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保险制度研究

2014-04-29 00:44杨跃杨妮
时代金融 2014年26期
关键词:金融稳定风险商业银行

杨跃 杨妮

【摘要】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存款保险制度体系成为即将面对的攻坚环节。本文在我国不断变迁的金融市场环境和制度约束下分析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业发展的影响,并构建银行潜在利润影响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金融体系的稳定,但短期内会对部分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在盈利水平、资产结构以及外部声誉等方面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存款保险 风险 商业银行 金融稳定

一、引言

近2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仅剩存款利率管制放开这一步之遥。根据国际经验,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完全竞争金融环境会带来金融机构倒闭等一系列问题,存款保险制度成为保护普通金融客户、利率市场化全面完成的前提条件。2013年来,我国官方机构在多个场合反复提及存款保险制度,中国版存款保险制度体系建立将正式启动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纵观国际上现代金融业较为发达的国家,大多已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并藉此为本国的金融市场稳定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该制度具有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存款人权益、为商业银行增信等诸多优势,也存在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难以回避的先天劣势。更重要的是,新时期下,银行业将受到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新资本管理办法实施等新环境的影响和挑战。在我国不断变迁的金融市场环境和制度约束下,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是否会有其他影响,如何作用于对银行业的短期、长期发展,这应当是我们更需要关注的焦点。

二、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业发展影响研究

(一)银行体系系统稳定性有效增加

存款保险制度最为重要的作用,在于能够建立起保护中小存款者存款安全的风险保障机制,并能提高金融市场透明度和社会在金融危机中的新兴,防范金融风险。其制度越完善和科学,其对金融体系稳定性的正向作用也越大。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完善以及“双率”的开放,我们判断国家将会逐渐以市场行为去代替行政行为。利率市场化推进期间部分金融机构破产倒闭在所难免,强制性的行政干预并不适应金融市场化要求。存款保险制度将能够为行政手段和司法破产之间形成有效衔接,达到增强我国金融市场,特别是银行体系的整体稳定性。

(二)行业道德风险无实质性变化

存款保险所引发的道德风险会诱使银行偏好高风险业务、减低存款人自我保护激励并增加监管机构对濒临破产银行继续经营的容忍度,因此往往是各国在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上的最大顾虑(如香港曾因此在2003年被迫放弃“存款保障计划”并推迟了其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时间)。但在我国,该风险的负面影响程度将十分有限。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本质上是将原有的隐性的国家兜底的非正式制度公开化、制度化,对存款的救助范围反而会变小。根据学者实证研究,基于隐性存款保险基础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安排能够发挥显著正向作用,道德风险并无明显变化。因此我国的银行业风险更多的来自于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微观机构个体利益驱逐导向影响,而并不会由于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而发生显著变化。

(三)对中小银行负面冲击相对较大

随着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特别是在实施差别保险费率的情况下,不同类型、风险偏好的银行将会逐渐呈现差异化的经营环境,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趋势下这一特征将更为明显。由此中小银行将会在财务压力、流动性风险、存款增加速度等方面受到比大型国有银行更大的冲击。

1.财务压力有所增加。国际上存款保险制度设计安排多根据商业银行差异化程度采取差别化保险费率,避免单一费率产生的不公平竞争环境。如果我国采取简单分类的差别保险费率,地位偏弱的区域银行将承受更高的存款保险费用支出;如采取风险评级的精准风险衡量测算法时,部分经营管理能力较弱的银行将会感受到更大的财务压力。

2.存在存款轉移可能性。存款保险制度中对于存款保险都会存在一个限额,以往文献中通过对国际经验的比较分析,普遍认为我国可能的存款限额为20~50万之间。因此在一家银行拥有限额以上存款的客户为保护存款的安全,有可能将存款分散到不同银行,进而造成存款搬家。此时大型商业银行相对于中小银行给储户的安全性更强,也更容易成为存款流入方。考虑到我国绝大部分的存款账户金额都在50万元限额之下,而企业存款为增大存款保险覆盖范围而进行账户变动的机会成本过大,本文预计出现大面积的存款转移可能性较小。但如出现存款保险实行根据银行风险程度进行费率划分且对外公布的情况,不排除经营状况差、风险程度高的部分银行出现恐慌性的存款外逃现象。

3.银行资金流动性要求提高。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资本充足率提出更高要求。以美国为例,一旦参保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在指标上持续低于某个临界值,FDIC将会直接采取接管措施,从技术层面迫使银行破产重组。因此,存款保险制度之后对商业银行,特别是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银行自身偿债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自身资本金能否承担相应债务成为影响商业银行信誉的重要方面。如银行对短期负债配长期资产采取较高错配容忍度,一旦存款增速放慢,资产流动性管理难度将会明显加大。

