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鹏 况觅 李姗蓉
摘 要:青菜头为重庆市季节性特色优势蔬菜,主要上市期在11月下旬至次年3月,近3年产量年均增幅达3.15%,包含鲜销和加工2个部分,以加工为重,2012年全市定植面积约89333 hm2,产量253万t,其中加工青菜头面积约65333 hm2,产量177万t,均占到总量的2/3以上。青菜头在“一圈”的生产面积最大,占全市青菜头总面积的61%,渝东南占36%,渝东北占3%。观农贸批发市场全年青菜头的交易量为9418.54 t,日均交易量为25.8 t,交易月份为11月至次年4月,全年外地与本地青菜头交易量比例为5.6:1。主城区66家超市全年青菜头销售量为777.19 t,占蔬菜销售总量的1%,占芥菜类蔬菜的53.49%,其中外地与本地青菜头销售量比例为7.5:1。
关键词:重庆市;青菜头;产销情况;对策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3-1008
0 引言
青菜头学名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 tumida Tsen et Lee),主要以其膨大瘤茎为食用器官[1],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和钙、磷、铁等元素[2],不但是制作榨菜的优质原料,也是一种品味极佳的时鲜特色蔬菜。青菜头适宜在紫色土、冷凉湿润环境条件下生长[3],是利于冬闲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无公害绿色蔬菜。四川东部的土壤、气候条件最适宜青菜头生长,所形成的瘤茎部分尤为肥嫩[4]。重庆市涪陵区作为青菜头加工利用的发源地和全国最大的榨菜产销区,也是最集中的青菜头种植地之一,拥有“涪陵榨菜”和“涪陵青菜头”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用青菜头加工制成的涪陵榨菜也入选世界三大名腌菜之一[5]。
近几年来,重庆市青菜头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受传统分散种植、小规模经营、產业技术升级缓慢、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的制约,产业也面临着严峻挑战,急需调整发展思路。目前,关于青菜头的研究取得很多成果,报道多集中在青菜头的栽培技术及种植模式研究、青菜头的品种选育及遗传规律研究、榨菜加工工艺改良、榨菜生产中废水处理办法的研究以及青菜头产区的生态及经济效益保护等方面,多与产业技术的改革创新相关[6,12],但是关于青菜头的产销规模、加工现状、产业发展态势等缺少详细报道和系统分析。笔者主要以重庆市38个涉农区县全年蔬菜生产监测结果、观农贸农产品批发市场青菜头年度批发情况,以及主城区66家大型超市青菜头销售情况为主要依据,系统分析2012年重庆市青菜头的生产销售情况,总结全市青菜头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特点,为下一步指导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依据。
1 调查方法
1.1 生产监测
通过建立一个全市蔬菜生产监测系统,对重庆市38个涉农区县各品种蔬菜产销情况进行定时监测,监测内容包括青菜头(加工和鲜销)的面积、产量、上市量等,各区县按统一月报表格式,每月定期上报月报表,汇总后形成全市各月青菜头生产情况表。
1.2 市场监测
1.2.1 主要批发市场监测 以观农贸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要监测点,每天定时收集青菜头交易情况,包括青菜头的产地来源、运输车辆数、成交数量、价格等。
1.2.2 零售市场监测 调查重庆市主城区66家大型超市青菜头年度销售情况,包括销售量、产地、价格等为分析青菜头市场零售消费的主要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重庆市青菜头产销情况
2.1.1 近3年产量变化趋势 青菜头是重庆市季节性优势特色蔬菜。近年随着种植规模和单产的提高,产量已由2010年的237万t逐渐增长到2012年的253万t,年均增幅约3.15%(表1),其中,加工青菜头比重较大,各年均占70%以上,但随年限增长,比重逐年稍有降低,而鲜销青菜头随着市场的开拓,比重逐年增高,但仍不足青菜头总产量的30%,加工青菜头与鲜销青菜头的比例约为7:3。2012年,青菜头在全市的产量252.6万t,占全市蔬菜产量1509万t的16.74%。
