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
摘要:为加强对学校卫生人员的管理,更好地完成学校卫生工作任务,推动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笔者对目前营口市学校卫生人员的管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对学校卫生工作的改革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学校 卫生工作 卫生管理
学校卫生工作就是通过学校卫生人员的教育,让学生在学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为以后健康生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校学生的健康教育、疾病防治等工作也是学校卫生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党和国家对学校卫生工作日益重视,对学校卫生人员的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营口市学校新建改建校医室、卫生室计划的实施,大量新进人员来做这项工作。另外,教育部及省市对学校卫生工作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本文从对学校卫生人员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当前营口市学校卫生人员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推进学校卫生人员管理模式的改进进行了探讨。
一、目前营口市学校卫生人员存在的问题
1.学校卫生人员严重不足,高素质人才缺少。目前,我市中小学校三十五所,在校学生约三万五千人,配备专兼职卫生人员仅三十六人,与《学校卫生条例》中六百比一配备专职卫生人员的要求相差较远。其中,具有主治医师职称仅三人,初级职称的二人;中学高级职称五人,中学一级七人,小学高级十九人。健康教育教师多由生物、体育教师兼任,人员大多无专业职称。
2.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对新技术接受较慢。大部分校医和健康教育教师年龄偏大,计算机操作水平不高。
3.学校卫生人员晋升职称困难,进修学习机会少。校医的职称晋升与医院医生的晋升程序相同,对于在学校工作的卫生人员来说难度太大。与学校教师相比,学校卫生人员缺少进修学习机会,因此改行和更换现象很多,造成医务室、卫生室人员队伍相对不稳定。
二、对如何进行人员管理的探讨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总则第四条,学校医务人员和保健教师接受保健所和学校双重管理。但是究竟如何管理,国家、省市也没有明确的文件要求。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学校校医、保健教师培训制度。为保证学校卫生工作高质量贯彻执行,我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应坚持校医、保健教师培训制度,聘请专家多层次、多方位对校医和保健教师进行业务培训。
2.定期培训学习,提高学校卫生人员的业务水平。自1986年开始,营口市每年举行六次大规模培训学习,包括县区学校,学习范围包括常见病防治、传染病(艾滋病)预防知识、学校公共卫生知识、健康教育等内容,有力地提高了学校卫生人员的工作水平。
3.每年向保健所推荐业务骨干若干名去省市相关部门进修学习。不断充实她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学校卫生工作顺利开展搭建了平台。
4.充分利用计算机,推行电子化管理。2002 年开始,全市推广《学生体质健康管理软件》,使校医和健康教师脱离繁琐的纸质报表工作,涉及学校卫生的诸多方面工作都在计算机上完成。保健所也可以通过网络对他们工作进行监督指导,从而实现双向管理沟通,提高工作效率。
三、开展校本研训,提升专业素养
1.加强研训组织机构建设,成立学校学生健康指导中心,将校医、体育教师、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等相关学科的教师组成新的教研组,促进校本研训的开展。这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工作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共同搞好健康促进工作。
2.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相关法规文件要求,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3.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健康教育活动。以学科教学为主渠道,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团会等各种会议,采用墙报、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健康教育宣传教育活动。
4.督促研训部门做好业务培训与指导工作,开展健康教育评优活动。
5.整合、开发课程资源,切实落实课程要求。
总之,通过加强学校校医、保健教师的管理模式,提高了我市学校卫生工作的水平,使得我市健康教育工作走上新的台阶,同时也为推动营口地区学校卫生队伍不断完善打下坚实的基础。
(责编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