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后,至少有23个地市以上的一把手或者曾长期担任地市以上一把手的高官“落马”,随其落马而来的则是其在公众舆论形象上的巨大反差。以至于有媒體评论指出:官员不出事,一般就是一个新闻贫矿,他们有的只是考察、看望、讲话之类的例行公事。而官员一旦出事,就成为一座媒体竞逐的新闻富矿,其受贿统计、风流韵事、官场人脉之类,就成了全国人民都知道的“腐败传奇”。
尽管官员落马前出现了媒体舆论监督的空窗期,但事实上官员落马前,坊间传闻早已经开始发酵。只不过对于在任官员的传闻,流传范围往往较窄。一旦官员落马,外界少了很多顾忌,有关他们的段子便开始通过媒体采访广泛传播。如果官员不落马,对于再吸引眼球的段子,媒体也很少闻风而动。《居间政治:中国媒体反腐的社会学考察》的作者、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李东晓的统计显示,中国媒体报道的贪腐丑闻,有七成以上都是已经结案,即政府或司法部门已经处理过该丑闻。媒体所做的只是发布消息或做回溯性的解释报道。
对于贪腐丑闻的报道流行着“痛打落水狗”、“打老鼠,不打老虎”、“打死老虎、不打活老虎”的说法,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李东晓表示得到证实。据她统计,中国媒体报道的贪腐丑闻中,有七成以上都是已经结案的,“丑闻报道数量与官员级别有着明显的相关,官员级别越高,丑闻数量越少。”
尽管如此,李东晓还表示,贪腐丑闻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在所有的贪腐丑闻报道中,媒介完全介入或者部分介入而促使贪腐丑闻得到曝光的案例占到总数的20%以上,其中更有超过4%的曝光是直接由网络揭露,并由公众力量促成的。
“贪腐丑闻的报道能够揭开某些以前被认为是禁忌的话题,改变公众对政治人物的评价和判断,培育公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这些方面的改善能够为我国权力监督和反腐败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公民社会环境。”李东晓表示。摘自《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