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司门口

2014-04-29 00:44安钟汝
商界 2014年9期
关键词:商圈商场商业

安钟汝

只看表面风云,武汉司门口已是一个奇异“生命体”。曾经,它名震四方,是大武汉一个古老的商业坐标。但短短数年,它在变幻的商业风云中悄然老去。当人们对这个地方渐渐遗忘,又因与一群年轻人邂逅,这个行将枯萎的商业体抽出新芽,一种新的商业性格让这里再现生机。如今,司门口再次成为大武汉的商业核心区之一。

死街复活。司门口由此成为一个意外的样本,究其逻辑,给人诸多启示。

死街

一座环形天桥,如一枚钮扣,钉住两条彩色的主干道,民主路与解放路。这个十字路口便是司门口的心脏地带。以此为中心向外扩散,分布有情侣酒店、假日乐园、阳光时尚广场等中型商场,再往外辐射,便是临街的休闲时尚品牌服饰店。它们似乎都有一个特征,红黄蓝绿,色彩绚丽。

而稍稍留意便会发现,逛街的顾客、沿街服装店的店员、小吃店的老板、商场格子铺的铺主,甚至市场管理人员,几乎全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他们以年轻人与众不同却又有着某种共同特征的方式经营着自己的生意,青春的气息几乎浸入司门口的每一个角落。

——这,就是传说中的古镇司门口?

耐人寻味的是,回溯到四年前,问题的版本却是这样的:司门口在哪里,那里是不是有扇很大很大的门?

四年前,提起司门口,外地人问得懵懂,本地人却多感无奈。无奈作为武汉商埠之源、曾无比辉煌的司门口,竟落寞到无人知晓。

司门口是个泛称,泛指武汉市解放路与民主路交叉地带,亦包括周边衍生的村落及毛细血管一样密布的街道。上个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深入,司门口的名声从历史的尘埃里腾起。借着大中华酒楼、曹祥泰、刘有馀、伍亿丰、维新百货、显真楼等一批老字号的影响力,司门口形成一条颇有底蕴的长达1100米的特色商业街。

不仅如此,当时武昌区商业改造,司门口因其独特的历史地位,被列入重点改造对象。司门口片区新建和改扩建了九通商厦、司门口商业大楼、维新服饰城、武昌商场等,投资兴建了1万平方米的广东商城。这些商场成为司门口新商业形态的框架,扩大着司门口的商业影响,形成了一个网点密集、行业门类齐全的商圈。司门口以前的老居民一下子迎来了巨大的商机。洪山、青山、武昌等地居民更是蜂拥而至。

张可的祖父是司门口一家老字号的老掌柜,在武汉商圈里深受敬重,一些新生代商人也常常上门找他点拨。当时张可的父亲借用张可祖父的声名,以“传播传统商业智慧”为广告语开了一家咨询公司,生意竟也非常红火。因为家族从商,张可耳濡目染,对司门口的商业兴衰了如指掌。

据他说,当时司门口拥有大小商业门店150余家,总营业面积达4万平方米。而其间的每一家老字号,都堪为武汉商业的坐标。老字号的品牌底蕴加上当时新的商业形态疯长,让司门口成为名镇武汉的商业重镇。到2000年,司门口商圈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

可以说,正是新的商业形态的探索让武昌司门口到达顶峰。但是,接下来进一步探索却让尝到甜头的市场管理者始料未及。

1997年,国家鼓励中小企业下放,武昌区政府将“大中华酒楼”嫁给了南方集团。到2001年4月1日,辉煌70多年的大中华酒楼宣告关门停业。这件事触动了张可祖父的神经,他叹息,司门口的血脉动了,司门口的厄运要来了。

一语成谶。改革的线头牵动,更多老字号在改制过程中纷纷衰落。拥有130年历史的“曹祥泰”在2001年3月改制之后,一度靠门面收租过日子,伍亿丰从以前的五六家分店,萎缩到胭脂路坚守着起家时的摊子。

1100米长的商埠古街渐渐落寞。谁也没想到,一次积极的商业探索,却让司门口失魂落魄。

围剿

在民主路一个较为热闹的路段,有一家服装店有些格格不入,服装店装修简单,商品全是价格在100元左右的成衣。老板姓周,是个五十多岁的本地人,在此处开店,已经有十五年。假如按照商业身份推算,他算是司门口的生意元老。他说的每一句话,都带着老武汉的自豪,同时表示对司门口现状的不满,“这么一个古镇,折腾成这样花里胡哨的,可惜了,可惜了。以前可不是这样子。”

他怀念的恰恰是司门口最落魄的年代。

“老字号没了,还有大商场嘛,司门口依然是老大。”

丢失老字号,当时的司门口人从司门口初兴起百货大楼的商业形态中寻找安慰。政府也开始注意到保护司门口商业生态。2004年,武昌区政府发声,将借助基础设施建设、旧城改造开发、企业改制三个机制,带动解放路及周边地区发展,希望从基础设施建设着手,振兴司门口。但是,因为司门口属于老区,改造成本大,改造工程一直延迟。曾经司门口的商场还在按部就班地过日子。

变还是不变?

