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人民银行会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会计内部控制不断加强,但随着内控环境的变化,会计内部控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容忽视。本文采取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基层行会计内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 管理 监督
内部控制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既定目标,保证业务经营活动高效率进行,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而对本单位内部各种业务活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制约和协调的方法、措施与程序的总称。人民银行会计内部控制是指在人民银行各类会计核算与管理业务中实施的内部控制措施,以保证会计数据真实可靠,会计行为严谨合规,国有资产明晰完整。加强人民银行会计内部控制研究,提高会计内部控制水平,对落实会计基本制度,提高人民银行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期新乡市中心支行会计财务科对本行及辖内8个县(市)支行的会计内控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采取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到3个县支行进行了实地调查,向全辖区发放调查问卷115份,问卷回收率100%。
(一)会计内控意识有待提高
内控意识是内控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内控意识是确保内控制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基础保证,但实践中,基层人民银行内控意识相对薄弱。调查发现,87%的会计人员认为会计内控重要,仅有13%的会计人员认为非常重要,认为会计内控制度是防范资金风险、提升会计工作质量的“防火墙”。76%的会计人员表示对会计内控制度所包含的内容一般了解,26%的会计人员表示不太了解现有内控制度,了解范围仅限于不相容岗位分离、印章保管等方面,仅8%的人表示全面了解内控制度。基层人民银行会计部门由于人员所限,存在重业务核算、轻内部管理;重制度制定,忽制度执行效果的倾向,牵制了会计内控建设。近年来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和支付清算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呈现网络化、集中化的趋势,而基层人行会计业务有空洞化趋向,许多会计人员对业务缺乏具体的、整体的认知,对操作流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影响了内控意识建立。
(二)会计内控制度监督乏力
72%的会计人员认为会计内控制度过于侧重事后控制,忽视了事中和事前的监督控制。随着业务的发展和管理技术的提高,有效进行事中和事前监督工作才能更好地防范银行会计风险,减少国家资金损失。80%的会计人员认为内审的同级监督和上级行的检查力度不够。个别行的会计检查还停留在应付上级行每年例行的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上,内部自查还没有做到经常化,本行的内审同级监督还流于形式,其作用还远没有发挥出来。
(三)内控制度落实有“真空”
一是定期轮岗难。由于基层人行尤其县支行人员少,特别是具备会计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的人员少,从而导致一些会计人员长期在一线会计岗位工作,难以轮岗。调查发现,52%的会计部门表示从未执行过会计人员轮岗制度。二是人员配备难以满足岗位设置要求。据调查,65%的会计人员认为岗位设置与人员配备存在矛盾,28%的会计人员认为存在的矛盾比较严重,特别是在会计人员参加培训、检查或休假的情况下,兼岗和顶班更不可避免。各县(市)支行按照会计、发行、国库相关业务核算共有17个会计岗位,平均有7~8个会计人员,可见,人员配备问题异常突出。
(四)内部控制的考核与评价机制尚未完善
22%的会计人员表示本部门会计工作激励约束比较到位,78%的会计人员表示激励不到位。調查发现,会计人员在培训、晋升等职业发展上机遇相对较小,待遇也不能像内审、纪检等部门那样获得岗位补助,形成“干的多、差错多、追责多”的怪相,遇到月末、季末工作量更是繁重,导致部分会计人员情绪懈怠、不愿从事会计工作的情况,削弱了会计内控作用发挥。目前,基层人民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基本上没有一个较系统的易于操作的责任追究制度,仅有“应当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要求,并没有规定“做错了怎么办”,“表现好如何奖励”,从而削弱了执行内控制度的警觉性和积极性。
二、相关建议
(一)高度重视会计内控管理,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首先,基层行领导要把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当作大事来抓,从人事、人员培训、会计监督环境上给予全力支持,逐步建立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实行“谁主管、谁负责,一把手总负责”的工作要求。另外,领导要率先垂范,推动制度的顺利实施,树立制度的权威性、效用性。其次,各级部门负责人应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把内部控制建设作为管理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员工内控观念和风险防范意识。第三,会计工作人员要摒弃麻痹思想,不能仅满足于日常业务的账平表对。由于会计核算系统不断的升级换代其应用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缺陷需要修正完善,因此要更进一步提高会计内控意识、风险意识。
(二)整合资源,实现会计监督合力
一是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对于基层人民银行而言,内部审计是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内部审计要根据核算方式、核算手段的变化积极转型,从传统事后审计向事前风险控制审计转变,发挥预警、前瞻作用。二是开发建立先进的会计事后监督系统,实现实时监督、分析及同步审核等功能,提高监督的及时性、有效性。三是以会计工作联席会议为纽带,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加强信息交流,建立会计信息通报制度,切实树立“大会计”理念,提高风险防控水平。四是加强对会计主管的监督管理,加强对会计主管的在岗审计和离岗审计。
(三)严格执行会计内控制度
一要进行轮岗。县级支行要克服轮岗导致短期内业务工作衔接不上的困难,对长期在会计部门工作的人员进行轮岗。二要合理设置岗位。在岗位设置上要根据业务范围、业务处理特点和人员数量,科学合理地设置接柜、记账、复核、综合、事后监督等岗位,严格执行业务印、押、证三分管制度,杜绝业务处理中的“一手清”现象,尽量解决岗位设置与人员需求的矛盾。基层行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积极构建学习型、专业型会计队伍,可以根据业务发展、业务变化情况及会计系统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业务培训,培养“一专多能”员工,增强会计人员的风险防范能力,鼓励员工在业务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激发广大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
为了保证会计内控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会计内控制度应根据各岗位所要求的业务知识水平和复杂程度、会计基础工作水平、风险防范能力确定奖惩标准,正确评价员工的工作能力、个人品质和综合素质,对考评不称职或品行不端的人,要尽快调离要害岗位,严防道德风险的产生。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员工,应通过物质奖励、精神鼓励相结合的方式,让会计人员感到有奔头、有干头。此外,可以按工作性质、劳动强度等标准建立会计岗位津贴,给予适当补助,切实解决“干的多、差错多、追责多”的怪相,留住一部分专业人员。
作者简介:张征(1968-),男,汉族,上海人,中国人民银行新乡市中心支行,科长,研究方向:会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