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五共模式”促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2014-04-29 00:44:03王光华
学周刊 2014年9期
关键词:寿光职教校企

摘要:近年来,寿光市职业教育现代职教体系初具规模,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在校企合作方面,我市职业教育坚持“瞄准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校企合作,引领专业发展”的工作方针,形成了校企合作的“五共模式”,即共同办学、共建基地、共享资源、共育人才、共同研发。

关键词:五共模式 校企合作

近年来,寿光市职业教育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形成了南有潍坊科技学院北有寿光职教中心学校的“南高北职”的职教模式,现代职教体系初具规模,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尤其在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市职业教育坚持“瞄准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校企合作,引领专业发展”的工作方针,把校企合作当做办好职业教育的法宝,形成校企合作的“五共模式”,即共同办学、共建基地、共享资源、共育人才、共同研发。

一、借助企业基地,提高师生技能

过去,我市职业院校的教学计划不够灵活。企业到校联系学生实习时,因为教学计划没有完成,有些课程没有结束,学生不能放出;第四学期教学实习时,企业没有过多的实习岗位为我们提供,最终造成教学实习变成了学生的一次性就业。

近年来,我们根据企业生产需要,灵活调整了学校教学计划。从第二学年开始,根据企业需要,以工学结合模式让学生分批到企业轮流实训,学生实习1个月或2个月后再返回学校学习,让师生在做中学、做中教,先做后教、先实习后学习。

从2009年始,寿光职教中心学校(工贸校区)分期分批安排学生到寿光锦华餐饮有限公司、寿光腾龙消防器材有限公司、山东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寿光坤隆石油机械股份公司、墨龙集团等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在企业和专业教师双重管理下开展实习,做到不同岗位不同企业定期轮换。实习期间,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学生实习管理细则,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对学生的实习进行评定。校外实训基地向学校支付一定的实习管理费用,并对参与实习的学生付给一定报酬。实习带队教师主要以骨干专业教师为主,学校鼓励教师带着问题、带着课题、带着项目、带着任务下企业,并建立评价考核和激励机制,切实提高了“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技能、技术研发能力。

教师带学生到企业实习,不仅弥补了校内实训基地设备的不足,也让学生了解了企业文化、企业的工作流程和管理体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职业道德、适应岗位要求、磨炼个人意志、学会人际交往、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化过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企业通过学校、学生实习实践活动,直接了解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学生能力素质,为企业直接选才开辟了窗口,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双方良性互动。

二、引进企业资源,共建实训基地

寿光职教中心学校利用“学校+企业+社会”的合作机制,通过政府、合作单位等各种渠道,或引厂进校、或四处出击,广泛建立与企业的联系。采取“三条腿”走路的方式,即通过学校独立建设、学校与企业集团合作兴建、直接在企业建设等三种途径建设了集教学、技术开发与应用、生产、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

2013年,寿光职教中心学校投资近1700万元,新建了1600平方米的实训车间,2427平方米办公实训楼,新上计算机、车床等设备400多套,建成了现代农艺、财会电算化、机电一体化、烹饪、服装等实训基地。

该校还通过多种途径与晨鸣纸业、新龙电化、鲁丽集团、仙霞集团、联盟化工等行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建有20多个校外实习和就业基地;并与鲁丽集团等企业共建了“自动化培训中心、高级钳工培训中心、维修电工实训中心”等共享型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同时,该校积极与企业联系,在校内建立企业实训基地,由公司向学校提供部分实训设施,并安排专人定期到学校上课或指导。如学校机械加工基地与金宝钢管、腾龙消防、寿光一中等16家单位进行合作,共同承担产品开发与加工,实现了技术力量和设备共享,已试制产品、加工工件如体育器械等7000件以上,年利润超过30万元,承担生产任务的全部是在校学生。学校服装实训基地与寿光教育局教学服务中心合作,承接了学生校服加工业务,使学生在生产过程中,提前了解企业生产要求和工艺,也降低了学校教学成本。学校烹饪车间与锦华餐饮公司合作,公司每周派专家到校讲课三次,并共同开发新菜品11个。烹饪实训基地加工所用耗材全部由学校餐厅提供,加工出的产品由餐厅售出,既节省了实训耗材又为学校创造了效益。学校各主骨专业均邀请行业专家,岗位能手、技术骨干等组成专业咨询委员会,在广泛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以职业为本,以职业岗位分析为基础,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课程标准、开发校本教材。

三、融入企业文化,共育合格人才

在与企业领导层交流、洽谈的过程中,职业院校认识到企业重视学生的技能,但更重视学生的品行。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学生只有适应企业环境、接受企业文化、形成合作精神、发挥创新能力,才会更好更快地融入企业。如山东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实行的5S管理,提出的“和谐、超越、高效、求是”的企业精神理念,寿光坤隆实行的6S管理等现代企业一系列优秀的管理理念和精神,值得为校所学,为校所用。2013年10月22日,寿光职教中心学校专门从潍坊山东共达电声公司聘请管理专家,到学校做了“5S管理”报告,在全校开展“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等活动,积极将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从楼道文化、宿舍文化、教室文化、宣传橱窗等宣传企业文化信息,以企业文化熏陶学生,从教师到学生,从制度建设到校园环境,深入推进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

四、推行双向挂联,共享人力资源

近年来,我市职业院校按照“围绕企业转,协助行业干,跟着政府跑”的思想,积极与政府等有关部门联系,加强校企合作。

2008年在潍坊市教育局的支持下,经潍坊市劳动局批准在寿光职教中心学校(工贸校区)成立了潍坊市宏盛职业培训学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学校积极借助校内外实训基地平台,对企业在岗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2008年10月19日,寿光市企业在岗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班在该校开班。此次培训共有来自全市各企业的近千名职工,参加了车工、维修电工、电焊工、铸造工等33个工种的培训。2008年至今,学校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校内、外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

学校教师在对职工进行理论培训的同时,还拜企业能工巧匠、技术能手为师傅,聘请他们对专业操作技能进行指导,并到企业生产一线顶岗培训,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操作水平。

可以说,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职业教育只有植根于企业的土壤中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创特色、育人才、树品牌、谋发展。今后,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努力构建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职业教育新模式。

作者简介:

王光华(1977— ),男,山东省寿光市人,潍坊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学、学校管理。

(责编 张翼翔)

猜你喜欢
寿光职教校企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0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蔬菜行情
寿光大葱
农业知识(2016年21期)2016-07-14 06:09:46
寿光果树“三大怪”栽培技术解析
校企合作五反思
寿光温室野蛞蝓的发生与防治
长江蔬菜(2014年1期)2014-03-11 15:09:57
职教要做好迎接“慕课”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