4.不同类型银行之间存款利差将有所扩大。在我国,银行都由政府背书,银行存款受到政府保障的观念根深蒂固。在实施限额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将承担原来由国家统一兜底的信用风险,不同银行之间的信用风险也将出现差异。大型国有银行拥有“大而不能倒”的地位,其信用风险基本为零,与实行隐性存款保险时没有差异。中小银行的信用风险则较隐性存款保险时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由此为防止可能出现的存款流失,中小银行将不得不通过适当提高存款利率以弥补在信用风险上的差异。随着利润市场化推进,这种存款利率的差异将会进一步加大。

三、银行利润影响模型构建

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最为直接的影响在于银行需要根据制度的安排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保费进行缴纳,这将直接增加银行的经营支出,进而影响银行利润。本部分根据已有文献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可能设计安排的判断建立银行利润影响模型,进而分析存款保险制度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该模型的各项参数指标设计如表1所示。另外考虑到银行的存款余额和净利润高度正相关变动,出于简化考虑本模型采用的是静态分析法,并未考虑各家银行每年存款余额、营业收入以及利润的增长幅度。同时本模型对各家银行的被保险存款占比统一采用的平均比例,未考虑各家银行存款结构的差异性。

表1 模型静态数据、制度要素及未来变动趋势假设

根据上表的假设前提,本研究银行业潜在利润模型估算结果如表4所示。可以发现,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对银行的利润影响相对有限。其中在开始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前期(即保险基金未达到目标规模之前,预计将持续5~8年时间),样本银行的成本收入比每年将提升0.7个百分点,对年净利润的影响为1.73%。在保险基金达到目标规模之后,样本银行的成本收入比每年将提升个0.12百分点,对年净利润的影响为0.3%。特别的,对于不同类型的银行,由于采用了差异化费率,其利润影响各有不同。整体而言,同期大型银行的净利润影响仅有1.52个百分点,而城市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影响程度达到3.06个百分点。但整体上相对于银行业二位数以上的净利润增加速度,存款保险制度带来的净利润影响微乎其微。

表2 存款保险制度下银行潜在利润影响模型

四、结论及对策

存款保险制度作为行业系统性安排,对所有吸收存款金融机构一视同仁。但在具体影响上,不同性质、规模和经营水平的银行呈现差异化特征。中小型银行受到的负面冲击相对较大,但如能沉着应对寻找契机,不免也能化危机为机遇实现弯道超车。

(一)评估潜在负面冲击,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对中小银行的不利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保险费用的缴纳产生额外的运营成本,挤压中小银行盈利空间。影响程度取决于保险费率的设置以及中小银行客户结构,整体上影响应相对有限。二是负债业务拓展难度加大。相比于实际成本增加,类似“国有银行更放心”的客户认知对中小银行业务影响更为深远。为防止可能出现的存款流失,中小银行可能需要额外提高存款利率价格形成声誉溢价以弥补在信用风险上的差异。

(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实现软硬实力同步提升

无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初期采用何种保险费率,其未来理论形态仍是基于风险评级的差别费率。利率市场化下的资产定价能力的建立同样需要良好的风险评估体系作为内部支持。因此,中小银行应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在资产质量、内部管理、流动性安排等方面达到同类银行先进水平。由此可以带来两个好处,一是提高存款保险制下度风险评级等级,为中小银行降低存款保险费率成本压力提供支持;二是通过良好风险评级的对外公示展现中小银行的外部评价,提高中小银行美誉度。

(三)加大宣传资源投入,充分展现中小银行形象

显性限额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迫使商业银行承担原来由国家统一兜底的信用风险,不同类型银行对存款吸引强度呈现差异化显现。一方面,中小银行作为难以和历史悠久声誉远扬的大型国有银行相提并论,天然受到存款客户风险规避理念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国内大数中小银行立足自身特点已在业内获得良好口碑,在特定业务和产品上拥有国有银行尚不具备的比较优势。中小银行应在继续做大做好现有产品特色和服务的基础上加大对宣传的支持力度和资源投入,开展以品牌宣传为核心,以产品与服务整合营销为重点的营销宣传,在行业洗牌过程中获取竞争优势。

(四)重视次优客户,發挥长尾效应优势

存款产品并不具备高风险匹配高收益的属性,存款保险额度上限的设置可能会导致部分客户减少在中小银行单一银行账户的存款金额,寻求风险分散。对此中小银行在稳定存款客户的基础上更应拓展营销,利用互联网金融发展契机降低运营成本,扩大零散小额存款客户群体,运用长尾理论获取新利润增长点。

注释

?譹?訛根据人民银行2007年对全国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账户结构调查显示,50万元以下存款账户数量占比为99.7%,存款金额占比为46.08%。考虑到我国存款结构的稳定性和自然增长属性,本处以47%作为测算数据。

作者简介:杨跃(1984-),男,湖北武汉人,管理学博士,现就职于浙商银行发展研究部,研究方向为银行业务创新、互联网金融;杨妮(1988-),女,湖北咸宁人,财政学学士,现就职于华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研究方向为资产管理、企业融资工具创新。

猜你喜欢
金融稳定风险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转移功能综述
货币政策对金融稳定的影响机制及实现途径
经济开放度对金融稳定的影响研究
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的影响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