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习
雏鸡是指0~6周龄的幼鸡,雏鸡的特点:生长发育快,自身免疫力低,抗逆性差,为此要想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必须从优选雏鸡、饲料营养、卫生防疫和饲养管理等几个方面同时加强方能奏效。
1 优选雏鸡
1.1 种蛋应来自非疫区,母源抗体应符合要求,不携带鸡白痢、禽结核、脑脊髓炎等病原微生物,一批鸡并且为240~390日龄的种鸡在入孵前1周内所产的蛋,蛋的形状和蛋壳质量符合标准,蛋的大小以60g左右为宜。
1.2 入孵时种蛋和孵化箱必须经严格的清洗、喷雾消毒、熏蒸消毒,孵化箱内的温度、湿度必须符合不同孵化时期的标准,孵化器湿度为50%~60%,出雏器温度为65%~70%,孵化器温度:1~6d为38.5~38.1℃,7~12d为38.2~37.8℃,13~18d为38.0~37.6℃,19~21d为37.7~37.0℃。孵化过程中应按时照蛋、翻蛋。
1.3 雏鸡应来自非疫区,并且无畸形、精神活泼、羽毛光亮丰满、两腿粗壮有力、动作灵活、腹部柔软、呼吸正常、排便时无努责、排便后肛门干净、粪便颜色及状态正常、卵黄吸收良好、无脐炎、叫声清脆。
2 雏鸡的运输
雏鸡运输工具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应根据路途的远近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运输时间最好不超过24h,运输温度应在29~31℃,夏季运输过程中还应有防晒、防暑、防雨淋措施。
3 育雏前准备
育雏前鸡舍门窗及通风口应维修完整,防止育雏时有贼风进入,鸡舍内、外环境及水槽、料槽等用具应经认真打扫、严格消毒,鸡舍内应挂好温度表、安好照明灯,舍内温度应升到34~36℃,备好开口料、葡萄糖、育雏前几天的预防用药和电解多维。
4 饮水、开食
雏鸡进入育雏舍即可开始饮水,水温在20℃左右,并在饮水中加入5%的葡萄糖和预防鸡白痢的药物(如恩诺沙星等),饮水3~5h后即可开食,第1周应将碎粒饲料放在卫生的塑料布上供雏鸡自由采食,每3h换一次,以后用料槽饲喂全价颗粒饲料,每个料槽供35只雏鸡使用,每天饲喂5次。
5 饲养管理
育雏密度:1~2周35~45只/m2,3~4周25~35只/m2,5~6周15~25只/m2。育雏温度:第1周34~37℃,第2周30~33℃,第3周26~29℃,第4周22~25℃,并维持到育雏结束。湿度:1~2周65%~60%,以后湿度为50%~60%左右。光照:1~2日龄24h光照,强度为20Lx左右,以后2周内光照为16h/d,2周后为9h/d,强度为10Lx,7~10日龄断喙。
注意:育雏时可将健雏和弱雏分开饲养,弱雏舍内温度应比健雏舍内温度高1~2℃,昼夜温差不应过大。有具体实用的防鸟、防兽、防鼠措施,以减少其对雏鸡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6 卫生防疫
6.1 按照防疫制度的规定按时打扫、消毒和通风换气,对进入鸡场的人员和车辆应加以管制和消毒,工作人员应搞好自身卫生,工作时轻拿轻放、不相互串岗,病死鸡尸体、病鸡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应及时按照GB-16548的规定处理。
6.2 根据雏鸡母源抗体和本鸡场或附近区域鸡病的流行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切实有效的免疫程序并切实执行,在避开对疫苗接种有不良影响的时间用消毒液带鸡喷雾消毒,注意消毒时不留死角,消毒效果应达标。
一般1日龄时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5~7日龄首免鸡新城疫弱毒疫苗,用Ⅳ系1.5头份,10~12日龄首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用中等毒疫苗1.5头份,18~22日龄二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用中等毒疫苗2头份,26~28日龄二免鸡新城疫,用Ⅳ系2头份,36~40日龄三免鸡新城疫,用Ⅳ系2.5头份。
6.3 注意防疫时应找那些经过正规培训、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防疫人员进行免疫接种(尤其是注射时),以减少由于操作不当造成的应激反应和死亡,并保证确切有效的免疫效果。
6.4 根据当地鸡病的发生、流行状况,如夏季空气湿度较大,容易发生球虫病,故在13日龄就开始预防球虫病,用氨丙啉,兑水比例为2:100。在适当的时机选用适当的药物进行药物预防,如大肠杆菌病、鸡白痢、伤寒、鸡支原体病等条件致病微生物引起的疾病,预防用药注意疗程、用量和种类,以防耐药性产生或蓄积中毒。
7 饲料营养
雏鸡饲料应为全价颗粒饲料,应有专用的饲料存放地点和运输工具,以保证饲料新鲜、卫生,其粗蛋白质含量应为20%、钙为0.3%、食盐应为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