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民意观点评析

2014-04-29 21:14:22陈兴亮吴庆华
理论观察 2014年9期
关键词:民意

陈兴亮 吴庆华

[摘 要]西方社会中存在的民意,作为现代西方民主政治重要的构成要件,在促进民主发展、扩大公民参与,促进自由、平等、法治观念的普及具有重要的作用。要全面理解西方国家民意,需要我们深刻地把握关于西方民意的一些观点,这些观点有民意作为一种“契约说”的观点;民意作为一种“传播说”的观点;民意作为一种“监督说”的观点;民意作为一种“公共舆论说”的观点。

[关键词]民意;契约说;监督说;公共舆论说

[中图分类号]D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9 — 0054 — 02

俞可平曾讲到“天大地大,民意最大。民意是什么?民意就是民众的意愿,民众的需求,民众的评判,民众的心声,民众的舆论,民众的信任。”〔1〕随着现代互联通讯技术的发展,诸如博客、微博、微信等新的网络媒体的兴起,民意在现代政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并日益改变着人们的思考方式、行为方式,不断地促进现代政治生态向着互动良性的方向发展。要了解民意发展与变化及未来走向,就需要我们在学习借鉴吸收批判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西方民意研究的现状。应该说民意研究的雏形早在原始社会已经形成,散落于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大会中,进入国家统治之后民意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现代意义上的民意研究是伴随着“双元革命”〔2〕的到来而开始的,现代西方国家由于民意地位是由宪法所确认并在历史过程中不断得到巩固,所以民意表达成为西方民主政治生活自然的一部分,并在政治选举与代议制中得到了体现,与此同时各种表达方式也拥有着较为宽松自由的表达环境。因此,西方民意表达的研究更多地体现在民意的传播学以及民意调查、民意测验等方面,而不是民意表达是否存在、民意同国家关系、民意表达的障碍等方面。

一、民意作为一种“契约说”的观点

首开民意“契约说”观点是卢梭,卢梭立足于“人生来是自由的,但却无处不身戴枷锁。”指出由于人在自然状态下,面临着生存危机。“人类如果不改变其生存方式,就会灭亡。”所以,“只有靠许多人的共同协作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以对抗自然带来的危机,这就需要我们达成契约出让自己本身的权力,形成维护道德共同体的组织“共和国”或“政治体。”而这种共同体基础就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上的公意,“谁拒不服从公意,整个共同体就要强迫他服从公意”,并指出“个别意志由于其本性而总是倾向于偏私,而公意总是倾向于平等。”在卢梭看来公意始终是公正的,可是他又指出“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人民的意见也永远是公正的。”为了弥合他的这种说法,他又指出“众意和公意之间往往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公意只考虑共同的利益,而众意考虑的则是个人的利益;它是个别意志的总和。但是,从众意中除去互相抵消的最多数和最少数后,则剩下的差数仍然是公意。”这种剩下的差数是在人民充分了解讨论基础上不诉诸私利和勾结产生的公意,从而避免小集团对于公意的侵蚀。因而“公意始终是牢固的,不可败坏的;它永远是纯洁的,只不过屈居于另外一些现在比它更强烈的意志之下罢了。”〔3〕通过分析卢梭的公意和众意,可以肯定的是卢梭为后来学者认识民意奠定了重要的参考的标准,但是也留下了争论的空间。卢梭研究民意的指向,既有真理的成分也有非真理的成分。后来人,把公意看作民意,也有的把众意看作民意。可以肯定,卢梭的民意是建立在契约说基础之上对事关大众切身利益的意见和意愿的高度聚合。

二、民意作为一种“传播说”的观点

持此观点的主要以拉扎斯菲尔德和哈罗德·拉斯韦尔的为代表,拉扎斯菲尔德在认为,通过开展政治宣传和公众舆论方面的大规模的实验,并就选民的兴趣、所受的压力,以及党派在竞选中对于广播和印刷媒介的使用,从而获得不同社会阶层和社团的支持,最终“社会群体使个体成员浸透在组织所接纳的政治意识形态之中。”〔4〕从而实现民意在传播中的汇聚,为选举政治奠定基础。哈罗德?拉斯韦尔则在其著作《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书中,从传播的角度,力证民意传播的过程。拉斯韦尔认为要理解传播行为必须回答一下5个问题: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在拉斯维尔看来,虽然每个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属于时间的注意力集合体,但并非每个人都是世界公众的成员。为求得注意力集合体的所属关系,只需拥有共同体的参照符号这个条件。因此,当一个人期盼他想要的东西能影响公共政策时,他就从注意力集合体的成员过渡到了公众成员。在这个时候民意才获得了情感的社群与公众的基础,“情感社群形成网络,发挥群众的作用,不容忍异见。”〔5〕民意才真正达成,并指向了公共政策,继而影响国家的内部结构。

