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增璐
摘 要:该文在介绍浅埋暗挖技术的基础上,对在地铁隧道施工中浅埋暗挖技术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埋暗挖技术 地铁隧道施工 应用
中图分类号:U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c)-0031-01
在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应用浅埋暗挖技术,能让施工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合理进行,不仅不扰民,并且也能起到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对隧道的支护和防塌两大问题的解决是应用这一技术的关键。采用浅埋暗挖技术可以通过对超前加固、开挖的时空顺序和台阶的具体长度等情况的分析,来确保施工安全,从而使地层沉降及施工质量有可靠保证。
1 浅埋暗挖技术简介
所谓浅埋暗挖技术也就是矿山法。在新奥法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和原理的借鉴,再结合中国具体的工程条件,整合出一套较为完善的修建地铁隧道的理论以及操作方法。该方法和新奥法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该方法更适用于开发城市的松散土介质围岩条件,隧道的直径要小于或者等于隧道埋深,在修建隧道的时候要采用较小的地表沉降。其有着突出的优势,就体现在不对城市交通产生影响,也不产生噪声和污染,且与各种尺寸与断面形式的隧道洞室相适合。可以边挖边浇注是浅埋暗挖技术的特点。工作原理如下:能够充分利用土层在挖掘过程的较短时间内的自稳能力,对其加以适当的措施支护,形成一种密贴型薄壁的不开植施工方法保护在围岩或者土层表面,这种方法更适用于粘性土层、砂层、砂卵层等地质。浅埋暗挖技术可以省略很多像报批、拆迁、掘路等程序,是施工单位采用较普遍的施工方式。一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有水条件的地层中,不仅能在许多各具特点的地铁区间隧道成功运用。
2 浅埋暗挖新技术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现以某地铁隧道工程实例来介绍这一技术。
2.1 工程概况
这一地铁隧道工程的上方就是该城市交通量比较大交通主干道,有1230.45 m双线米的区间长线,且为14~18 m的线间距。隧道需要穿越含砾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安山岩等构成的土层。处于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等考虑,应加固洞口的土体。
2.2 浅埋暗挖技术的应用
(1)隧道浅埋施工与支护方法。第一步,先依据工程具体情况与围岩现状,将单、双侧壁导坑法与留核心土开挖法加以采用。第二步,当与松散的围岩相遇,进行开挖时,就应从上到下分部挖掘,并先护后挖使密闭支撑有保证,要做到挖与封闭结合开展挖掘过程。并且,还要进行超前注浆,应选用水泥浆或者水泥玻璃作为注浆材料,使围岩的结构得到巩固;也可以化学注浆使地层得到进一步加固再进行开挖。第三步,及时衬砌能封闭成环。当进行补衬灌注期间,必须最大限度减少时间,并且能使封闭环形成有保证,才可使隧道的安全保持好。第四步,流砂预防工作。对隧道里流砂流泥问题的解决,地下水能合理处理。施工过程需要做到“防、排、截、堵”与工程地质情况有机结合,再进行综合分析,以便能运用合理。按照隧道标准面开展施工时,要针对施工环境进行上下台阶法的运用,核心土应于上台阶时预留好,并于下台阶时及时放坡处理,要保持3∶1以内的适当坡度。
(2)初次支衬回填注浆。因为混凝土自身质量与喷射混凝土密度所产生的影响,空洞可能于初次支衬与土体之间出现,地面沉降容易产生,从有效控制沉降的目的出发,就要进行灌浆钢管的预埋,梅花型要按照每道3~5 m设置在拱顶和拱脚的两侧。当仰拱成环之后,再开始背后回填灌浆,最好是选择水泥和水玻璃双液浆进行注浆液,可采用间歇式注浆来保证回填的密实度,同时,应交替进行注浆和静压。
(3)隧道二衬施工技术。隧道的标准面的确定应采用定型的模板。要以直线段的施工进度和曲线段的半径影响为依据,按9 m+3 m的形式进行模板的设计,当于直线段开展衬砌施工之时,其长度控制在12 m,要进行曲线段施工时,施工应去掉3 m,而采用9 m的长度。其施工步骤具体是:基面处理—— 仰拱防水层施工—— 仰拱钢筋的绑扎—— 仰拱混凝土的浇筑—— 拱墙防水层的设计—— 拱墙防水层的绑扎—— 台车模板—— 拱部混凝土的浇筑;应用定型钢模板来进行混凝土浇筑仰拱,采用丝杠来连接中间,尽量达到净空。要以施工工序的相关要求为依据,可从两端一次向横通道方向开展二衬的施工,主要目的就是要保证正常开展运输和各个工序的施工。到最后,需要对防水层施工加以注意。应有一道防水层设置在初次支衬和二衬之间,一般应用的防水板应控制的厚度、长度和宽度分别为1.5 mm、3 m,和2 m。同时要把缓冲层留在防水板和初次支衬之间,无纺布要多使用。应于缓冲层做好一定数量暗钉圈的预设,以便能够焊接防水板。
3 结语
总之,在地下空间建设过程中,浅埋暗挖技术优势独特,并且与技术集合标准化设计和超前支护技术及新型防水技术有机结合,能够有利于施工质量的提高,也使地铁隧道施工安全有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梦恕.地下工程浅埋暗挖技术通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2] 熊毅.地铁隧道施工中浅埋暗挖技术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