当司门口还在犹豫时,上个世纪末期,司门口之侧,一个田园棚户区悄然发生着变化。1999年,徐东平价广场在长江二桥武昌桥头落户,为徐东商圈的形成奠下基石。其后,麦德龙、欧亚达、百安居、好美家、国美电器、工贸家电等知名品牌商家接踵而来……2005年8月,一个建筑面积达十七万平方米、总投资达七亿元的超级航母销品茂现身,不仅吸引了世界零售老大沃尔玛和本土超市中商平价超市的进驻,更是奠定了徐东商圈在武汉的地位……紧接着,新世界武汉第五家店——徐东店开业,具备超市、家居等各种商业业态的徐东商圈崛起。

随后,武汉交通基建扩张,掀起了“商圈再造工程”,一些新的商圈次第出现,街道口,一个当初连正式名字都没有的小地方,因为经营电脑、耗材和配件的小企业来到街道口扎推,渐渐形成了科技一条街。在其人气带动下,亚贸、群光、新世界百货等大型商业中心纷纷抢滩登陆,竟然也抢了司门口的风头。还有后来的中南商圈以及光谷片区的兴起,对司门口形成“围剿”之势,司门口的消费能量快速被周边商圈蚕食。

而司门口的商业框架武昌商场、红旗商场等因为运营模式落后,相继倒闭,没有了商业框架支撑,司门口的声望坍塌,沦落为小摊贩的乡村大集。中高端消费人群离去,一些城市周边的村民及中老年消费者涌入,老周这样的小商贩反而成为这个商圈的主力。

每一个大背景的变动,不管是变好还是变坏,总有一些人从中获益。放在当时武汉的城市发展趋势下看,周老板的黄金时代无疑是司门口的衰退时代。

当时有数据统计,司门口年零售总额已从10年前的10亿元降到了3亿元,最低时仅为1.5亿元。因为业态落后,没有标志性商业载体,司门口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更加具有悲凉意味的是,2009年10月1日,沉寂近10年的大中华酒楼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与天龙集团签约,融资改组后的新店将落户光谷。这座兴起于司门口,承载司门口近百年荣辱的老字号,硬生生地被新兴的商圈夺走了。

这一年,张可的祖父去世;这一年,张可父亲“以传播传统商业智慧”的咨询公司倒闭;这一年,张可考上了大学,选择了经济学。

武汉商业群星璀璨。司门口在哪里?便成为一个尴尬的现实。

复活

“司门口在哪里?”

2010年10月,一个大学生创业QQ群建立,某一天,大家聊到武汉商业历史,有一个学生提到了自己的老家司门口。这个学生就是张可。

当时,立即有人追问,司门口在哪里?张可再次做了耐心的“想当年”。令张可意外的是,这次,司门口竟然成了群里成员关注的话题。一个叫邵琳的学姐追问:那里租金如何,在那里开一家饰品店现实吗?

张可受宠若惊,但同时,他又觉得学姐太过理想主义。一个老去的地摊云集的面向城中村遗老遗少的市场,怎么可能开饰品店,谁去买饰品?

邵琳却并不理会张可的“好言相劝”,一直询问司门口的店铺租金。当张可打听好司门口各个地段店铺和商场租金时,有十几个大学生开始兴奋了。当时司门口一些商场经营困难,很好的档口租金每月每平方米不到200元。急切想当老板的年轻人兴奋起来,组团要去司门口找店面。

半年以后,群里开始有人发照片秀自己的店面,甚至开始秀起了生意经。邵琳是群里最活跃的一个,也是最有头脑的一个。邵琳在一家商场租了一个不足二十平方米的档口,果然开起了一个饰品店。当过学生干部的她,开始从学校拉客源。她设计了与学生社团的合作方案,把自己的饰品店百分之十的股份给社团,承诺将自己店里利润的百分之十,拿出来做学生社团活动,帮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而她唯一的要求就是对很多活动,要有冠名权,为自己的店做宣传。这一下打开了学生客源,一些学生甚至坐公交车来光顾邵琳的饰品店。

群里还有几十个在司门口开店的业主,他们思想活跃,做生意时花样百出。学生老板的学生思维吸引了很多学生客群,最后这些客群看到学生老板做的这些生意有趣又赚钱,又变成学生老板。年轻学生越来越多,启发了一些商场专门推出针对学生的创业商铺。

