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亮 殷利
摘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建设名师工作室,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上层次”等措施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以名师为引领,以相互合作为路径,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实现工作室成员在现有基础上的提升,方能促进从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完成从教师到名师的蜕变。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建设;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3-0057-03
名师工作室,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有着共同研究方向和合作愿景的教师合作共同体,是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养及教产学研的结合体。建设和发展名师工作室有利于加快优秀教师的发展,有利于积极探索科学高效的优秀人才成长机制,进而培养出一批有教育思想和教学风格的专业领军人才和优秀骨干教师队伍,形成以名教师为核心的高层次骨干教师团队和专家型的教师研究、服务群体,带动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名师工作室建设的背景
一是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需要。《意见》指出,要“造就一批职业教育专家、教学名师、学科专业带头人和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优秀教师团队”。二是创建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的需要。大力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发挥名师示范、引领、提升作用,培养一批在苏州市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职业教育人才。三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名校要靠名师支撑,师资建设是学校创特色的关键。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太仓中专”)经过多次的合与分,致使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下降,结构不够合理。面对困难,太仓中专采取非常措施,大胆实施名师建设战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们认为,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发展,教师发展的关键在名师引领,名师引领的关键在载体建设。
二、名师工作室建设的现状与措施
2008年,太仓市政府大力实施“人才强市、人才强教”战略,探索县域骨干教师培养模式。太仓中专抢抓机遇,超前谋划,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培养造就了一批高素质教育人才,成立了学前教育、小学语文、高中物理、职业教育4个太仓市级名师工作室。周新源校长担任职教名师工作室的导师,吸收了8名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作为工作室的首批成员。同年,学校组建了邢晓东艺术设计、顾健网络设计等6个技能服务工作室,为有特长、能创新、有经验的教师提供了更好的工作和展示平台。2011年,学校开展专业建设领军人才评选,评出4名领军人才并各自成立名师工作室。2012年9月,苏州市教育局开展苏州市职教名师工作室评审,我校两个工作室通过市局考核并接受了现场视导。6年来,太仓中专已初步形成两代三类工作室的建设态势。第一代有校长主持的周新源名师工作室,主要为课改科研型;有邢晓东艺术设计工作室等6个工作室,主要为技术服务型;第二代由殷利等4位专业建设领军人才成立的名师工作室,主要为综合探究型。
周新源名师工作室作为首批名师工作室在起步建设上做了大量探索工作,边建设边引领,促进其他工作室的生成和发展,主要做法是:走出去、请进来、沉下去、上层次。
(一)走出去,学习先进找差距
名师工作室建设,始终围绕学校重点工作开展——“一合作三建设”,即全位性校企合作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建设高效教学工厂。一是向专家和同行学习。周新源校长是省职教课程开发中心组组长,每学期组织一次中心组活动,均带领学员一起参加,使学员有更多机会聆听专家报告和各校经验,学习先进的职教理念。二是向企业学习。通过实施“203002”工程(每个专业与20个企业建立伙伴关系、与30名技术人员建立互动关系、两年内校企共同开展2件创新性的工作)和“三找活动”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三是自主学习。实施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升工程”和“寻找成长足迹,描绘生涯蓝图”活动,让教师自我规划发展愿景、自我确定项目任务、自我交流反思,提高名师工作室教育教学能力。
(二)请进来,定期展示共研讨
学校每年不定期邀请姜大源、赵志群、马成荣等省内外知名职教专家来校作专题报告,让名师努力学习、借鉴、内化最先进的职教理念。每年举办“TCSVS”论坛活动。论坛由分论坛和总论坛两个阶段组成。分论坛分行政工作层面论坛、教研室工作层面论坛、专业部教师工作(含班主任工作)层面论坛三种论坛;总论坛由专家报告、名师演讲两部分组成,展示名师工作室建设成果。每年与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开展“与你同行,校际交流”主题教研活动,由两校名师共同策划、思维碰撞、经验互享、携手成长。导师每学期开设一节太仓市级以上示范课,学员每学期撰写一篇典型课例,及时组织分析、点评与反思。
(三)沉下去,确定项目深研究
导师带领团队系统学习职教理论知识,如姜大源教授的《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石伟平教授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赵志群教授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等等。扎实开展基于“双元制本土化实践”的系列研究,如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职教课改问题辨析、模块化教学、第三方评价等项目,有效推进了学员的教科研能力提升。
(四)上层次,发挥作用广辐射
