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效度理论指导下的建筑空间效验研究

2014-04-29 10:03张军殷青衣博
安徽农业科学 2014年26期

张军 殷青 衣博

摘要 以现代效度理论为指导,将建筑空间中的各个体验作为分析因子,从多重角度对建筑空间进行效验,寻求应用于空间效验的方法,得到一个评价建筑空间的方法和最佳设计准则。以便指导学生对建筑空间的认识和理解,设计出适合的建筑。

关键词 现代效度理论;空间效验;效验因子;效验方法

中图分类号 S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26-09023-06

Study of Architectural Space Efficac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odern Theory of Validity

ZHANG Jun et al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School of Architectur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06)

Abstract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odern theory of validity, teachers should adopt all types of experiences in the architectural space as the factors for analysis, allowing students to carry out efficacy evaluation of architectural space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seek method for evaluating the special efficacy to get the best evaluation methods and architectural space design criteria, so as to promote students'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architectural space to design proper architectures.

Key words Modern validity theory; Space efficacy; Efficacy factor; Methods for efficacy evaluation

效度是通过测试测量得到的精准和标准程度,用于心理学测量理论、语言测验以及医学鉴定。即使国内外研究者对效度的概念各持己见,存在着些许差异,但在其本质上已经共鸣:“效度是对其测量测验的事物本身所得到的结果评估”。笔者利用现代效度理论来研究建筑空间的效验,以现代效度理论为支撑原理,结合统计学、经济学、心理学和评价学多种学科综合对建筑空间效验,使之形成系统的、标准的效验体系[1]

1 现代效度理论

现代效度理论从其萌芽的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在教育测试中对语言的测验应用较为广泛,在心理学和医疗领域的研究也多应用了现代效度理论。现代效度理论也经历了一段从萌芽到逐步成熟的發展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基本形成了特征独特的理论观点。

1.1 现代效度理论的发展进程

19世纪末期效度理论初步形成,历代的研究者不断充实效度理论。它的发展不仅仅表明了测量理论本身的发展,而且体现了研究者科学、客观、严谨的态度和对准确性的要求,推进了效度理论的提升(图1)。

1.1.1 单一效标参考的效度观时期。

1898年Jastrow等研究者提出实施具体标准的效度理论,进而使用“可信度”的概念。1910年以“效标”作为系数的效度,1921年美国教育研究指导协会正式提出了“测验在多大程度上测到了它要测的东西”的效度定义,根据效度评定的时间不同提出了“预测效度”和“共时效度”。单一效标参考的效度观时期,是依照一个独立的评判价值标准的“效标”来对测验群体得出评分,并按照效标来进行参考的时期阶段[2]

1.1.2 种类繁盛的效度观时期。

在学者们不断研究的阶段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效度类型,如Guilford的因素型和实用型效度及Cronbach的逻辑分析和经验分析效度等。1954年美国心理学会(APA)将效度整理概括为:预测效度、共时效度、内容效度和构想效度;在1966年将效度类型简化为 3种,其中预测效度和共时效度合并为效标关联效度[3]

1.1.3 整体效度观时期。

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效度概念呈现出一元化多维度的趋势,综合种类繁多的效度观形成一个丰富而统一的效度概念。1989年 Messick将效度定义为:“效度是对经验证据和理论原理的一种整合的、可评估的判断,用以支持基于测验分数或其他形式评估所做出的推论及行为的准确性、适当性”。

1.2 现代效度理论的特征

现代效度理论在不断发展研究的领域中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征:①效度主要影响的是对测验结果的解释和其作为理论支撑的证据,效度是对验证的过程使用的真确指导和结果产生合理性的说明,效度是一种理论支撑;②信度作为一种效度证据,并不是效度的唯一衡量标准,仅是支持效度的证据;③效度是一个整体概念;④效验需要收集证据证实和反复推敲的验证;⑤效验本身是一个评价的过程。

综上所述,现代效度理论从整个效验过程的角度研究,是一个不断评定、提出疑问、验证结果、收集证据和推断论证的动态螺旋反复的过程。现代效度理论不单纯是一个基础理论,更重要的是强调效验的过程。现代效度理论不但将效度概念得以规范统一,而且使效度的内容更加有层次和深度,效验的过程更加一目了然,从而使得人们对效度的概念有了全方位的认识[4]