2.1.2 2012年生产上市情况 重庆市青菜头一般在每年8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及定植,在11月下旬至次年3月集中采收,10、11月为种植高峰期,次年2月为采收高峰期(见图1~2)。从时间分布来看,早期青菜头需用降温、遮光设施抵御前期较高温度和强日照,生产成本高而产量低,但能赶早抢占冬春新鲜蔬菜的淡季市场,获得较高收益,所以多用于鲜销,而后期青菜头处于上市高峰期,产量高,但缺乏鲜销价格优势,则多用于加工。其中8月鲜销青菜头是加工青菜头播种面积的4倍,而9—12月加工青菜头播种面积比例则逐渐上升(见图3);11月初—1月的早收青菜头多用于鲜销,而2—4月的丰产期,青菜头则多走向加工市场(见图4),且全年青菜头加工量占全市青菜头生产总量的2/3以上,成为重要的蔬菜加工原料。重庆市青菜头上市率较高,全年上市率达85.15%,在1月最高,达到90%以上(见图5),但上市青菜头多供于重庆本地市场,全年外销量仅占到上市量的21.51%,在上市量最多的1月,外销比率才明显增加达52.03%(见图6)。
2.1.3 生产布局 当前,在重庆市38个涉农区县里,有32个区县有青菜头生产,其中“一小时经济圈”播种面积最大,约为55640 hm2,产量159.05万t,播种面积占全市的61%;渝东北地区播种面积约为33020 hm2,产量87.89万t,播种面积占全市的36%;渝东南地区播种面积约为2513 hm2,产量5.66万t,播种面积占全市的3%(见表2)。
涪陵是重庆市青菜头播种面积最大的区县,达到39380.20 hm2;万州次之,达16840.08 hm2;丰都、垫江、渝北、潼南各超过3000 hm2;长寿、江津、大足、武隆、綦江各超过1000 hm2;其余区县均不足1000 hm2。
全市青菜头平均单产为27.75 t/hm2,其中“一圈”地区的单产能力最高,平均达28.65 t/hm2,渝东南地区最低,为22.50 t/hm2,渝东北地区平均单产为26.55 t/hm2。其中涪陵区单产最高,平均达29.70 t/hm2,奉节地区的单产能力最低为16.20 t/hm2。
2.2 观农贸市场批发情况
观农贸批发市场青菜头的交易一般出现于每年11月至次年4月,2012年1—4月和11—12月间,鲜销青菜头每月每天平均批发量为6.45~99.54 t,全年日均交易量约25.8 t,在交易月份内,日均交易量随采收期、采收量的不同,波动明显,其中在12月出现交易高峰(图7)。
观农贸2012年青菜头的交易量为9418.54 t,其中外地青菜头交易量为8001.84 t,占总交易量的84.96%,产地主要来自四川成都、绵阳等地;本地青菜頭交易量为1416.7 t,占总交易量的15.04%,产地主要来自璧山、渝北、铜梁、九龙坡、北碚等地。从交易价格上来看,本地青菜头交易均价为1.15元/kg,外地青菜头为1.86元/kg,价格明显高于本地(见表3)。
2.3 零售市场情况
主城区66家大型超市2012年的蔬菜销售总量为77658.62 t,涉及到12个种类100多个品种。芥菜类产品销售量为1453.08 t,占蔬菜销售总量的1.87%。鲜销青菜头的销售量为777.19 t,占蔬菜销售总量的1%,占芥菜类蔬菜的53.49%(见表4)。
2.4 青菜头加工情况
重庆榨菜加工业的发展历经百余年,由最初的涪陵发展到丰都、江北、江津等地[7],截至2012年,重庆市超过110万人种植青菜头,约180万人从事青菜头加工,全市拥有青菜头加工企业150余家,年加工量在1000 t以上的企业约56家,拥有“涪陵榨菜”、“乌江”、“辣妹子”、“鱼泉”等名优品牌200余个,全年加工青菜头产值超9个亿。近年来,榨菜加工市场发展迅速,为抓住机遇、实现企业的提档升级,以涪陵榨菜集团和万州鱼泉榨菜集团2个龙头企业为首的重庆榨菜加工企业,对生产工艺、经营机制、营销策略不断进行创新及改造,使市内榨菜加工企业的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市场占有率、品牌效应得到迅速提高,进一步夯实了产业基础。目前,加工青菜头不仅成为重庆蔬菜生产和加工的支柱产品,更是重庆现代农业经济的优势产品。
3 对策建议
3.1 注重规模化生产布局
