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生成是永恒的,教学过程不是预设不变的。布卢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在动态生成的课堂里,教学会经历一个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的过程,原先的预设被打乱,需要教师发挥随机应变的能力,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去应对。同时要认识到,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也许会影响课堂教学进程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但不会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对生成性资源,我们要即时利用,合理整合,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并在实践中科学而艺术地把握生成性资源,让课堂充满活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允许学生出错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是师生间动态地交互发展的过程。学生思维变化的不可确定性,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学生对课程的多元反映和个性差异等价值取向,都对教师的教学机智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自由平等的心理氛围。
创造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需要从允许学生“出错”,善待学生出错做起。实际上,“出错”并非问题,而恰恰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案例“祥林嫂是自杀!”(高一语文《祝福》)
(师板书:“祥林嫂死了!”感叹号写得很夸张,上面如一把匕首,下面似滴着鲜血。)
师:上一堂课,我们从鲁迅先生笔下获知,沦为乞丐的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了。一个人死,无非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自然死亡,二是意外死亡,三是自杀,四是他杀。这堂课我们讨论一下,祥林嫂属于哪一种死亡?
(生感到新奇,交头接耳。)
师:有结论的同学站起来说一说。
生1:这还用说,肯定是他杀。
师:是他杀?那么,谁是凶手?(板书:谁是凶手?)
(师生一直热烈讨论他杀的观点)
师:很好。现在还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2:有。我认为祥林嫂不是他杀。
师:(笑)好,你说说你的观点。
生2:我认为祥林嫂是自杀。
(一片哗然)
生2:如果当初祥林嫂不从婆家逃出来,是不是就不会改嫁?捐门槛也是她自己要去捐的。她沦为乞丐,可以到鲁镇以外的地方去,还能谋到一份好工作呢!
生3:(议论纷纷,反驳)天下乌鸦一般黑。
师:这其实已经牵涉到小说的一个重要问题——当时的社会环境。你们说是不是?
生:(齐)是。
师:请大家把小说开头两小节齐读一遍,想一想当时是怎样一个社会环境。再来看看同学们说的有没有道理。
(生齐读)
齐答:是辛亥革命以后。
师:当时的社会虽然已经追求平等自由,但是真正的平等还需时日。当时的女人还要受到“三权”的统治,这“三权”就是神权、族权、夫权。你看,这是多么可怕的枷锁!这样看来,祥林嫂之死是被杀毫无疑问了,不知道刚才那位同学还有没有意见?
(那位认为是自杀的同学开始思考)
师:可是,元凶——我是说元凶——到底是谁,值得大家认真思考。
生4:是封建礼教。
师:为什么?
生4:正因为有了封建礼教,鲁四老爷才会那么自私伪善、冷酷无情地逼迫祥林嫂。
生5:也正是因为有了封建礼教,柳妈才会在不知不觉中用迷信思想把祥林嫂往悬崖边推了一把。
生6:还是因为有了封建礼教,祥林嫂才挣脱不了命运的绞索。
师:刚才有同学认为是自杀,那么我们来想想祥林嫂和命运抗争过吗?
生7:抗争过的。她先是逃出婆家,到了鲁镇;后是头撞香案,抗拒改嫁;再又捐了门槛,试图赎罪;最后也怀疑灵魂的有无。
……
反思:我及时利用同学思考问题出错的机会,揭示了文章反封建的主题。同时充分重视与尊重学生提出的新异看法,不仅给予赞扬和鼓励,而且以此为契机,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独特思维。其结果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并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乐趣。可以意料,在今后的学习中,不仅这位学生,全体学生都能增强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二、和学生平等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跨越时空的对话,应当是放飞心情,感悟生命的历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于文本的对话,应当是平等、互动的过程。按照解构主义哲学的观点,“对话”应当是一种“消解”,既消解教师在课堂里的中心地位,又消解优等生在课堂中的“话语霸权”。在这样的“对话”中,教师和学生都会有新的思想和语言生成。
案例“我不同意他们的看法”(高三诗歌鉴赏杜甫《江汉》)
师: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呢?
(生思考)
生:我认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可从“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看出。
生:我认为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怨愤和不满之情,可以从“腐儒”、“不必取长途”看出。
(他们的回答与我的设想一样,我想我可以总结了。)
师:有其他的看法吗?
生:我不同意他们的看法。
师:(很好奇)能说说吗?
生:我们处在落魄之中的时候,总是要自我安慰一番。诗人和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是出于一种自我安慰而写这首诗的。如“腐儒”是确定了自己本来就没什么用途的地位,所以得不到赏识和重用,是自我安慰。而“片云”、“月同孤”诉说自己本来就孤独漂泊的命运,又是一种安慰。“不必取长途”学古人,又是一种自我安慰。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看法吗?
(一些学生谈了自己的看法,但大家几乎一致认为他说得有理,符合一个年老多病人的心理特征。)
师:我们读诗就应该尽力贴近诗人的创作心理动机才合情合理,对吧?古人语: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们要尝试从心理角度欣赏诗歌。
回顾:这堂课大大超出了我的构想,本来我只是让学生围绕“自强不息”和“怨愤不满”两个角度欣赏。没想到我的“多此一问”,竟然多了这么一份精彩,多了这样一份活力。
三、和自己“再回首”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它应当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正如钟启泉说的那样:“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机智地抓住每一个美丽的生成,和学生一起走进富有魅力的课堂。我喜欢这种生成,迷恋这种活力,沉溺这种魅力,践行这种课堂上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