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荔
唐山博物馆于2009年,收藏了唐山著名连环画家刘汉宗先生的部分手绘作品。其中《震前唐山》是刘先生晚年未完成遗作,描绘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唐山市区工业区的民情风貌。
刘汉宗(1912—2001),河北丰南人,著名国画家、连环画大师。1928年,16岁的刘汉宗投师学艺于唐山林西矿“绘美斋”,师从著名画师董云庭。1952年,刘汉宗调入《唐山劳动日报》社任美术编辑。作为采编一体的党报编辑,除在报刊、杂志、小说中发表大量插图外,还创作了《林则徐》、《真假美猴王》、《节振国》等60余册连环画,成为我国连环画界的资深画家之一。刘汉宗绘画技艺高超,他创作的作品都是以传统写实的单线白描技法来表现历史人物、古典题材、神话故事,下笔有神,有如天助,自然流畅,册册精湛。
《震前唐山》长16.9米,宽0.51米。此幅作品把开滦煤矿矿区、小山大世界、铁菩萨山(又叫双凤山,现凤凰山)、大城山、工人文化宫、开滦煤矿、唐山电厂、华新水泥厂等建筑和景观都绘于他的笔下。景物细致,画如其实。刘先生对背景环境的精心描绘一直为人称道。他笔下的楼阁闹市、山石流水、树木花草或工或写,优美中更具真实感让人如同置身画中,更加烘托了人物和故事。刘汉宗先生创作的此幅长卷不拘泥在某个时间段的描绘,而是根据自己的记忆和创作,把不同时期的震前唐山展现给观众,再现了震前唐山的画面。
一、震前唐山建筑
唐山作为一座工业城市,中国第一座机械化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和近代最早的股份制企业——开滦煤矿都诞生在这里。熟知唐山近代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没有开滦就没有唐山市”,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唐山这座城市的源头,也说出了开滦煤矿对唐山这座城市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影响。
1、画卷上的开滦煤矿
1876年李鸿章派唐廷枢到唐山开平镇开办煤矿,即开平煤矿。1878年10月2日,唐廷枢组建成立了开平矿务总局,引进西方的机器及技术人员开采煤炭。当时南有江南制造局,北有开平矿务局,开平矿务局成为洋务运动中的典型。它打下了第一钻,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在近代工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解放前其總部曾设在天津,是北方的大型煤矿之一,其股票在当时的天津证券交易所上市,是热门股票之一,颇受投资者欢迎。开滦煤矿在创建过程中,由于采用西法采煤,聘用和吸引许多外国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及国内优秀知识分子来这里工作,这样就对唐山一带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结构及近代行为方式,直接或简接地产生了不同的影响。1901年,开平煤矿被英国骗占。1906年清政府在收回开平煤矿无望的情况下,批准了北洋大臣袁世凯在同一开平煤田内筹建滦州矿务公司。1912年,在英商开平煤矿的挤压下,滦州煤矿与开平煤矿合并,成立了开滦矿务总局。此后的近半个世纪,开滦煤矿一直被英国人掌管。解放后开滦等近代企业与全国一样,经历了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经济不仅在数量上有巨大增长,而且在结构上和质量上也都有明显的优化与改善。1976年大地震,使唐山这座有百年历史的矿区城夷为平地,但震后10天就挖出10车“政治煤”,到1977年12月底就全面恢复了生产。
2、画卷上的工人文化宫
英人骗占了开滦煤矿,为满足洋人需要,除盖起了专供洋人居住的别墅区外,还修建了不同等级的员司俱乐部、酒店、宴客厅等高级豪华的娱乐场所,专供外国员司们和中国高级员司及达官要员们尽情地欢娱享受。值得一提的是,为满足外国员司玩乐消遣,在英人统治开滦期间,建起了赛马场,也称作马场圈。每当周末或工作之余,外国员司们携带眷属或宠物来到这里,观赏赛马,下注赌博。因此处场宽地阔,也被当作高尔夫球场进行竞技。
唐山解放后,为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1951年唐山市人民政府作出决定修建工人文化宫,地址就选定“马场圈”址修建,原称唐山市劳动人民文化宫。1952年交付唐山市总工会管理,后改称唐山市工人文化宫。唐山市工人文化宫成为集文化、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唐山市职工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大革命”期间,又建成19760平方米的展览馆,不时地举办各种大型展览,以弘扬先进和时代精神,陶冶人们勇于进取、拼搏向上、奋发图强等情操。1976年唐山大地震使宫内大部分设施被砸被毁。但主体建筑并未倒塌,现属唐山市区为数不多的震后遗址建筑物之一。震后虽经重建,但文化活动尚未达到震前程度。昔日洋人的跑马场,而今劳动者欢娱的场所,唐山市工人文化宫的辉煌,是历史永远不会埋没的。2011年经唐山市政府规划,在此处改扩建为唐山博物馆。