重庆是青菜头的原产地,自然资源优势和产品优势突出,长江三峡库区沿岸独特的灰棕紫色土、红棕紫色土和冷凉湿润环境条件是青菜头的最适宜生态区[8],近年来青菜头新品种的选育速度加快,应用范围扩大,鲜销和加工青菜头的市场需求持续提升,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重庆市青菜头产业的发展,应该综合考虑生产、加工及销售的需求,根据自然资源条件和区位优势,按照“稳主产区、扩次产区、拓展新区”的基本思路,科学规划、有序实施、规模发展。可发挥长江沿岸水资源优势,同时利用市内较为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根据海拔高低、交通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合理布局青菜头生产基地和青菜头加工企业,出台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适度规模经营,争取形成一条自上游江津到下游万州的青菜头产业带。同时,应抓好青菜头的安全生产,在栽培过程中遵照相关标准、严格投入品使用,逐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制度,形成全面有效的监测网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青菜头的单产和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3.2 重视良种繁育推广
良种的繁育推广是青菜头生产的基础和保证。一方面应依托市内科研教育单位建立青菜头育种科研基地和良种扩繁基地,包括青菜头种质资源圃、原原种和原种圃、种质资源冷藏库、科研仪器设备、扩繁基地等,推动青菜头良种繁育工作开展;另一方面,以各级农技部门、科研单位为主渠道,保证良种的供给和推广,鼓励大型生产企业或合作社使用良种,争取达到95%以上的良种覆盖率。传统种植的农户习惯自繁留种,不仅无法保证种苗品质,还不利于生产的组织管理,影响产品品质的整体提高,依托良种繁育基地的建立,让农户逐渐放弃较为落后的自繁留种方式,是保证青菜头生产持续良好发展的基础。在此过程中,有关部门要加强良种的质量监管,避免因质量问题给农民带来损失,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竞争力。
3.3 鼓励鲜销与加工并重
多年来重庆市青菜头一直以加工生产为主要经营途径,逐年增长的生产规模虽让加工青菜头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品牌影响力,但是青菜头附加价值较低,产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如何保证农民有较好的收益成为一道难题。因此近年来,加强鲜食青菜头的产销成为拉动青菜头产业发展的有力措施。青菜头可作为特色蔬菜大量销往外地,重庆青菜头的生产期集中在秋冬季节,还可销往北方蔬菜市场,作为北方秋冬季鲜菜市场的补充[9]。因此,应鼓励早熟鲜销青菜头的种植,并扶持和培育青菜头鲜销经纪人[10],以青菜头的鲜销带动青菜头价格的整体上涨,保证青菜头产业的持续发展能惠及农民。目前重庆市生产的青菜头约30%用于鲜销,鲜销青菜头大部分在在重庆主城及近郊销售,约占总销售量的80%,销往外省的青菜头仅占20%,只有不足10%的鲜销青菜头是销往北方市场的。由此可见,鲜食青菜头的外销尤其是北方秋冬市场的销售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未来应重点开拓鲜销青菜头的北方市场,以促进青菜头产业的效益增长。
3.4 创新鲜销栽培技术
随着市场对鲜销青菜头需求的不断上涨,在生产上需不断提高青菜头产量和拉长其市场供应时间,避免青菜头上市过于集中、采收期短的不利因素,从而创造更大的产业效益。首先,要大面积推广两季榨菜栽培技术,打破传统青菜头种植9月初播种,来年春节左右上市的生产模式,选用优质杂交品种,运用降温、遮光设施等提前抢早到8月中旬播种,在11月底即可采收第1季青菜头,而后再次播种,在来年3、4月可再收获;其次,分批种植延长鲜销时间,每隔15~20天,分早、中、晚3批育苗播种,使每年11月至次年3、4月都有青菜头产出,从而拉长青菜头鲜销季节[11];最后,要尽量扩大青菜头轮作、间作、套作的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保证产品供给稳定性的同时,增加生态盈余,进而有效地维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2]。
3.5 推进加工产品的多样化