2 建筑空间效验因子

建筑空间效验因子用于效验建筑空间,而建筑是由空间构成的。空间不仅仅是单一的几何形体所围合的场所,是场所和在其场所内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每一栋建筑都由各个空间组成,若建筑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那么空间便是建筑的灵魂与细胞。不同的建筑空间带给人们的心理感受是不一样的,详尽地说,不同的建筑空间带给不同年龄段的人们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每一种建筑都应选择适合人们的空间形式设计组合而成,充分考虑空间与行为者的关系,空间与空间的关系。

空间体验令建筑富有生命的律动感,解析空间的各种体验对现代建筑设计起到指导作用,从而更加丰富了建筑的感知力。在对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教学环节的指导中,通过这种方式,从感观和理性两方面来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从而可以通过这些因子对空间进行效验评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设计建筑空间[5]

2.1 感观因子

从人们的感观角度来效验建筑空间是对建筑空间的首要认知,感观因子是空间效验的第一因子。人们习惯于先入为主地从感观角度出发来评定一座建筑,以对建筑空间的感受来效验空间,对其做出认知评价。

2.1.1 视觉体验。

视觉也是一种视觉思维。对于空间体验得到的感受并非单一地来源于视觉,但是视觉有着一个很重要的优势:视觉是一种高度清晰明了的体验媒介。

人们首先是通过视觉体验观看一座建筑,选择建筑的形式和建筑外墙质感就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如2005年建成于克罗地亚的Medo Brundo幼儿园,其外墙体通过建筑材料质感的对比营造了一种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图2)。

2.1.2 听觉体验。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设计者设计建筑就如同创作一首乐谱一样,希望做出有韵律的建筑空间。在视觉体验中更多的是展示出客观感受,而在听觉体验中更能体现出主观的情感[6]

2.1.3 触觉体验。

触觉就是人体通过触摸所得到的感觉。人们详尽地研究和看待触觉时,狭义的解释为:包括整个身体而不仅仅是手之类触摸的器官,在人们观看和欣赏中也深藏着无意识的触摸;通过注视反映到大脑的中枢系统,大脑就会做出反馈,反映出物体的形式和表面(图3)。

2.1.4 嗅觉体验和味觉体验。

嗅觉是一种被遗忘的体验,能够唤起视觉的回忆。视觉与味觉可以以通感的方式相互转化。嗅觉和味觉可更好地与建筑空间相通相融[7]

2.2 理性因子

建筑空间效验中不仅存在着感观因子,同时有着理性因子。设计师可以从建筑造型和空间布局双重方向对建筑空间进行多元化效验。

2.2.1 建筑造型。

良好的建筑造型带给人们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是十分强大的,能够引起人们对建筑的关注,给人们的心理感受也是十分震撼的。建筑造型上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形式与功能,一致性与变化,秩序,动态和静态的组织,地域文化与心理感受。

2.2.2 空间布局。

空间布局从另一层面来讲是空间艺术性的体现,要求合理地组织空间,处理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沟通。空间布局中空间的形状取决于空间界面的处理,界面的处理方式不同导致空间的风格和内部意境有相应的变化。

学生在对空间效验中感知因子和理性因子的分析上,建立起对空间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强化空间与建筑的关联性,以便更好地设计出优秀的建筑。图4指出了空间的合理性与效度指标的合理关联[8]

3 建筑空间效验方法

效验基本运用于心理学、教育学和医学领域,在建筑学领域中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因此从中找到有效的检验建筑空间的基本方法尤为重要和迫切。

通过以上论述的现代效度理论和空间体验中的各个因素的研究,对两者的相关联性有了一定的认知。适合于建筑空间效验的方法,不仅依靠主观感性的体验感受效果分析,同样需要客观理性的空间数据研究,两者相互作用得到有效的结果,再对不同建筑空间形式进行检验。完善建筑空间效验理论,使学生的建筑创作和建筑设计有据可循,有理可依。

3.1 基于论证的效验

Kane在1992年提出了基于论证的效验方法,效验论证是现代效度理论中对于提出标准分数而对标准分数的解释和使用提出更为完善的评价。

评判一个建筑空间的好与坏,创建一个建筑空间的效度标准。通过这个效度标准来判断建筑空间的合理性和其功能性等各个方面的问题,要建立这种效度标准,就要通过一个建筑空间的测试,这一测试作为一个框架结构来检验。

