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
摘要:审计异常现象是出现问题的一个讯号,如何透过这些异常现象来分析,来评价,来促进审计工作的开展,如果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显的尤其重要。有些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通过多年的积累,具备了识别这些异常现象的能力,下面简单总结一些审计异常现象,及异常现象背后可能发生的本质
关键词:审计;异常现象;识别;针对
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审计所面对的现象也是包罗万象的,审计中会发现许多现象是异常的,如何透过这些异常现象来分析,来评价,来促进审计工作的开展,如果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显的尤其重要。有些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通过多年的积累,具备了识别这些异常现象的能力,下面简单总结一些审计异常现象,及异常现象背后可能发生的本质:
一、回答审计问题时,推诿、拖延、躲避、不正面回答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企业派年轻的,不是直接业务人员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使问题不能清晰的沟通;还有就是业务人员不直接回答问题,全部由上级领导代回答;要求提供的资料均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推拖;以领导未经许可不得查阅为由,拒绝提供资料;或者对提出的问题所答未所问,对质疑反映过激等等异常现象。上述现象,其实表明企业不愿意透露真实情况,隐含着一结较大的问题,阻力越大,说明隐含的问题越大。
针对这些异常情况,审计人员应该排除干扰,尽可能的采用多种方式多接触一线人员,多掌握一手资料,避免蒙蔽。
二、企业缺少明确的职责划分;存在关键的岗位为兼职人员情况,如兼职出纳、兼职会计等;存在不相容职位未分离,如钱物未分离,记账总账明细账未分离,采购与审批、验收、付款未分离,财产物资的保管清查未分离;无审批授权,缺少授权控制;出现授权范围过大、或授权不当的情况。上述现象,表明企业可能出现徇私舞弊、铺张浪费的情况。
针对这些异常情况,审计人员应该深入分析并发现其中的弊端,找出问题的切入点,并查实其问题的大小及性质。给管理层提出切实可行的改正建议。
三、企业缺少实际管控制度;对实物资产缺少实质的管理,存货、库存商品、低值易耗品、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乱摆乱放,库房相距较远,各种名目的库房较多,资产移交缺少移交手续等等;上述现象,表明企业资产安全存在较大问题,账面资产的真实性存在较大隐患。
针对这些异常情况,审计人员应该对实物资产进地实地盘点、核实。找出问题的所在,查实与账面到底存在多大的出入。
四、企业会计资料异常,企业出现原始凭证缺失,以白条、复印件等作为附件;调账频繁;现金记录大额变动或异常进出;长期大额暂估或暂估的异常变动;上述异常情况,表明企业账务真实性存在较大的问题,可能存在潜在的舞弊。
针对上述情况,审计人员应进一步深入查证,还原业务流程并联系业务过程分析异常的合理性,并通过审计方法证实异常的真实性,还原每个异常的实质。
五、经济业务时间异常,诸如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时间相差甚远;经济业务的淡季、旺季差别;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是特殊日期,常规不可能发生而显示发生;小汽车一年中大修次数异常;利息发生次数异常等。上述事项说明业务真实性有问题,造假的可能性大,虚报冒领,套取资金的风险存在。
针对上述问题审计人在检查会计资料时也要对业务发生的时间合理性判断。通过上述在特定时间有关数字的比较,则可以查出异常时间段内发生的违纪问题。
六、往来款项变动异常,长期挂账、往来科目混用、错用、同一客户多处挂账、同一客户双向挂账、虚列客户、虚假交易、集团内部往来异常,异常的产品销售退回或购货退回等等,且对其业务的异常变动无合理解释;上述现象可能存在较大的舞弊,以及利用往来款私设小金库,掩盖真实交易及虚假报表、虚列收支等作假情况。
针对上述情况,审计人员应进一步核实,追查没一笔业务的流程,发函证,查实相关原始业务单据,查明实质。
七、财务指标异常,会计报表中的数据有许多是存在着内在勾稽关系的,同时在实际经营活动中也反映出一定的数量对应与约束要求。比率分析就是依据报表中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比率分析应用广泛,可以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获现能力进行评估。比较主要的财务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利润率、毛利率等发生异常,则表明企业报表数据存在虚列、粉饰的问题,真实性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审计人员应对报表层数据进一步核实,从中查找高风险领域,判断公司对异常信息的解释是否合理,防范会计造假,找出造假的动机。
八、举报问题的异常,对举报的问题常为内审人员的主要线索,有较大可能存在舞弊。
针对上述问题,审计人员应祥细核实,不放过任何疑点,凭借自己的职业敏感性发现问题,深入调查,还原真相。
在审计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异常现象,这些现象往往表明某些事项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迹象,但尚不足以完全证明事实真相,还需要进一步查证,这些现象就是疑点,也是审计的重点。发现可疑点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具备专业素质、良好的问询技巧、敏锐的观察能力及职业审慎的态度,能够洞察不合常规的行为与记录。
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应采取质疑的思维方式,对可能表明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错报的迹象保持警觉,以及对审计证据进行审慎评价。职业怀疑意味着,在进行询问和实施其他审计程序时,审计人员不能因轻信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诚信而满足于说服力不够的审计证据。相应地,为得出审计结论,审计人员应当获取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降低因忽视异常的情形造成的风险。(作者单位:山西华岳会计师事务所)
参考文献:
[1]罗伯特.莫勒尔著;李海风、刘霄仑等译,布林克现代内部审计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01-2005-183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