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大豆常见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2014-04-29 18:28:07孟追
吉林蔬菜 2014年9期
关键词:菜用染病分生孢子

孟追

1 菜用大豆褐斑病

褐斑病为菜用大豆的常见病,分布广泛,发生普遍。通常病情较轻,对生产无明显影响,个别地块或重发生年可引起菜用大豆叶片提前黄枯脱落,影响产量和品质。

1.1 发生症状

此病主要危害叶片,也侵染茎、叶柄和豆荚,全生育期均可发病。苗期染病,子叶上产生圆形至不规则形,黄褐至暗褐色,少凹陷,略具轮纹,病斑两面均生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成株发病,多从下部叶开始侵染,由下向上发展。叶斑较小,受叶脉限制,常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初期黄褐色,逐渐变成锈褐色至黑褐色,内生小黑点。多个病斑汇合,病叶干枯并提早脱落。茎部和叶柄染病,病斑呈褐色条状,略下陷,边缘不明显。荚上病斑红褐至暗褐色,形状不规则,界限明显。

1.2 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菌丝体随病叶、茎及种子越冬。翌年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由气孔侵入,使植株下部叶片发病。发病后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温暖潮湿适宜发病。密植的地块病害较重。品种间抗性有差异。

1.3 防治方法

实行3年以上轮作,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株残体深翻土地,减少田间菌源。选用抗、耐病品种,从无病株上留种,或播前进行种子消毒处理。可用种子重量0.3%的5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或65%多果定可湿性粉剂,或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发病初期喷洒68%精甲霜灵·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或78%波·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5 000倍液,或45%噻菌靈悬浮剂800倍液。棚室保护地选用5%百菌清粉尘剂,或6.5%甲霜灵粉尘剂,每667平方米用药1千克喷粉,有较好防效。

2 菜用大豆黑斑病

黑斑病为菜用大豆的常见病,全国分布,多发生在生长后期,对生产无明显影响,严重时可使部分叶片干枯坏死,轻度影响产量和品质

2.1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附在种子表面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发病后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使病害扩展蔓延。温暖高湿适宜发病。长期多雨、多雾或管理粗放、缺乏肥水、植株生长衰弱发病较重。地势低洼积水,种植过密有利于发病。

2.2 防治方法

各地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精选种子,必要时播种前进行种植处理,可选用种子重量0.4%的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拌种。 生长期加强管理,适时追肥浇水,避免田间积水,必要时在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多果定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1 200倍液,或2%农抗120水剂200倍液喷雾,10~15天防治1次,共防治1~3次。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并翻耕土地,减少越冬菌源。

3 菜用大豆霜霉病

霜霉病为菜用大豆的重要病害,分布广泛,北方地区发生普遍,一般病株率10%~30%,重病地块或多雨年份发病率可达60%以上,明显影响菜用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3.1 发生症状

此病全生育期都可发生,可侵害叶片、豆荚和子粒。种子带菌即引起幼苗发病。成株期染病,初期在叶正面出现圆形至不规则形边缘不明显的褪绿斑点,后变成黄色至褐色病斑,随病害发展,病斑背面亦产生灰白至灰紫色霉层,发病后期病斑汇合成大的斑块,以后病叶坏死干枯。豆荚染病,一般症状不明显,仅在染病子粒表面或荚壳内表面黏附灰白色菌丝层,内含大量病菌卵孢子。

3.2 发病规律

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或随病残体越冬。孢子囊的形成温度为10~30℃,气温20~22℃和高湿条件适宜发病。品种间存在着抗性差异。

3.3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重病地块实行3年以上轮作,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选用无病种子或进行种子处理,可选用种子重量0.4%的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拌种,兼防细菌性病害可选用种子重量0.4%的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拌种。 必要时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或50%溶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施药时应尽量把药液喷洒到叶片背面。

猜你喜欢
菜用染病分生孢子
偶感
油松枯梢病菌孢子萌发率测定方法探索
均匀网络上SIR模型三种不同逼近方法比较
油松枯梢病菌分生孢子器诱导方法探索
爱 情
诗选刊(2016年9期)2016-11-26 13:47:43
外源硒及脯氨酸对菜用黄麻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香梨树腐烂病菌分生孢子获取方法及萌发条件的研究
食饵染病生态流行病系统的稳定性与最优收获
大豆自然侵染条件下Phomopsis longicolla的β分生孢子产生
大豆科技(2014年5期)2014-03-23 02:46:18
菜用大豆浙鲜豆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