对于这种测试的准确与否,就要通过收集各种证据来论证,证明测试的可行性,让不同的人群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来对建筑空间进行检验。针对建筑空间检验的证据,①调查问卷本身的证据:问卷本身的问题与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由初步到深入的层次,每一道问题与下一问题之间的递进性,每道问题之间的关联性等;②基于内部结构的证据,是对于调查测验的因素分析、多元分析等;③基于思考过程的证据,即建筑体验者对于同类型的建筑空间的相互比较;④基于测验后果的证据,研究相似测验者对待同一空间、同一效验问题的结果是否相同。

针对同一建筑空间进行问卷调查;对此问卷按照年龄阶段和性别给出了不同的数据。调查显示,年龄层次、性别差异对建筑空间效验程度的结果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综合上述测验证据,可证实这种测验效果对空间的效验是有效的。基于论证的效验方法为评价空间和相关教学提出一个有效的指导方式,通过收集充足证据和资料评定出适合人群并符合设计任务书的最良建筑(图5)。

3.2 基于证据的社会认知效验

Weir在2005年提出了对于语言考试中的社会认知框架。“社会认知”是效验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即在对社会认知上从社会角度思考并做出认知了解。Weir主张:“效验就是收集效度證据的过程,而对证据的可行性要从环境、认知、评分、效标关联和后果这些方面考虑。”环境效度是指测试过程中的体验人员代表性是否全面;认知效度是指所完成的体验和认知过程是否有关;评分效度是在大量测验中得到的一个衡量建筑空间体验好坏的标准,是否能够相信这一标准的可信度;效标关联效度解决的是除了体验感受之外,还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空间效验方法;后果效度包括宏观的后果和微观的后果,其证据来自3个方面:区分性效度、反拨作用和对社会的影响。在效验空间上,它们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关联。

效验的本身就是一个“循环往复”证明过程,无论是基于论证的效验方法,还是基于证据的社会认知效验方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证据和论证过程。从这个观点看来,现代理论下关于建筑空间效验的方法,如同在法庭上,经过举证、论证和质证反复的验证过程,经过搜集证据和论证过程中的观点,来判定罪名是否成立(图6)[9]

3.3 基于感性的空间效验

感性空间效验就是不通过任何量化方法和模型分析方法的效验方法。感性空间效验是通过体验者的主观意识为主导的分析方法,充分体现人与空间之间的关系。体验者在精神和物质上对空間的感受,无论是对空间的感知、空间本身的尺度和空间所产生的意境,还是空间秩序中的轴线、空间与空间的构成关系和空间之间的排序,都是感性的空间效验内容。

体验者在空间中作为对空间效验的测验者和决定者,通过对空间的认知在心理层次上产生感知来验证空间的优劣。空间效验的过程是一个循序反复的动态过程,概括为两种感性的空间效验方法:①运用图示的语言来将动态的空间呈现出来,供体验者分析,将感性的体验通过图示的方法体现出来,感性的主观体验和理性的图示语言相结合,以理性为基础的感性方法。图7是《北京市公租房室内标准化和产业化体系研究》中对卫生间空间的感受图示法,分解了体验者在卫生间所需的空间活动体验。通过图示语言表达了感知的体验,从而直截了当地表示出基于感性的空间效验方法。

②通过对建筑空间的具体测量和现状照片的采集,以归纳法、对比法解析人们在此空间中所产生的情感,空间对人的影响,及人在空间活动中的心理等方面,并分析空间。图8为意大利建筑师Romano Adolini设计的3个家庭的住宅,以大量的现状照片可以体会到空间的尺度、空间带给人的感受及和人的关系等。

采用对建筑的空间测量和照片的形式来让体验者对建筑空间效验;可对空间的颜色等多个因素做出效验结果。在建筑空间中色彩是极为重要的,对于不同功能性质的空间,其所用的色彩是不同的;而且运用不同的色彩带给同一空间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只有最佳的色彩匹配到合适的空间中,方

可设计出适合人群的理想空间。色彩也有着独立的学科研究,虽然人们对色彩的感受有所差异,但色彩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规律和属性。面积较大的空间选择浅色,这样可以避免大空间给人带来的空旷感;而面积相对小的空间适当选择较深的色彩,能够避免压迫感;而对于棱角分明的空间选择浅色,可加强视觉的柔和度和舒适感。图9为温州华润“万象城”售楼处,采用浅色带给人们舒适而温馨的感观效果,夜间运用暖色而柔和的灯光使得售楼处的整体空间如同在水中座落的一颗璀璨夺目的钻石。