这是一种完全自发的复活。当时,在假日乐园商场二楼专门有4000平方米的地盘,一半被划出来做了“创业街”,老板几乎都是年轻面孔,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老板约占八成。他们有经营格子铺的,有开潮流饰品店的,也有当电子电玩经销商的,投资少的,不到一万元就开了张。

之后,又有五环峰国际广场开张,也吸收了大批学生老板,约占商铺老板总数的三成。大学生创业者的加入,带活了司门口的商业氛围,吸引了大量的学生消费者。司门口的草根业态开始悄然改变。

面对老家司门口重现生机,张可有些兴奋,有些迷惘。2013年,张可大学毕业,以司门口为研究对象写了一篇论文,其中的一句话颇有意味:司门口因为改变,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又因为改变找到了自己的特色和定位,找到了一条活路。

的确,司门口的年轻化定位,巧妙地避开了徐东、光谷等新兴商圈的锋芒,悄然疯长,一不小心找到了自己的发展蓝海,影响着司门口的每一个商业体寻求改变,也影响着武昌商业格局。

比如,武昌商场“变脸”成一家集购物、餐饮、娱乐和小型室内健身项目于一体的体育休闲广场。一些小的店铺,也开始改变经营业务和经营模式,迎合年轻人的胃口,休闲连锁品牌加盟店遍及司门口。

这无疑吸引了政府的目光,树立了对司门口商圈的信心。政府开始对司门口进行重新改造。改造后的解放路形成了“二纵一横”的格局,一些规范的商业体如“首义园饮食娱乐”特色街、户部巷、彭刘杨路美食文化一条街等特色名街开始出现。随着市政规划的深入,司门口逐渐发展成为武汉唯一一处集旅游、休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复合型大商圈。

那些被新兴商圈抢走的客源开始回流,司门口复活了。

洗牌

这次洗牌,周老板明显失落了。司门口变得越来越热闹,越来越色彩绚丽,周老板看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因为自己经营思路老化,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店面,他很快被边缘化了。但司门口“花里胡哨”的商业潮流并没有因为老周的厌恶而停止扩散,却开始向一些偏僻的角落渗透,一些曾经被认为的商业死角也开始有了生机,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彩色胡同。

有一家饼干店的装修格外韩国风,粉色的门头上,挂着一个精致秀气的招牌,店名叫做小甜甜饼屋。看装修,看店名,你想象老板一定是一位笑容甜美的年轻妹妹,但是刚踏进店门,迎接你的却是一个满头银发的老人。

老人姓潘,是一位退休教师,两年前,他现在的店面还是一对河南夫妻租来卖油条,后来,这对夫妻不知道从哪里学来的生意经,把房子装修了一下,做起了饼干店,生意异常火爆。老潘看到这对夫妻的生意体面又赚钱,就出了六万块钱的转让费,把房子收了回来,并买断了小甜甜的招牌。沿着河南夫妻的经营思路,老潘对店面进行了升级。现在,老潘的顾客都是在司门口租房的年轻人,生意红火平稳。老潘不准备扩大规模,他想做精做细,做得越来越有趣,当个“宠物”来养。

除了本地的居民以外,一些学生也开始把生意做到了胡同里。因为司门口越来越热闹,房租日益增高,想创业的学生只好往胡同里转移。

许东两年前租下了一个院子,做起了一个很有特色的“书院”,书院里不但可以看到一些国内很难看到的国外图书,还提供有特色的饮食,吸引了很多白领、学生过来度周末。现在,他每周周末两天,靠卖咖啡就能赚回半个月的房租。

清新的商业气息深刻影响着周边的居民和生意人,在这里,随便一个杂货铺,都有考究的装修和时尚的名字,什么爱情粥屋、阳光日杂、周末小铺,店里的老板可能是年轻的大学生,可能是年逾古稀的老者。这情景极为稀有生动。

从周老板到邵琳,从邵琳到老潘,从老潘到许东;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柜台商场到2000年代的大路货;从假日乐园的时尚潮流到胡同里的小清新。商业改变着人,人改变着商业,一种朴素的商业动力,细雨无声地渗透着司门口这条百年老街。这种力量,比运动式的商业规划,更加有力,更加生动,且更加富有生命力。

编 辑 彭 靖 liqing326@163.com

猜你喜欢
商圈商场商业
打造世界级文旅窗口 构建千亿级黄金商圈
脏物是如何被带出商场的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农产品电商圈的“乌托邦”
香港ifc商场 本季好FUN乐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香港ifc商场
商圈商业的秘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