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C时代”到“大B时代”

2014-04-29 16:33但斌
商界 2014年9期
关键词:消费时代企业

但斌

速发展的二十年中,中国互联网产业出现了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它们在搜索、电商和社交领域都崭露头角,同时它们也代表着消费互联网已达到顶峰状态。

什么是消费互联网?BAT之后再无巨头了吗?

事实上,从互联网发展的角度看,消费互联网市场已趋于稳定与饱和,而对实体资源有充分把控能力的企业仍有很大探索空间。这个从改变消费者个体的行为到改变各个行业、政府乃至社会的新时代,我们称之为“产业互联网时代”,用互联网名词来说即“从小C时代到大B时代”。

BAT之后无巨头

依托于强大的信息与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多样化的移动终端发展,消费互联网企业在近几年扩张迅速,并在电子商务、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行业出现规模化发展态势,形成各自的生态圈,并奠定了稳定的行业发展格局。

从竞争格局角度来看,大多数细分行业的洗牌已经完成,拥有资本和先发优势的巨头在行业类的领先地位得到巩固,格局走向稳定,行业集中度逐渐提高。换句话说,BAT之后无巨头。

但是,BAT之后中国互联网产业真无巨头了吗?事实上,BAT在产业互联网中无明显优势。

首先,消费互联网是以满足消费者在互联网中的消费需求而生的互联网类型。在互联网发展的20年中,消费互联网的渗透率从呈快速上升到如今的缓慢增长,不难看出消费互联网已趋于稳定,2013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6.18亿,同比增速下滑至个位数,用户数和用户活跃度进一步提高的空间有限。

从BAT方面来看,三大巨头在介入互联网产业领域并非一帆风顺。阿里巴巴集团试图进入企业软件服务领域,然而在经过四年的努力后,仍以失败告终;而腾讯则从企业QQ入手,推出企业QQ办公版,但经过6年积累企业用户也只有30万,与其在消费互联网的地位相差甚远。

由此可见,BAT的客户积累和运营经验主要集中在个人客户,其在向产业互联网拓展过程中的优势已不再明显。

其次,消费互联网产业投资热潮已过。早在2012年11月,《华尔街日报》报道了美国消费互联网公司的风投变化情况,指出消费互联网和移动公司的风投在2012年前九个月较之同期下降了42%。下降的最大部分不是在种子轮投资而是在后续跟投阶段。

同样的情况逐渐在中国显现,由于一些互联网巨头已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消费者在网络上的行为习惯也已趋于固定,重新创建一个大的用户群要比过去更加复杂。同时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移动端的普及率已达到98.3%,人们使用移动端的频率已超过笔记本电脑25%,然而在技术方面移动端要比web端开发难度大,在移动和应用程序的转型中,无论对创业成本还是投资消费都是相当大的挑战。除此之外,投资人在趋势与导向上的跟风效应明显,从消费市场向企业市场转移的趋势也使部分投资人转移投资领域。

“产业互联网”VS“消费互联网”

在互联网发展的前二十年中,我国的互联网行业处于由BAT把控主要命脉的消费互联网时代。然而随着虚拟化进程逐渐从个人转向企业,以价值经济为主要盈利模式的产业互联网将逐渐兴起。产业互联网的到来意味着各行业如制造、医疗、农业、交通、运输、教育的互联网化。

同时,由于传统的消费互联网巨头在行业经验、渠道、网络和产品认知等方面的壁垒,产业互联网将呈现一片蓝海。而终端、云计算和宽带网络则是产业互联网兴起的基础。

随着移动终端多样化的发展,智能终端如可穿戴设备的兴起,以及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处理能力,互联网逐渐从改变消费者的个体行为习惯,到改变企业的运作管理方式与服务模式,互联网时代开始“从小C时代”逐步过渡到“大B时代”。

在这场变革中,有三项关键技术加速了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首先是渗透与普及率较高的智能终端。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迅速兴起,使人们每日虚拟化的时间进一步拉长,而如谷歌眼镜、智能手环的发展,更是使智能设备贯穿每日的24小时。这就意味着来自个人的大量信息将全天候不间断地向信息中心传递数据。

拥有大量数据后,高效运作的云计算能力将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处理,通过关联性分析得出相匹配的数据,从而发挥其大数据的重要作用;而不断升级的宽带网络将在大数据的信息传递中扮演重要角色,在企业方面,将助力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生产资料“大数据”的快速传输。