随着学校快速发展以及周新源名师工作室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名师工作室受邀参加省内外交流活动28次。如2009年,淮安市教育局邀请名师工作室面向淮安全市骨干教师开展课改培训会,导师带领工作室成员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并进行互动答疑。此后,工作室还分别在苏州、盐城、南通、泰州等地作课改经验介绍。工作室全体成员还就参与课改过程中整理编写的112个课改问题与解答编印成《课程改革百问》,供本校和外校教师学习,最终由《江苏教育(职教版)》杂志全文发表。这些举措,促进工作室的每位成员及时总结成果,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并乐于分享。
三、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功效
实践证明,名师工作室建设已成为教师素质提升和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平台,在教师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教师迅速成长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骨干力量。
(一)学校骨干教师培养的“孵化器”
太仓中专现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64人,省教科研中心组成员5人,省职教领军人才培养对象2人,苏州市名校长1人,苏州市名教师1人,苏州市学术学科带头人2人,苏州市“优秀‘双师型教师”7人,太仓市学术学科带头人19人。名师工作室成员成长迅速,第一代名师工作室成员中3人是省教科研中心组成员,2人成为省职教领军人才培养对象,6人被授予苏州市“优秀双师型教师”称号。第二代工作室7名青年教师成为区县级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教师快速成长为学校重点工作项目建设的骨干力量。
(二)学校示范辐射的“浏览器”
名师工作室导师周新源校长的办学理念及学校办学特色被《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江苏教育》等报刊分别进行报道,吸引了全国200多家单位来校参观学习。学校承办了省职教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现场推进会和首届苏派职教高层论坛。周新源校长作为省中等教育代表出席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全国课程理论与开发研究会、教育部组织的各种研讨会上作经验介绍47次。两代名师工作室成员积极开展课改研究,开发项目教材,参与教改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双元制本土化实践研究》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人获省技能大赛金牌,获省职教“两课”评比示范课4人、研究课1人。殷利工作室承担了马成荣所长主编的国家规划计算机教材的课程资源库开发任务,高质量通过评审,受到省职教所的高度评价。
(三)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助推器”
太仓中专是“首批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多次被评为“省职业教育创意论坛优秀组织奖”、“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研究先进单位”等。两代工作室成员在历届江苏省职教创意论坛一等奖获奖数共计15人次,主持或参与教育部创新行动课题、教育部委托课题、省职教教改课题、市规划课题等14项,发表论文40余篇。
(四)学校专业建设的“加速器”
专业教师强则专业强,专业强则学校强。专业建设是名师工作室建设的中心工作,导师经常带领成员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学习,把握工作岗位能力要求,构建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PHOTOSHOP》、《VI》等苏州市精品课程和校本课程20余门。学校同时邀请行业导师深入课堂开展辅导讲座,或将企业项目带入学校开展现场教学等,促进师生专业素质不断提高,在技能竞赛、全国三创电子商务竞赛、全国文明风采动漫项目中频频获奖。学校工艺美术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建成了江苏省示范性艺术实训基地及苏州市示范专业——计算机专业。
(五)学校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的“服务器”
太仓中专是太仓市地方招商引资的名片。德企专业工人培训中心和舍弗勒培训中心的成功运作为太仓赢得了“中国德企之乡”的美誉。邢晓东工作室承接了大量平面、环艺的真实项目,师生共同参与,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知识及社会资源,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殷利工作室根据信息类不同领域成立了电子商务、多媒体制作、摄影动漫、计算机维修等师生工作组,服务社会、服务企业。如为太仓市多个机关开展计算机培训,连续两年承担太仓市市级机关计算机技能比赛的全部工作;带领学生参与当地企业雅鹿公司“双十一”和“双十二”的网络促销活动,营业额突破1.5亿;参与麦卡动漫公司梦幻卡修网游的部分项目任务;深入社区免费设计宣传栏,为居民免费维修电脑,带领学生到街头发放自己制作的健康小报进行普及宣传等,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责任编辑:章跃一)
A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Teacher Studio Construction
DING Liang & YIN Li
(Jiangsu Taica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aicang 2154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 to construct the teacher studio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ll the members: leading by the famous teachers, strengthening cooperation, undertaking project research, and taking the curriculum reform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us,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could be boosted in the aspects of education,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Key words: teacher studio; construction; meas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