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视传统文化莫误入歧途

2014-04-29 00:44单承彬
教育·综合视线 2014年29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弘扬中华

单承彬

今天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发掘中华民族深层精神世界中那些长期形成的积极因素,使其焕发出时代的光辉。

不过,我们也看到,一些现象与倡导传统文化的初衷并不吻合,有待深入思考。近期社会上涌现出各种类型的“国学”培训机构和培训班,人们尤其热衷组织小学生和幼儿园孩子诵读各类所谓“经典”;以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穿戴各种怪模怪样的“古装”,举办一些不伦不类的典礼或仪式。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这里面其实包含了两个问题。一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缺乏足够自信,因此就有了“去中国化”的悲哀;一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作肤浅、机械的理解,因此就有了形式化的闹剧。这两个问题皆源自对传统文化缺乏足够深入、全面的认识,源自不清楚传统文化对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负载着该民族的价值取向,并影响着民族的生活方式。中华传统文化是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多元文化,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如儒家、道家等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对人类文明思想宝库也有很大贡献。以孔子和儒家学说为例,其中关于做人、为政、处理人际关系和化解社会矛盾等论述,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已经内化为中国人最基本的人生追求。今天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发掘中华民族深层精神世界中那些长期形成的积极因素,使其焕发出时代的光辉。因此,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得其精髓,而不是徒具形表,更不是借文化之名,行商业牟利之实。

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个人的层面讲,是为了让中华传统美德永驻我们的心田,从国家和民族的层面讲,则是能够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意愿,是我们当前乃至今后必须选择的发展道路。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实基础。认识、领悟了传统文化之美,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说“去中国化”是一种悲哀,为什么要在每一个学生的脑子里播下民族文化的种子。

基于此,我们认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做好三个方面的事情。

首先,要培养国民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教师职责第一位是传道,就是要把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做人为国之“道”传授给学生,从而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数典忘祖和崇洋媚外是没有出路的,也是没有出息的。家有敝帚,尚且千金视之,更何况面对如此辉煌灿烂的文化遗产!每一位中华儿女都应该为美妙绝伦的唐诗晋字汉文章而骄傲,为儒雅谦和、气度不凡的华夏衣冠而自豪。

其次,要以扬弃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扬弃的标准在于,传统文化的任何一种元素,是不是体现着中華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不是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心理意愿,是不是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要求,是不是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神聚气、强基固本。

最后,要引导青年学生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要转化为社会行为。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核心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树立强国富民、维护社会正义的理想,成为有道德、重操守、能担当、守规矩、知进退的谦谦君子。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弘扬中华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The Main Modes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ir Impact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
弘扬“最美” 打造精神家园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