榨菜作为青菜头的加工产品广为熟知,近年来加工工艺不断改进,产品风味也更为丰富,但还是以传统高盐榨菜为主,低盐、无盐榨菜较少,产品较为单一,受众不够广泛。为了丰富青菜头加工产品的多样性,提高产业附加值,可从3个方面抓起。(1)应根据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开发出更多风味的榨菜以供选择。例如麻辣、咸鲜、酸甜等口味,并逐渐从以高盐榨菜为主转变为以更符合国际标准的低盐、无盐榨菜为主。(2)可以与不同食材搭配开发出榨菜系列产品。蜚声国际的韩国泡菜可做成泡菜汤、泡菜饼、泡菜鱼、泡菜方便面等,榨菜也可以加工成榨菜水饺、榨菜方便面、榨菜粥等食品[13]。(2)合理利用榨菜加工的副產品。榨菜咸坯脱盐后的盐经过净化处理后可加工成“榨菜盐”,腌制榨菜后的高盐高氮磷高浓度废液,可加工成“榨菜酱油”,在物尽其用的同时,还能减轻直接排放废液带来的环境负担[14]。
3.6 助力市场开拓
青菜头为重庆市优势特色蔬菜品种,重庆人对榨菜和鲜食青菜头的消费十分普遍,但在青菜头主产区之外的地区,人们对青菜头了解甚少,有些北方居民虽然知道榨菜,但并不知道榨菜的原料就是青菜头,对于市场上偶尔销售的鲜食青菜头也不知如何食用。因此,如何打开庞大的外地蔬菜市场是青菜头产业发展的一大挑战。要将重庆青菜头推广出去,首先可利用媒体的力量将重庆青菜头的栽培、鲜食、加工历史作为地域特色饮食文化以展览、展销和媒体形象广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推广,同时,可效仿韩国泡菜的营销策略,抓住大型体育赛事、重要会议等机会,提高重庆榨菜的影响力和国际化程度;其次,为了真正实现青菜头的大量外销,还应建立健全覆盖面广、反应迅速的营销网络,准确把握市场动态,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最后还要重视青菜头营销模式的创新,不仅要继续探索加工青菜头的连锁经营,还应随鲜销青菜头产业规模的扩大,建立独立的鲜销机构或企业,完善产销链接,扩大销售网络[8,15]。
参考文献
[1] 张谌,曾凡坤.发展涪陵榨菜的制约因素与推进措施[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2(2):106-108.
[2] 阎敏.涪陵地区鲜销青菜头营销战略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10:31-32.
[3] 张钟灵,刘红雨,陈朝轩.重庆市榨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上)[J].长江蔬菜,2004(8):5-7.
[4] 刘佩英.中国芥菜[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15-23.
[5] 况小锁,陈发波.茎瘤芥(榨菜)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现代农业科技,2011(13):132-134.
[6] 周光凡,范永红,刘义华,等.茎瘤芥(榨菜)研究进展及其对产业化发展的贡献[A].中国园艺学会十字花科蔬菜分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会论文集[C].2008:118-120.
[7] 苏扬,张聪,王朝辉.榨菜加工工业及其发展战略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0,35(4):114-119.
[8] 李正积,付平都,庞在祥,等.涪陵榨菜菜头品质与地质背景关系的研究[J].四川地质学报,1994,14(2):149-151.
[9] 郎小容.浅谈清溪镇早市鲜销青菜头如何增产增收[J].中国农业信息,2012(19):58.
[10] 徐安书.涪陵榨菜特色产业建设与思考[J].中国调味品,2011,36(2):14-16.
[11] 冷容,范永红,刘代文,等.涪陵早市青菜头(鲜榨菜)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11(18):32-33.
[12] 叶汝坤,冯国禄.重庆涪陵榨菜产区生态足迹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6):23-27.
[13] 赵卫宏.论赣菜的品牌塑造与营销——以韩国泡菜文化为例[J].企业经济,2008(2):83-85.
[14] 张智,尹晓静.响应面法优化电化学法处理高盐榨菜废水工艺[J].环境工程学,2012,6(5):1473-1477.
[15] 周晓斌.品牌扩展的品牌核心价值策略[J].商场现代化,2006(1):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