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关于中国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关系的讨论由来已久,是“守”?——守中国传统笔墨形神,还是“破”?——破传统理论和艺术形式,迎合当代和市场?而如何将“守”与“破”这两个似乎矛盾的形式融会贯通,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分析赵无极的绘画入手,客观评价他一生的艺术创作历程,思辨中国传统与当代艺术的矛盾与融通,以部分典型性的代表作分析赵无极是如何将二者结合,进而达到一定高度,将“守”与“破”转换融合的潇洒自如。
关键词:中国传统;当代艺术;赵无极;抽象画;融通
作者简介:郑楠,女(1990-),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美术学(油画)硕士在读。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6--01
赵无极,华裔法籍画家。师从林风眠①,他的画自始至终流淌着东方的血液,气韵自然流动,意味深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独特艺术风格。赵无极的艺术生命长且伟大,代表作有《25.10.19》、《被吞没的城市》、《向马蒂斯致敬》等。于2013年4月在瑞士去世,享年92岁。
在我看来,处理中国传统与当代艺术的关系,应该具有以下三条原则:
一、 以敬,为“守”之道
纵观赵无极的绘画,有一种浓重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基调:天人合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但赵无极在1935年,在杭州艺专学习时,因为不喜欢潘天寿老师教授的国画临摹课而翻窗逃课,还在考试时画了一个大大的墨团,名曰“赵无极画石”。这一举动让潘天寿先生大为恼怒,甚至想要开除学生。但幸遇当时开明的林风眠先生,对其好言相劝,才得以让赵无极继续接受美院传统扎实的基本功训练。
这一次的叛逆让赵无极成熟了起来,于1941年举办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个展。虽然展出很成功,但他仍希望能寻觅一个出口:如何开拓绘画的更多可能性,在中国水墨渲染方式和空间观念中融合自己的内在精神和感受?50年代,赵无极在瑞士第一次见到克利的画,给他的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克利画中晕染的背景、平面化的手法、符号化的、抽象的形体,让赵无极看到了希望。整个50年代,赵无极的画都在有意无意地模仿克利。中国化的符号,代替了克利画中经常出现的鱼形、方块等。而画面的肌理、布局、斑驳的背景,也是在借鉴克利的创作方法。
而这样的画作,加上当时艺评家对于赵无极“乏味的克利”②的批评,让他整两年没有卖出过一张画。这对当时充满了创作热情的赵无极,是个不小的打击。
这里说的“敬”,敬的是向传统崇敬的谦卑心态,是怀着学习的单纯思想对先贤的敬仰;敬的是向传统经典的致敬,是对传统灿烂文化的敬意。这是我们要牢牢“守”住的。
二、以“势” 为破之道
以“势”为破,我有三种解释:
(1):这里说的“势”,可以理解为在字典里的一种解释:力量、重量。以“势”为破,就是要用最大的力量和勇气,勇敢的反叛和超越。
(2)这个“势”也可以看作为在当代背景下的新艺术门类的发展。如媒体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这是一股新兴的势力,充满了积极的可能性。以“势”为破,也是说我们要以积极和包容的心态去看待这些新兴的势力,学习其创新意识,为我们的艺术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突破口。
(3)这个“势”也可以理解成“顺势而为”和“审时度势”。“顺势而为”也要求我们要不断地进行艺术创作,赵无极曾说:“我不怕老去,也不怕死亡,只要我还能拿画笔,我就一无所惧。我只希望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我手上的画,要比上一幅更大胆,更自由。”③
三、共和之道
“中国当代艺术想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深入传统,因为中国当代艺术要走自己发展的道路,在世界艺坛发出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声音就必须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精神”④,“问渠哪得清如许?是为源头活水来。”南宋朱熹如是说。赵无极绘画的宁静、含蓄和悠远在当代西方艺术中占据了一席之位,打破了其恩师⑤对于其“中国画家不能在巴黎立足”的断言。他以“势”为破之道,汲取不同时代的多种绘画语言和形式,探究当代艺术,勇于突破,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最终以势如破竹之威力,开辟了一条艺术的康庄大道。
注释:
[1]林风眠(1900—1991),我國著名画家,近现代美术启蒙者。杭州艺专(今中国美院)第一任校长。
[2]1953年左右,当时国际艺术界对于赵无极的评价。
[3]出自《赵无极自传》。
[4]张维萍·传统——形而上学——当代【J】·上海艺术家2012:80—81作者简介:张维萍,宁波美术馆副馆长。
[5]指林风眠。
参考文献:
[1]朱晴·《赵无极传》【M】·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1999
[2]周冉·在巴黎重新发现中国【J】·文史参考,2012(07)
[3](法)赵无极,(法)马尔凯(著),邢晓舟(译)·《赵无极自传》,【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
[4]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5]孙建平(编),《赵无极中国讲学笔录》【M】·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
[6]张维萍·传统——形而上学——当代【J】·上海艺术家·201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