在消费者方面,将提升服务体验,增加服务形式。新的计算及计算技术与应用将以更低成本的传感器、数据存储和更快的数据分析能力,推动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大举到来。

产业互联网有别于消费互联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用户主体不同,消费互联网主要针对个人用户提升消费过程的体验,而产业互联网主要以生产者为主要用户,通过在生产、交易、融资和流通等各个环节的网络渗透从而达到提升效率、节约能源等作用。

另一方面是发展动因不同,消费互联网得以迅速发展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生活体验在阅读、出行、娱乐等诸多方面得到了有效改善,使其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产业互联网将通过生产、资源配置和交易效率的提升得到推进。

产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有别于消费互联网的“眼球经济”,而是以“价值经济”为主,即通过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寻求全新的管理与服务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创造出不仅限于流量的更高价值的产业形态。

三大蓝海

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各行业如制造、医疗、农业、交通、运输、教育都将在未来20年被互联网化。而对实体资源有充分把控能力的企业,正开始尝试与移动互联网融合,创造全新的价值经济,进而推动互联网行业迈向产业互联网时代。

1.生产制造体系:以用户为导向的个性化设计

产业互联网在与传统企业融合中的最大特点,即将原有以企业为导向的规模型设计转为以用户为导向的个性化设计。从产品功能研发到产品包装设计,每一个部分都通过互联网思维与用户建立关联,争取更广泛的互动,从而形成有效的生产制作方案,强调用户的参与度,尊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在智能家居产品功能设计方面,越来越多的产品通过支持联网功能达到智慧化应用程度,不仅仅改变了人们的使用习惯,更拓展了生活维度,享受到智能科技在生活细节中的应用。

2.销售物流体系:线上线下一体化是主要趋势

传统行业为了节约资源与时间成本在分销采购等方面已逐渐采用B2B的交易方式。据工信部统计,我国B2B业务已将近8万亿元,企业也更重视线上平台的交易与建立,并逐步完善支付手段、电子商务安全认证等体系,也促使大量的批发业务由线下转移到线上交易。

在未来,企业应充分利用线下资源的优势,拓展线上平台,并将线下的物流、退货等业务流程进行线上管理,最终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由此看来,产业互联网在物流交付平台和信息集成交易平台的建立是企业与互联网融合的一个重要方向。

3.融资体系:建立中小企业新增服务平台

由于我国金融行业长期受体制因素的限制,导致结构失衡,明显体现在20%的大企业客户占用了80%的金融资源,银行借贷动力不足,使得众多中小微型企业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服务,制约其发展。互联网金融由于其成本低效率高,同时解决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或将在中小微企业融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产业融合的三大路径

产业互联网对打造中国经济升级意义重大。中国在几乎所有传统行业中均是后来者,今天又面临着诸如产能过剩、耗能过大、服务业水平不高、服务成本却居高不下等挑战,用产业互联网实现升级,可能是最好的应对方式。

1.建立产业园区促进双方融合

产业园区的搭建,有利于吸引龙头企业、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通过电子商务等手段进一步实现产业集群向“在线产业带”的转型,互联网金融千人会华南分会秘书长曾光认为,重点发展产业互联网需要着重推动传统产业与互联网金融结合,从打造在线要素交易融资平台入手,盘活存量资产,用电商和互联网平台推进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在产业园区内最终建立起专业市场投融资体系。

2.积极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认为,一个行业进入繁荣发展时期,企业直接面对众多用户的简单“B-C”模式难以为继,因此需要一个向上衔接生产企业、向下服务终端用户的生产性服务业出现,变“B-C”为“B-B-C”。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国经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前,新兴信息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和扩散到生产性服务业的各个环节,催生出各种基于互联网的新兴服务业态,并成为互联网经济背景下成长性最高的产业群,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引发一系列深刻变革,从技术应用、服务内容、商业模式各方面都对现有的服务业带来巨大的提升。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将是下一个重点融合方向。

3.传统企业与互联网公司联合互助

在产业互联网萌芽阶段,传统互联网要有自身改良的意识,同时互联网企业包括运营商等应去积极主动地引导与帮助传统行业转型。

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认为,一方面传统行业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从互联网的思维出发,仔细研究互联网环境下产业的走向问题,积极应对在互联网迅速发展下所带来的危机。

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需要担负起自身责任,从理念、战略定位和经营方式上向传统行业提供相关咨询型服务,从而使两者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共同迅速发展。

编 辑 彭 靖 liqing326@163.com

猜你喜欢
消费时代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40年消费流变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