于进口国所处的大洲因素,非洲、北美洲与大洋洲表现出一定的特性,欧洲、亚洲与南美洲差别不大。对于进口国处于沿海或者内陆,我们发现沿海进口国的贸易持续时间显著高于内陆进口国。
参考文献
[1]郭慧慧.中国农业贸易关系持续期影响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1(33).
[2]陈勇兵,李燕,周世民.中国企业出口持续时间及其决定因素[J].经济研究,2012,(7).
[3]陈勇兵,李燕.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研究进展[J].国际贸易问题,2012,(10).
[4]陈勇兵,钱意,张相文.中国进口持续时间及其决定因素[J].统计研究,2013,(2).
[5]陈勇兵,蒋灵多,曹亮.中国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2(11).
[6]郭慧慧,何树全.中国农业贸易关系生存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2(2).
[7]夏帆.中国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经验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2).
[8]何树全,张秀霞.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研究[J].统计研究,2011(2).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