3、画卷上的“小山大世界”
小山是清朝末年因开滦煤矿的兴建而逐渐形成的著名商业区,是中国评剧艺术的发祥地。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就成为了唐山的商业、文化、娱乐中心,号称“小天津”而闻名海内外。
小山并不是真的山,而是大城山余脉所形成的方圆三四百米、呈龟背状的一个土丘,因形似小山而得名。西邻建国路,东毗复兴路,中有胜利路隔断。
小山是唐山历史的重要载体。一百多年来,小山承载着唐山人对城市发展的记忆。20世纪30年代以后,唐山商业中心由铁道北向铁道南转移,围绕小山形成了新的商业中心。小山北坡先后形成小山大街、东街、西街、前街、瓦房街等商业街;小山西南形成了便宜街、东新街、新立街等商业街。其中便宜街最繁荣,街长不过500米,商店林立,各种商店近百家,商品琳琅满目。1934年唐山裕丰饭店经理白月亭集资在小山最高点,仿照上海大千世界兴建大型联营商场,俗称大世界。在大世界附近,逐步出现饮食和其他服务业商店,较大的如麻糖大王新新公司、会德祥熏鸡店,九美斋饭馆等。还有小戏院、小茶园20多家。小山大世界的建成和多条商业街的繁盛,标志着小山已经成为唐山的商业中心。小山是社会大舞台,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并且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很多“洋人”进入,小山洋房林立,成为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之地。总之,小山承载着唐山的商业和文化历史轨迹。当时的“小山”和天津的“劝业场”、上海的“大世界”、北京的“天桥”一样知名,有“到唐山不到小山,等于没到唐山”之说。
唐山大地震使小山这个繁华商业区变得一片狼藉。震后恢复建设,使众多的商贾把目光投向了这块“风水宝地”,一时间,商户林立,人头攒动,遍地的商铺给小山带来了繁荣。
二、震前唐山景观
1、画卷上的大城山
大城山古名唐山,清末乔屯镇称唐山镇,为区别唐山(地名)与唐山(山名),于上世纪30年代唐山(山名)改称大城山。大城山公园内封建社会时期的古遗址很多。较著名的有唐代的兴国寺、古石城、姜将军墓和神庆庙;元代雹神庙等。
震后大城山公园经修葺,公园面积118万平方米,融纪念区、植物区、动物区、游乐区为一体,是市内最大的综合性公园。
2、画卷上的凤凰山
铁菩萨山现凤凰山,当时山顶有一铁菩萨,从脚到头分三段铸造,铸痕清晰可见。除此外,还有一口大铁钟,其他就是断垣残壁。大铁钟有一人来高,上面刻着捐资建寺人的姓名和捐贈物品。山顶上那些“断垣残壁”,是一些古代建筑的遗址。
据史料记载,凤凰山后西坡曾经建有一宝塔,高十余层;山顶曾建有一座大铁菩萨殿,那尊露天铁菩萨原先置放在殿里。和菩萨殿紧密相连的是东南面三间配殿——抱口厅、娘娘宫和供僧人居住的僧房,山脚下还修建了环山墙垣。庙宇下方,有一个自然溶洞——朝阳洞,洞前平台上并立着五块石碑,这五块石碑分别立于乾隆四十四年(二次)、道光九年、光绪十六年和二十七年,上面记述着当年这些庙宇的修缮情况。据立于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的那块石碑碑文介绍,大菩萨殿和娘娘宫是山中主要建筑,但最先修建的是那座宝塔,被视为“旧迹”。这些殿宇、宝塔是何时建立的呢,此碑碑文中有一句话:“昔传大明年间善人整理不知凡几”,由此可以推断大概是明朝所建。这些建筑历经明清至民国数百年,几经修葺,后来又经历日寇侵占和国共交战,但基本保存完整。可惜到解放初年,由于大跃进和“破除迷信”等思想改造运动的影响,这些古建筑长时间疏于管理。至上世纪50年代末,十余层的宝塔已被削去一半,庙宇破损,墙垣被毁,铁菩萨后被“破四旧”的红卫兵用绳子拉倒,从东面断崖处推下山摔得粉碎,后被变卖了废铁。1976年大地震后通过恢复建设,凤凰山于1984年12月20日正式开放。公园占地总面积179500平方米,人造景观和自然风景相融合,形成集游憩、欣赏、娱乐为一体的市级综合性文化公园。
一场惨绝人寰的大地震将唐山市顷刻间夷为平地。唐山市区内百分之九十建筑物被毁荡然无存。刘汉宗先生的笔下记录了震前老唐山的风采,但唐山人民经过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后,在这片土地上又续写了唐山人民重建家园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