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婉霖
一、日本现代动漫产业运作模式
1.日本动漫的产业链
动漫,意为动画产业以及漫画产业的结合。日本漫画的雏形被公认为是12世纪出现的《鸟兽戏画》,日本漫画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了日本传统漫画以及西方漫画的共同影响,逐步形成独具特色风格的现代漫画,也通过漫画形成了独有、完善的动漫产业链。日本动漫涉及的领域非常的广,不仅仅局限于动画或者是漫画行业,它以动漫版权为核心,由一个较为成功的创意在漫画领域、动画领域、游戏领域之间进行相互的转换,并同时带动电影电视、广告、游戏玩具生产商、出版社、网络等诸多领域的共同发展。
通常在一部漫画(或动画)成功后,在带动杂志、书籍出版商发展的同时,电视、电影公司会对该漫画进行改编,转化成不同版本的播放形式(TV动画或者是电影动画),出版制作DVD等产品;而游戏公司也会相继制作同背景内容的游戏产品,家庭单机游戏、手机游戏、网络游戏等也一并得到带动发展;玩具生产商则利用动漫中的人气角色等制作玩具、周边等;广告商会对人气作品进行大规模的宣传。这样的产业模式下,各行业间的环环相扣、共同发展,使得日本动漫产业迅速成长为日本众多产业中的支柱力量。而在这种模式中各个行业间分工合作、互惠互利,又将日本动漫在市场中的风险划分到了最小。这种产业发展模式对国内动漫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内容分类细致,受众面广
日本的动漫市场非常的广阔,究其原因,其内容分类十分细致,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1)恋爱。包括了正常恋爱、同性恋爱、不伦之恋等。(2)暴力。(3)恐怖惊悚。(4)体育。(5)音乐。(6)烹饪。(7)侦探。(8)神魔。(9)情色。可以说每一种人群都能够找到自己喜爱的类型。对于动漫的内容也有着相当严格的等级划分。以读者的年龄阶段又划分为幼年、少年、青年、成人几种类型。以性别为划分界限还分有少年漫画、少女漫画等。
等级界限的严格划分,缩小了受众的范围,能够在相应的方面做的更为细致,更加贴切读者的要求,使得动漫的生产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界限的严格划分也保护了个年龄阶层的人群不受到不符合该年龄段接受文化的侵害,保护未成年人的同时,也给与了成年人更多选择的自由。国内在动漫上对于宗教、暴力、色情等文化上的严格禁止,阻碍了文化的全面性,并不是说进行单方面的禁止和不接受,事情本身就不存在了。宗教、暴力、色情等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它们也有着相应的市场需求,我們要做的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做好相关机制的管理,采取等级划分制度,对不同阶段的人群进行保护,使我们的文化以及人格得到正常全面的发展。
3.国家的支持以及人才的培养
日本动漫产业的扶植力度相比于国内的重视程度要大得多,日本是将动漫产业作为一项经济产业支柱来发展的。在日本国内,就有一些用来专门投资动画制作的资金,为动漫制作拓宽了资金的来源。在日本大学、中专和职业教育当中,大多设立有动画专业、漫画专业或者动画专业,并且在动漫专业的硕士上也有很大程度的重视。在学校教育中,对于动漫类的专业划分非常的精细,力在根据各行业不同要求的基础上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有使用性的专业人才,在教育内容上非常注重计算机的使用和数字媒体教育,新科技的注入,顺应了市场的需求,增强了动漫产业的生存力,同时也为学生创造除了更多的市场适应能力。学校还引进了企业实习制度,要求学生必须到动漫企业进行实习,强化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时间能力,并且符合市场的需求。除了学校教育之外,社会上举办的培训班、培训学校、动漫讲座等也是日本动漫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之一,也大大的提升了动漫学习的氛围。
二、日本动漫的文化内容及民族精神观念
1.日本动漫的文化内容