三、民意作为一种“监督说”的观点

对此观点的赞同者,一般都是理解为狭义上的民意,即把民意当成舆论。例如维基百科舆论的词条这样解释,舆论,或称民意(英语:Public opinion),其定义非常多样化,人们都意识到舆论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什么是舆论却从来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就和其它社会科学一样,舆论学对舆论的定义决定了舆论学的发展。〔6〕舆论监督权是新闻媒体拥有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的一种社会行为的权利。〔7〕舆论监督权在国外被称为“第四权力”,最早是在1974年由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法官斯图瓦特(Dotter stewart)阐述的。斯图亚特在耶鲁法学院150周年纪念大会的演讲中提出:“宪法保障新闻自由的最初目的是要在立法部门、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之外建立第四个部门,以监督原来三个部门。”这是第一次将舆论权明确定义为权力。〔8〕随后在西方各国的法律中都对舆论法律地位进行了保障,在监督政府和提高政府的行政水平上都有重要的作用。如“水门事件”中作为新闻媒体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尼克松下令免去调查水门事件的特别检察官考克斯的职务。从而上演了一出闹剧,再加上美国各电视网立即中断正常节目,向美国公众报告这一爆炸性新闻。公众的反应就像火山开始喷发,抗议电报像雪片一样铺天盖地,舆论将尼克松与希特勒相提并论。血气方刚的大学生则组织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整个美国像开了锅一样,群情激愤。在民意的推动下,众议院决定对总统进行弹劾。尼克松决心顽抗到底,他一面销毁录音带上对他不利的内容,一面继续强调行政特权,表示“将遵循从华盛顿到约翰逊历届总统所遵循与捍卫的先例,决不做任何削弱美国总统职位的事情”。他交出的电话记录千疮百孔,大量重要的内容被诸如听不见、无情报价值等字眼代替。尼克松的行为进一步激怒了公众,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裁决尼克松必须交出有关的录音带。〔9〕最后,尼克松不得不迫于外界压力辞职。

四、民意作为一种“公共舆论说”的观点

西方学者大多持此观点,包括笔者在论述民意作为一种传播说的两位传播学家,但是最具代表性则是美国学者沃尔特·李普曼和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李普曼在其代表作《Public Opinion》(中文译为《公众舆论》,台湾译为《民意》),在该书中,李普曼把民意阐释为:“我们不得不从政治上去应付的这个世界,既产生于想象,也产生于见解,又产生于思想。……外部世界的这些特征,我们简略地称作公共事务。这些特征当然与他人的表现有关,只要他人的表现与我们的表现相抵触,就会受到我们的左右,或者引起我们的关注。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关于别人、关于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这些岁人类群体或以群体名义行事的个人产生着影响的图像,就是大写的舆论。”〔10〕李普曼又对影响大写的舆论的因素,从内外两个部分进行了分析,内部因素主要有人们的想象、偏见和成见的影响;而外部因素包括报刊审查制度、社会交往水平的高低等。最后,作者强调指出如果舆论想要发出声音,那就必须利用新闻界加以组织,而不是像今天的情况那样由新闻界加以组织。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则侧重于社会心理层面的分析来解析民意的公众舆论性,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指出由于“意见气候”的存在,“现在的一切都变成了完全动态的。那些被新的政策所说服的人,感觉自己所想的都是合理的。因此他们就会大声而且非常自信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观点;而那些拒绝新的政策的人,感觉自己被孤立了,因此会退缩,而陷入沉默。……从而导致一方大声地表明自己的观点,而另一方可能‘吞下自己的观点,保持沉默,从而进入螺旋循环——优势意见占明显的主导地位,其他的意见从公共图景中完全消失,并且‘缄口不言。这就是被人们成为‘沉默的螺旋的过程。”并指出沉默螺旋式公共意见形成及广泛传播的过程,而意见的一致需要以承认为基础,这种承认依赖于意见是在公共性与公众这个敏感的社会皮肤中体现出来的。并指出要发挥舆论(民意)的整合功能,从而使人们能够公开表达而不至于陷入孤立的意见境况中。〔11〕

综上所述,西方民意这几种观点相互之间既存在区别,又存在联系。一方面,这几种民意观点对于促进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的传播与扩散,提升公民的政治素质与修养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这几种民意观点本身也存在难以克服的困境,那就是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带来的物质财富的丰富,而人们的价值观念却出现了停滞不前,在民主政治面前表现的冷漠。应该说这同西方社会中一些既有利益集团操纵民意有关,因为利益集团极大地损害了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在深化现阶段民主政治体制改革中需要避免的,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和克服民意所引发的民意暴动。

〔参 考 文 献〕

〔1〕俞可平.敬畏民意:中国的民主治理与政治改革〔M〕.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12:3.

〔2〕 〔英〕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M〕.王章辉,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2-5.

〔3〕 〔法〕卢梭.卢梭全集(第4卷)〔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6-129.

〔4〕 〔美〕拉扎斯菲尔德,贝雷尔森,高德特.人民的选择〔M〕.唐茜,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24.

〔5〕 〔美〕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35-57.

〔6〕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8%86%E8%AE%BA.

〔7〕HTTP://BAIKE.BAIDU.COM/VIEW/11772035.HTM?FR=ALADDIN.

〔8〕孤烟暮蝉. 论舆论这把刀〔EB/OL〕.HTTP://WWW.DZWWW.COM/DZWPL/MSPL/201404/T20140422_10093645.HTM.

〔9〕HTTP://BAIKE.BAIDU.COM/VIEW/320.HTM?FR=ALADDIN.

〔10〕 〔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1.

〔11〕 〔德〕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董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189.

〔责任编辑:史焕翔〕

猜你喜欢
民意
民意直通车:架起沟通百姓和党委政府的连心桥
传媒评论(2019年9期)2019-11-16 09:25:30
街道议政会:基层创新续接民意
人大建设(2019年1期)2019-07-13 06:00:28
建议究竟代表多少民意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民意在原则裁判中的角色定位
法律方法(2018年2期)2018-07-13 03:22:14
影响性刑事个案的民意表达与审判程序
民意影响刑事个案公开的司法应对
直接民意、间接民意及司法应对——分类学视角下对司法与民意关系的再审视
2015年放假安排
民生周刊(2014年26期)2014-12-30 01:39:21
汇聚民情 畅达民意
浙江人大(2014年1期)2014-03-20 16:19:53
重大建设项目前期决策应更加重视民生尊重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