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建筑艺术的根源探析

2014-04-29 23:40:37陆瑶
青年文学家 2014年26期
关键词:客家建筑艺术

摘 要:客家建筑艺术不仅与中原文明一脉相承,具有深厚的历史根源;也体现了客家人在与自然环境的博弈中所展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客家建筑艺术的根源主要从历史根源、自然环境和中原文明这三个方面入手,剖析客家建筑艺术的深厚内涵。

关键词:客家; 建筑; 艺术

作者简介:陆瑶,性别:女,1988年06月出生,籍贯:上海,学校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年级2011级本科,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服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J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6--01

建筑艺术源于生活,除了追求实用性的基本功能之外,还体现着设计者的美学思想和文化思想。客家建筑艺术也不例外。一方面,建筑首先要满足居住者的生活实用性需求,因此要根据居住环境的特点进行因地制宜地设计。另一方面,客家建筑是客家传统思想文化的体现。而思想文化不可能脱离实际生活而存在。因为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不仅如此,建筑还体现着客家人对美的理解和追求。客家建筑上的各种装饰艺术都蕴含着客家人的审美意识。所以,要探讨客家建筑艺术的根源需要从历史根源、自然环境、中原文明这三个方面入手,从而有利于我们对客家建筑艺术的内涵有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1、客家建筑艺术的历史根源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南遷,无一例外的都是由于战乱和政局的动荡。中原流民为了逃避战争,纷纷南迁到偏远的山区。客家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指中原人被迫客居他乡。由于历经了人口迁徙的艰辛,苦难的经历培养了客家人吃苦耐劳、团结勇敢,顽强而执着地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这种由于背井离乡的经历所造就的精神在客家建筑上得到充分的体现。比较典型的代表是土楼,围龙楼。“抱团式”的建筑风格展现了客家人为了克服外界环境而团结一致的精神。[1]

2、客家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

根据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进行因地制宜地设计是造就客家建筑独特风格的原因之一。为了更好地适应周围的自然环境和防御外界不利因素的干扰,客家建筑的设计体现了对内的统一性和团结性,对外防御性和一定程度上的排外性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一栋栋房屋紧密地纵横交错,“抱团”而建。房屋与房屋之间虽有隔墙以突出每栋房屋的独立性,却又具有既相隔又相通的特征。

3、客家建筑艺术风格与中原文明一脉相承

3.1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

中原文化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了更好地融入自然,顺应“天理”,许多古建筑都遵循着“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客家人在建筑设计上也无处不体现着“天人合一”的理念。如:围龙屋客家民居,前面半圆的池塘象征阴,后面半圆的胎土或围龙屋象征阳,两个半圆合为一圆代表天,两个半圆之间的方形象征地,这是天圆地方,阴阳合德的宇宙图式。又如:始兴县沈所镇石下村李贞胜公棋盘围屋中的李氏宗祠,内有36根厅堂立柱,称为“通天柱”,能通天达地,表示岁月中有12个月,天时中有12个时辰,生命中有12生肖,构成“天地人和”的含义。再如:南靖书洋乡下坂村的裕昌楼,大天井地面用鹅卵石砌成大圆圈,以五等分分格,每格以形状各异的图案拼砌,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2]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

3.2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是中原文化的一个重要领域。客家建筑的设计中,祠堂的设计和位置的安排集中体现了客家人的“祖先崇拜”意识。这也是客家建筑艺术风格与中原文明一脉相承的中原佐证。一般而言,祠堂会处在客家建筑的中心位置,也就是处于整个建筑的主轴线上。客家建筑的生活空间以祠堂为核心,像莲花一样逐渐向外延伸,将祠堂的神圣而重要的地位烘托到了极致。这种建筑风格也透露着客家人以宗族为凝聚力和向心力,展现出浓厚的团结精神。因为,客家人和中原人一样,坚信祖先在天之灵会保佑后代的幸福安康。[3]所以,后代就应时常祭拜祖先,日夜供奉,以此求得求祖先的福泽相伴。

3.2生殖崇拜

生殖崇拜是中原文化另一个重要的领域。在母系社会的时代,鱼纹、蛙纹是女阴崇的拜的典型象征。后来随着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转变,以鱼纹、蛙纹为主女阴崇拜也逐渐被以鸟、龙、蛇为主的男根崇拜所取代。这些图腾在客家建筑的装饰中极为常见。如:梅县松口世德堂的中堂,有鲤鱼作为雀替的图案,梅县松口源远楼挑檐枋下有鱼形装饰,鱼多子,是多子多福的观念的象征表达。以鲤鱼作为图案,则又可联想到“鲤鱼跳龙门”的神话传说,联想到科举考试,可取得功名、富贵,“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儒家思想的反映。对龙、凤的崇拜也与生殖观念有关,在客家民居建筑的装饰中,常常可以看到。[2]

综上所述,客家建筑艺术虽然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但又在继承中原文化的过程中衍化出自己鲜明的特点。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客家人在迁移的过程中,根据移居地的地理环境,遵照“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传承“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的文化传统,对客家建筑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创新,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廖文·客家民居建筑文化初探[J]·韶关学院学报,2002,(1):83-88·

[2]万国·试析客家建筑的装饰艺术[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75-77·

[3]陈建娜·客家土楼雕饰艺术的文化解读[J]·宁波大学职业教育学院,2005,(7):49-50·

猜你喜欢
客家建筑艺术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北方建筑(2021年6期)2021-12-31 03:03:54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文苑(2020年10期)2020-11-07 03:15:36
建筑的“芯”
现代装饰(2020年6期)2020-06-22 08:43:12
纸的艺术
客家传统女装结构设计初探
赣南客家传统器具设计的文化语境
论闽西钢琴音乐创作与客家民歌的融合
东方教育(2016年3期)2016-12-14 21:00:40
客属地区图书馆客家专题文献资源建设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26:18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艺术之手
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