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颖等
孔雀是国家鼓励养殖的集观赏、食用、保健于一身的养殖珍禽,有“水中老鳖,禽中孔雀”之说。其投资少、见效快、容易养、效益高。但随着各地养殖量的增加,和鸡一样疾病也越来愈多。最近济南、济宁的几个孔雀养殖场,发生曲霉菌病相当严重。笔者现将一例孔雀曲霉菌和大肠杆菌混感的病例与大家分享一下:
1 发病情况
济南市某养殖户刘某,饲养130日龄孔雀150只,今年7月10日突发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用氟苯尼考、强力霉素饮水3d,效果不仅不明显,反而每天死亡1~2只。每只1500多元,损失较大。刘某于是来我处就诊。主诉:利用废弃厂房作为禽舍,孔雀、山鸡、本地笨鸡混养。禽舍内垫料潮湿、霉变结块;所用玉米也有不同程度霉变。
2 临床症状
病孔雀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羽毛蓬乱、两翅下垂、闭眼似睡、张口气喘、呼吸困难。有的病例一侧或两侧眼睑肿胀,眼睑膜下有干酪样物。后期出现灰白或黄绿色下痢。最终渐进性衰竭死亡。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孔雀2只。消瘦、脱水、嗉囊空虚。口腔、气管、支气管、食道均无明显病变。按压鼻腔有淡黄色脓性分泌物。肺脏弹性消失,质地变硬,有小米粒至玉米粒大的灰白色或黄白色结节,切面呈同心轮层状,中心内容物呈干酪样。气囊、胸、腹腔里有霉菌结节钙化灶,有时可见大小不等的霉菌斑块。霉菌斑约一角硬币大小,呈圆盘状、斑的边缘白色隆起、中间绿色稍凹陷、表面呈绒毛状,用手拨动时,可见粉状物飞扬(见图1)。心包膜增厚,心包液增多、混浊。肝脏肿大,包有纤维素性薄膜。胆囊扩张,呈黄绿色;脾脏有灰白色结节。肾脏肿大,有少量尿酸盐沉积。肠道有卡他性炎症。脑膜瘀血,实质有针尖大的出血点。
4 实验室检查
4.1 镜检
4.1.1 取小部分肺病变和结节的病料,置于载玻片上,用盖片压碎,加1滴生理盐水,镜检可见到病原菌菌丝,分成孢子头和孢子。
4.1.2 无菌采集病死孔雀的肝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数量不等、两端钝圆的阴性小杆菌。
4.2 细菌培养 无菌采集病死孔雀肝脏和心血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经37℃、24h培养观察,在普通琼脂上长出圆形、乳白色、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的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长出圆形、粉红色、光滑、湿润的菌落。挑取菌落镜检,有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4.3 药敏试验 为筛选最佳药物,结合生产实际进行了纸片法药敏试验。结果:阿莫西林、丁胺卡那高敏;环丙沙星中敏;氟苯尼考、强力霉素不敏。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曲霉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5 治疗措施
立即停喂发霉饲料,换用新鲜的优质全价混合料;同时更换舍内垫料;加强管理,改善通风,并用百毒杀带禽喷雾消毒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消毒7d,以后改为常规消毒;制霉菌素拌料,100万~150万IU/kg饲料,连用5d。
上午:杆菌特治(阿莫西林成份)饮水,150kg/袋,集中3h饮完,连用4d;下午:1:2000~3000的硫酸铜饮水3d,每天6h,连用3d。
其余时间:5%葡萄糖和0.1%维生素C粉饮水,每天5h,连用3d。目的是保肝利尿,增强机体抵抗力,另VC还有抑制霉菌增值的作用。
6 治疗效果
回访:经采取综合措施,第3天精神好转,采食量开始回升,第5天恢复正常,大群不再出现新的病例。
7 讨论与分析
7.1 曲霉菌病主要是由烟曲霉菌、黄曲霉菌、黑曲霉菌等曲霉菌引起的多种禽类的一种真菌性疾病。临床主要以呼吸困难为特征,有时也在肺、气囊等内脏器官形成特征性霉菌结节或霉菌斑。而曲霉菌产生的毒素对禽类危害也日益严重,近期由霉菌毒素引发的腺、肌胃炎和其他病毒、细菌混合感染的病例也屡见不鲜。曲霉菌为需氧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种类多、数量大、繁殖快、适应力强。因此曲霉菌感染非常常见。
传染源:病原菌的孢子存在于发霉的饲料、垫料、空气、墙壁、饲养用具上面。霉雨季节,阴暗潮湿的环境更有利于它们的生长繁殖。因此霉变饲料、污染的垫料、空气等是引发本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引起感染。易感动物:多种禽类和哺乳动物均可感染。霉雨季节,通风不良、阴暗潮湿、饲料霉变导致营养不良,耐受性差,内外因共同作用,常常会导致曲霉菌的急性爆发和流行。1~20日龄雏孔雀多呈急性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中孔雀和成孔雀多为慢性经过;产蛋孔雀一般很少死亡,但可出现产蛋一过性下降。
7.2 本病例造成孔雀死亡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曲霉菌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夏季天气多变,饲料和垫草发霉是孔雀曲霉菌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大肠杆菌是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多数菌株不仅无致病性而且有益,只有一部分菌株虽有致病性,但平时和平相处不致病。当感染曲霉菌后,机体抗病力下降,动态平衡被打破,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就会乘机作乱,造成继发感染。
7.3 实践中,仅靠药物防止曲霉菌病的发生,效果实在不理想。平时要加强饲养管理,强化通风,防止饲料、垫料霉变等,去除感染源是关键。
7.3.1 加强饲料管理 自配料:收购玉米、小麦、麸皮要特别注意质量。一凭感官检查,如新鲜麸皮具有正常的小麦清香味,无霉味、酸味或其它异味;二凭霉菌毒素快速检测卡,能检测霉菌毒素是否超标;三加脱霉剂,以减轻霉菌和霉菌毒素对禽类的危害;加工饲料时,玉米过筛,也可去掉部分霉菌毒素。如果等出现问题再解决,为时已晚!
最近接触过的霉菌及毒素中毒病例越来越多,有些养殖户说脱霉剂加到2倍量也不管用。脱霉剂的脱毒能力是有限的,要想解决问题,还要从拒绝霉变原料(如玉米)做起。去年的霉玉米多,因为一是收获时雨水多,在田间或收获前已经感染霉菌;二是农户惜售,储存期间露天堆放或悬挂屋墙上,任凭风吹雨打,导致霉变。
购买成品料:要选择有资质、信誉好的厂家。
存放与使用:成品料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仓库内。并且存放时间不应超过7d。料槽内的饲料应勤于检查,避免饲料堆积造成板结霉变。
7.3.2 加强饮水、垫料、通风管理 保证饮水清洁、严防饮水撒入饲料槽内。使用清洁、干燥的垫料。合理通风换气,减少室内空气中的霉菌孢子。定期添加黄芪多糖、多维,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