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智红
【摘 要】随着农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住院病人中新农合参保人员越来越多,由于这个群体的特殊性,表现出较一般住院病人更为强烈的心理反应。就新农合住院病人的心理反应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减轻和消除病人的心理反应,有效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对疾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新农合;住院病人;心理反应;护理
【中图分类号】R1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04-7484(2014)04-2553-02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在我国全面推广,它在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1]。患病后就医住院的人数越来越多。目前,我院新农合参保住院病人占住院人数的70%左右,而老年人占60%以上,由于这个群体的特殊性,他们表現出的心理反应有紧张、焦虑、恐惧、悲观、怀疑等等,做好他们的心理护理,对促进治疗和康复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就新农合住院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其对策进行了一些探讨,根据病人的心理特征,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促进病人身心早日康复[2]。
1 新农合参保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其原因探讨
1.1 紧张和焦虑不安
1.1.1 新农合参保病人多为中老年人,其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缺乏就医常识,对如何办理就诊手续、如何配合检查治疗等不知所措,而非常紧张。
1.1.2 从家庭进入医院,从熟悉的生活环境转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还要遵守医院的一些管理规定,不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方式而紧张;由于多数中老年的子女外出务工,只有爷孙辈在家留守,住院后身边无人照顾,家务事无人料理而显得焦虑不安。
1.1.3 虽然参加新农合,但仍有部分医疗费用自己承担,因丧失了劳动力,使自己经济负担加重,表现为病友之间相互打听医疗费用。
1.1.4 由于应用抗痨药物,有的病人出现了肝功能异常或过敏反应,担心病情是不是加重了,反复向医生打听自己的病情。
1.2 恐惧和悲观失望
1.2.1 由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担心医治不好。认为“十痨九亡”一提到痨病就感到十分可怕、恐惧[3],强烈要求医生用好药。
1.2.2 部分老年患者病程长、疗效差、恢复慢、易反复,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不配合治疗,认为自己没用,不愿给儿女带来经济上的负担,要求放弃治疗。
1.2.3 由于抗痨药物服用需要早期、联合、规律、足量、长期的原则,大多数人不能坚持,出院后随意停药或不按要求复查肝肾功能,造成病情加重或复发,再次入院,产生悲观失望。
1.3 怀疑和不信任
1.3.1 怀疑医生的职业道德,担心医生对参保病人开贵药,滥开价格高的检查(如CT、MRI),增加自己的经济负担。部分病人拒做医生所开的检查 如肝功能、痰检,怀疑医生的技术水平,希望能得到经验丰富的医生治疗。
1.3.2 个别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病人担心医院的治疗环境和医生的能力不能满足治疗需要,表现为挑剔住院环境、不放心医生的技术和各项操作、要求转院等。
2 对策
2.1 缺乏就医常识和不熟悉就医环境造成的紧张和焦虑 除入院时热情接待病人外,还应主动介绍医院的环境、新农合参保就医程序,办理的地点,报销的有关规定等。讲清楚标本的存放位置、打开水的地点、病房的设施如呼叫器的使用方法、卫生间的位置等。帮助病人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和有关规定,消除陌生感。
2.2 检查、治疗所致的紧张 把有关检查、治疗的必要性,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感觉以及如何配合等应事前反复向病人讲解,使其能理解和正确配合;在实施各项操作前应仔细认真,尽量减少病人的不适感和痛苦。
2.3 缺少陪护和和担忧家事而产生的焦虑 护士应加强巡视,善于倾听、了解病人需要,及时给予生活上的帮助;指导和帮助家属合理安排探视病人与料理家务的活动,解除病人的后顾之忧,使病人无忧无虑地安心住院。
2.4 担心医疗费用问题而产生的焦虑 讲清新农合参保人员用药、检查和收费等有关管理要求,新农合参保人员在本院的报销比例,出院后能即时报销费用,使病人心中有数。管床医生必须严格遵守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的原则,尽量不做非必须的检查,用低档药品能达到疗效的尽量不用高档药品;对不能纳入报销范围的药品、检查、治疗应先向病人或家属说明情况,取得理解与支持;严格执行费用一日清单制,让病人明白放心。
2.5 反复打听自己病情而产生的焦虑 要加强宣教工作,把有关结核病防治的知识打印成小册子,发给每一位病人手中。由于大多数病人为中老年人,文化程度低,识字不多,护士利用晨、晚间护理或操作过程中向病人讲解有关结核病防治及各种抗痨药物的服用方法,作用、注意副反应发生等有关知识,若出现不适,不要擅自停药,或加服其他药物,听从医生的处理。
2.6 担心病情和愈后而产生的恐惧和悲观 医生应对病人详细说明在治疗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处理对策,使其思想上有所准备。对于预后较差的病人,应用婉转的语言给以安慰和心理支持,改善病人对疾病的消极心理,使其能正确面对,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和坚持治疗。
2.7 对于再次住院的病人,护士要怀着极大的同情心关心体贴他们,一定要配合医生治疗,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怀有希望,保持愉快的心情,有利于结核病的康复。
2.8 医生的诊疗技术水平及医院条件产生怀疑和不信任的 应向病人介绍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医院的服务能力、医院的医德医风管理规定等,消除病人疑惑,取得病人的信任。可通过提高医疗诊断水平和护理技术来弥补硬件的不足,以良好的服务来增强病人的信心。
3 进行心理护理时应注意的几点
3.1 做到“三心” 要有真挚的同情心,理解病人由于生病带来的痛苦,只有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才能赢得病人的理解和支持;要细心,由于新农合参保病人的年龄、性别、经济、文化程度、家庭状况等都存在差异,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各一,心理反应的强度不同,要细心观察和仔细分析不同的心理问题和产生的原因,只有通过细致的观察,才能发现并满足病人的需要;要耐心,对老年,文化程度低或无文化者,由于理解力、记忆力较差,宣教时要注意循序渐进,语言要通俗易懂,少用专业术语,对一项内容的讲解和指导必须反复进行,欲速则不达。
3.2 要有良好的形象 良好的护士形象是与病人交流的前提,着装应整洁大方,态度和蔼可亲,语言美好亲切,只有这样,病人才愿意与护士交流,把心理话倾吐出来。
3.3 注意沟通的技巧 护理中坚持微笑服务,可使病人有愉快和安全之感,缩短护士与病人之间的距离[4];根据不同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沟通技巧。护士说话时语气要温和、诚恳,对病人提出的问题切忌使用审问的口吻,防止不耐烦地打断或粗暴的训斥病人,多使用礼貌用语;要善于专心倾听病人的陈述,鼓励其提出问题,认真解答疑问,特别对老年人提出的问题,回答速度要慢,声音要大,要反复叙说,积极想办法解决他们的问题。
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不仅能有效减轻和消除新农合参保病人的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而且使诊疗和护理得以顺利进行;既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也纠正了部分患者的不良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医护患之间关系更加融洽。在护理过程中,对新农合有关政策知识的宣讲,拓宽了护士的知识面,也增强了农民群众对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提高了参加新农合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张维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际运行中的问题分析[J].健康大视野,2013,21(12):605.
[2] 吴庆英.肺结核病人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7:77-78.
[3] 袁立艳.浅谈住院老年肺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J]. 医学信息,2011,9(24).
[4] 赵长云,范宇莹.谈非语言性沟通在护患关系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