日本动漫的题材非常的广泛,故事内容也丰富多样,除了自身的想象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以外,还有对国外文化的利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中就大量的使用了中国文化题材。日本本身的历史文化底蕴并不丰厚,它的动漫有的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神话传说的直接改编;有的是对我国文化元素的“截取式的利用”,只选取其中的一些文化元素,而对故事情节进行重编。其中《十二国记》则是利用了我国春秋时期的文化改编而成,其中还出现了中国的圣兽“麒麟”;《不思议游戏》中则出现了我国四大圣兽“朱雀”、“青龙”、“白虎”、“玄武”,以及“十二星宿”;《龙珠》、《最游记》等则是借鉴我国《西游记》的故事,保留其中必要的元素后对故事进行新编;《一骑当千》利用了我国三国时期的故事背景;《中华小当家》则是利用了我国丰富多样的美食文化进行取材。其中有名的漫画家皇明月,利用自身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喜欢和了解,创造了大量的带有中国古代文化风格的漫画,其绘画功底以及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了解程度另许多中国人都是自愧不如的。
这让我们深思,为什么守着大量的文化遗产,我们却不能够进行一个很好的继承,反倒是外国人对我们文化的了解和继承都要比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多得多?一是我国的民俗、历史文化等缺乏一种既定的模式对文化进行传承。虽然既定模式的条条框框会使得文化的传承略显呆板,但约定俗称的束缚却有利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二是我国青年一代在文化上存在断层。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化破坏,使得后一代的人的对于先辈的文化出现了“接不上轨”的断层现象,改革开放使得外来文化大量的涌入,也不利于自身文化的保护,大多数人都将先辈精神文化传承与现代的文化潮流进行明显的划分,没有进行一个很好的融合。三是我国对于动漫产业的定性问题。我国动漫作品主要定向在低幼、教育方向,受众面主要是针对低龄儿童,这就决定了在动漫取材方面的局限性、单一性。然而动漫产业并不是教育产业,可以寓教于乐,但不是纯粹的教育。在具有日本风格动漫的表现形式上,他们也独有自己的风格,如《怪化猫》,其中每一种画面元素都能够感受到日本风格的文化气息,他们在文化的传承上做的比我们好,将文化内容元素化,形成特有的文化符号。国内动漫的发展是否也能借鉴这种模式,让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得以展现呢?
2.日本动漫的民族精神观念
在欧美动画中处处表现出个人英雄主义的情结,而在日本的动漫当中则充满着日本武士道精神。日本人好武、好斗,又忠君爱国,这就构成了日本人武士道精神的核心理念“勇”、“义”、“忠”,影响着日本一代又一代的人,这种精神也在动漫中有着充分的体现。首先,“战斗”是一个贯穿日本动漫始终的话题。《火影忍者》、《龙珠》、《圣斗士星矢》等动漫作品就将“战斗”作为主题,不断地“战斗”是一种荣誉。其次,日本人的“义”又大多体现在团体上,它不同于美国的个人崇拜,往往是一个团队通过互相之间的帮助,更甚至于“舍己为人”来获得胜利。不管是《家庭教师》、《灌篮高手》、《网球王子》、《死神》还是《海贼王》,这些动漫作品为我们塑造的都是团体英雄的角色。接着,在动漫中又无不体现着对君主的效忠之心。在《十二国记》中麒麟对君主的绝对服从,《钢之炼金术师》中军队对国家的服从都表现着人本人对君主的崇拜。
他们的这种民族精神与动漫之间的融合,在民族团结一体化的进程上有着功不可没的地位,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力的条件。让动漫不仅是作为一项娱乐产业发展,二是真正的作为文化产业而站稳脚跟。这种民族精神的体现也符合受众的口味,更容易获得打众的认可。
三、结语
在探索中国动漫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可以学习国外的发展模式和方法,但是一定要发扬出自己的特色,将我们自己独有的文化和精神展现出来,摸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来。(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