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于琳 郑思尧 张倩倩
摘 要: 英国作家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是以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的第一人称讲述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为读者描绘了一幅19世纪中叶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前期的全景画面。小说中作者投入大量亲身经历和情感体会,使得它成为最为狄更斯宠爱的“孩子”。本文首先简单分析作者狄更斯与其小说中人物背景设定的内在联系,反映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再分析作者设定的人物性格和对主人公的影响,并从中解读狄更斯深埋的行善与爱。
关键词: 大卫·科波菲尔 狄更斯 人道主义 爱 希望
一、引言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是英国著名小说家,19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做过童工,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还有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戏剧等。据亚马逊网站统计,英语读者中,读得最多的书除了《圣经》就是狄更斯的作品。茨威格说:“当狄更斯去世时,就好像撕裂了整个英语世界的心。”《大卫·科波菲尔》是狄更斯的一部自传体小说,文中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童年丧父,虽有母亲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饱尝人世间的各种辛酸苦辣。在作者对主人公生活经历的描写下,掩藏着的是维多利亚时期“繁荣”下的深意。
二、多方面深藏下的行善与爱
1.人物不完整的家庭背景设定下的行善
许多研究狄更斯的学者都知道,狄更斯虽然不喜欢把这本书称作他的自传,但在了解了狄更斯的童年后,我们仍将这本书作为主要资料来源。在狄更斯的小说中,主人公往往都是孤儿。在这本《大卫·科波菲尔》里,孤儿更多——主人公、萝莎、达特尔、玛莎、艾米丽、朵拉甚至大卫的母亲克拉拉·科波菲尔,还有那个忠心耿耿的汉姆,他们不是幼年父母双亡就是失父或者失母,都是在不完整的家庭中长大的。在狄更斯的笔下,这个世界的正常家庭关系变成很珍稀,甚至不存在。然而我们可以想一想,孤儿们在这样一个变幻无常的世界里需要什么?当然是安全感和被爱。在狄更斯的作品中,能给予孩子安全感、能给予他们爱护的全不是父母,而是父母之外的人,就像《大卫·科波菲尔》中的皮果提先生、姨奶奶等。总是这样的人物给孤儿提供一个避难所,让无助的孤儿能在那里栖身,得到教育和爱抚。从狄更斯的文字中,我首先感受到的是那个时代下人性的丑恶与贪婪,以及社会下层的悲惨。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何尝没有体现出社会中仍然存在友善之手,他们仍会为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展现狄更斯仍对这个世界抱有希望,仍然相信爱与善存在于人们心中。
2.人物性格描述下体会到的爱
狄更斯的作品中语言艺术的纯熟运用往往为人们所乐道,而其出色的任务塑造为人们所推崇。在《大卫·科波菲尔》里,几个女性人物仿佛跃然于纸上,生动出色。
(1)病态人格默德斯通小姐。默德斯通小姐在狄更斯的笔下,不仅面色阴沉、气场阴沉,而且对大卫的人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她的所有东西都带有一种沉甸甸的,一种心被锁住而无法释放的感觉。结实的黑箱子、铜钉的名字缩写、把结实的钱包囚禁起来、很粗的链条、铁女人,这些细节都塑造一个阴沉、灰暗的女性形象。但是作者笔下又显示出这种阴沉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家族和亲人的影响,可谓可恨又可怜。
(2)女神化了的朵拉。一般来说,玩偶在我们的印象中就是外表美丽鲜明,毫无自我意识。狄更斯笔下的朵拉就是这样一种类型。她天真无邪、活泼开朗,拥有迷人的外表,使大卫不可自拔地陷入爱河。在大卫看来,朵拉的周围弥漫着爱和美的烟雾。或者说,作者把朵拉变成一个现实中不可能的存在,是男人对女性的一切幻想。狄更斯仍然对世界怀有爱,对这种理想化了的存在仍有幻想,说明爱仍旧在他心中。
(3)可亲可爱的贝特西小姐。说贝特西可能不熟悉,但是一说姨奶奶大家就都知道是谁了。那位拥有一堆怪癖:严禁驴子踏入花园、致力于教育女仆不要嫁人等。我们看的时候都感到非常诧异,但是看到后来会发现,讨厌驴子只不过是出于对自己劳动成果的保护而教育女仆不嫁人则因为她曾经被丈夫所抛弃。她甚至一直给深深伤害过她的人钱,只因为她曾爱过他,不忍心看他就此死去。由此,我们对贝特西小姐的感情多了几份敬意,更为她的慷慨大方、深情善良所感动。
在狄更斯的笔下,或许有一些可恶的人存在,但是他仍然对这个世界存有善意与爱。
三、结语
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在沉重的背景下折射出爱与光芒,在贪婪丑恶的嘴脸下掩盖着人性本善。狄更斯留下的这本书不但是世界文学的瑰丽珍宝,还给人们留下光明与希冀,使得痛苦不再那样沉重,孤独不再那样长久。
参考文献:
[1]宋纯花.浅析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中人物的童话特色[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0(01).
[2]狄更斯,著.马建华,周琦,译.艰难时世[M].海口南方出版社,1999.
[3]狄更斯,著.石定乐,石定柔,译.大卫·科波菲尔[M].译.漓江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