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or不相信

2014-04-29 00:44
记者观察 2014年8期
关键词:出发点厦大体制

九月,是开学的季节。体制下的教育却愈发让人纠结了。天津美院一学生制作视频用主动退学的方式表达对体制内教育不满、厦大女教授则炮轰校长就餐特权,加上之前河南高考有人组织替考,7万可买通监考环节以及高考加分“丑闻”频发等,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引发了人们对高等教育必然的忧思,让人们心底对教育、公平、信任的瞻仰全无。如果教育失守,将贻害代代人。一石激起千层浪,可令人无奈的是不管这石头多大,教育界能激起的是除了关乎生命和校长乌纱帽的校园安全,无他。中国教育会变好,我们到底应该相信or不相信呢?

众所周知,中国不缺钱,缺文化,缺教育。知识廉价,各种考试都可以被买卖交易。大学让很多学子过上了人生旅途中最优哉游哉的日子。不是读大学没用,而是中国现行教育体制下的高等教育不给力,以至如今吸引眼球的校园关键热词成了“校花”。

在现有体制一刀切的教育下,偶尔能出一个有思想、敢想敢做的教育产品,或是敢于跳脚质疑的奇葩教授,应该是好事吧?批评与自我批评,从来不是搞人身攻击,也不是借“刀”杀人的算计互整,而是每个人都该反思为改变教育之现状,我们能做什么、该做什么。厦大校长被质疑,且不论这质疑是否有偏颇之处,大学是否具有开放、多元、宽容之校风,危机来临时就是验证。化不利为有利,只是需要转换思维角度,站在诉求者的角度试图思考问题,然后分辨、甄别黑白,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修正为好。教育的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只要站在这样的出发点和初衷之下,每一次人们发出自己的声音和大胆的质疑,就值得尊重和被鼓励。被抹的黑不可怕,怕的是本身不是可以被洗净的白。这种怕被抹黑而不敢自揭伤疤或直面当下教育乱状问题的心理,比校园百年声誉受影响更让人揪心。教育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学生,在教育阵地前沿的教师和管理者在秉承贯执这一基本观念,我们应该相信or不相信呢?

教育从来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们希冀象牙塔里还能存有一份学术独立与自由以及学者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纯净与美好。每一次质疑责难,若不是为一己之心,而只是为改变现状的呐喊彷徨,大概是缘于人们心底对于自己生存、工作、生活的土地有一份深沉的热爱。这种热爱,我们应该相信or不相信呢?

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在与假丑恶的斗争中,催生真善美。“教育的目的,是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一点我们始终相信。

猜你喜欢
出发点厦大体制
“国难期中学校应有的觉悟”——《厦大周刊》对九一八事变的反应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执此长情
“厦大”印象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以“中国制造2025”规划为出发点的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
以学生培养为出发点的数学教学研究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