3.4 基于数字量化的空间效验

基于数字量化的空间效验方法,就是在鉴定建筑空间上,将建筑空间的平面、立面及剖面运用数字搜集、类别区分的方法进行整合和研究的过程。数字量化的空间效验方法是指运用数学、分析软件,以客观的角度理性地分析空间,并除以理论知识为指导外,不夹杂任何主观感性分析意识。

对于学生设计者而言,要对调研的建筑空间采取现场参观、标准测量的方式,如图10所示,对空间的数据、比例尺度、空间的形态、空间布局、空间的围合尺度等数据进行了解分析,是对空间的一项基本的量化认识,对进一步的建筑功能布局和建筑尺度设计起到一个基础铺垫作用。另外学生设计者以使用者的身份去评价建筑空间也有助于加强学生的以人为本的设计服务意识。

数字量化的空间效验要从空间的本身入手,而一栋建筑由很多形式的不同功能空间组成,寻求适合空间功能的正确效验方法尤为重要。在设计课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整座建筑分解,使整体建筑的每个建筑空间变成独立的体块,并标明每个体块的实用功能和性质。根据建筑规范、人体工程学和心理学这些理论知识来效验其空间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时让体验者独立地体验各个体块空间,并完成体验调查。

正所谓内容决定形式,在建筑中体现为空间功能决定空间的尺度,空间功能性对空间的大小容量在建筑规范中都有着严格而适当的规定。如:在基本住宅中卧室的面积大约规定在15~20 m2,而一个容纳50人的教室的最小面积则是50 m2,教室的面积约为卧室面积的3倍;一个拥有1 000坐席的剧院,其面积大约为750 m2,这个面积是卧室的50倍,是教室的15倍。

效验空间的尺度要基于建筑的功能,首先区分功能,其次根据功能再效验空间的尺度是否合理,进而分析空间。空间的尺度效验概括为两个角度:空间大小的效验;内部空间尺度分隔的效验。

对于空间大小的数字化分析,将空间分解根据功能体块化,体验者对体块化的各个空间的尺度经过分析得到有效的评价数据。在同一栋建筑内对于不同用途的空间,其空间尺度是有着明显差异的。以住宅为例,主卧室是家中重要的休息空间,根据需要尺度最大;起居室在住宅中是一家人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尺度相对来说比较大;餐厅也是一家人集中的地方,但是功能仅供就餐时使用,因此较起居室小;书房、厨房、卫生间一般情况下容纳和适用的人数也是少数,其对应尺度满足建筑规范、可容纳设备设施和提供人们基本活动即可(图11,图中每个方块为1 m2)。

4 结语

建筑空间效验中,对建筑空间效验方法的影响因素均是多方面的。建筑空间效验就是一项多样性、复杂性极强的问题,要充分解决这个复杂问题,就要将问题由复杂转化为简单,逐一突破组成复杂问题的简单问题。从搜集证据的方式到论证建筑空间的优劣性,从感性的体验分析到理性的数据量化分析,从建筑体块化到建筑数字化,多重分析多方面效验空间带给人们的感受。建筑设计就如同解决一个“黑箱”问题,在“黑箱”中寻求最好的方法,设计出最佳最优的建筑方案,打造适合使用者的空间。在教学中指导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学生运用上述方法作为设计中的理论之一,解决设计这项复杂的“黑箱”问题,设计出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 孙晓敏,张厚粲.效度概念演进及其新发展[J].心理科学,2004,27(1):2-4.

[2] WEIR C J.Language Testing and Validation[M].Palgrave:Macmillan,2005:43-215.

[3] KAMIS A,K KAHN B.Synthesizing Hubers Problem Solving and Kolbs Learning Cycle:A Balance Approach to Technical Problem Solving[J].Journalof Information Systems Education,2009,20(1):99-112.

[4] 李桦,宋兵,张文丽.北京市公租房室内标准化和产业化体系研究[J].建筑学报,2013(4):92-99.

[5] 刘丽.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划分与组合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6.

[6] 比尔·希列尔,克里斯·斯塔茨.空间句法的新方法[J].世界建筑,2005(1).

[7] 韩静.对当代建筑策划方法论的研析与思考[D].北京:清华大学,2005.

[8] 刘芳,苗阳.建筑空间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9] 毛白滔.建筑空间解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