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4日,网络上传了一则令人发指的“女孩摔婴”视频:重庆一名1岁半的男婴被奶奶误留在电梯后,一名10岁女孩抱起他摔到地上殴打、猛踢。男婴的奶奶追到楼上询问,小女孩不仅言辞闪烁,还拍拍老人说“阿姨不要着急”。之后,浑身是血的男婴在小区楼下被发现,生命垂危。
“暴力儿童”越来越多
一个背着书包的天真学童竟变成欺凌弱小的“恶魔”,这样的极端事件也许是个案,但细心的人不难发现,我们身边“外表天使、内心魔鬼”的“暴力儿童”并不少见,甚至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共青团长沙市委牵头组织的一项针对1万名12~18岁青少年的调查表明,青少年暴力倾向时有发生,其中对父母的暴力行为占32%。哈尔滨市妇幼保健院一项针对900名2~5岁幼儿的行为评估发现,20.8%的幼儿具有攻击性。
一方面,很多家长感叹自己的孩子很霸道,喜欢的东西一把就抢过来,别人碰都不能碰;不想做的事情怎么商量也不听,稍不顺心就蹦出“揍你”“宰了你”等暴力语言。另一方面,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很多孩子小小年纪便习惯“武力”解决问题,心里不高兴了便动手摔玩具、打宠物,甚至打家长;与同学、朋友出现矛盾了不去想应该怎么沟通、解释,而是比谁的拳头硬。
模仿、孤独都是诱因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暴力行为研究专家特里姆布雷发现,人类从出生开始就有“愤怒”的本能,两岁左右以发脾气为主的“暴力行动”达到顶峰。随着人格健全、社会环境影响,人们会越来越理性。可一旦成长过程中某个环节出现纰漏,这个“心魔”就可能失去控制,甚至衍生出各种极端行为。其中,不良的亲子关系是主要的诱因。
溺爱让孩子为所欲为。多数家庭都是一堆大人宠一个孩子。家长一味满足、迁就孩子的要求,缺乏引导,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无所顾忌、为所欲为,养成施暴的性格基础。
家暴让孩子学会模仿。有的家庭信奉“不打不成才”“严父出孝子”,动辄对孩子施以身体或心理上的暴力,甚至把孩子当成发泄情绪的对象。加上电视、游戏里暴力情节渲染,孩子要么胆小畏缩、逆来顺受,要么模仿暴行。
忽视让孩子孤独自闭。有的父母一心忙工作,或夫妻成天闹矛盾,很少关注孩子,甚至把孩子扔在老家成为“留守儿童”。这样只养不教的家庭会让孩子性格变得冷漠、孤独自闭,还可能对家庭和社会产生敌对心理,成为问题儿童或问题青少年。
从小就培养孩子管理情绪的能力
家长要意识到,孩子就像一张空白的纸,从小不教他们控制脾气,等出现暴力倾向时,恐怕为时已晚。
首先要多陪伴。无论多忙,家长都要把和孩子的沟通纳入日常生活的“必选项”。利用吃饭、睡前时间谈谈自己的见闻,聊聊孩子学校的事,了解其所思所想。抽时间参加孩子的活动,熟悉他的朋友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其次要立规矩。宠爱要有限度,每个家庭都应划一条底线。父母双方都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统一目标,态度一致。家长应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并说明理由。对孩子的表扬和批评要有一贯性,不能自相矛盾。
最后要练情商。有了孩子,家长应有意识地规避自身不良言行,不要将家庭纷争、摩擦、矛盾迁移到孩子身上,更不要出现暴力行为。家长和老师要为孩子建立相对“纯洁”的成长环境,以免孩子接触网络、电视上的不良信息,更不能教唆孩子以暴制暴,如“别人打你就还手”等。
(侯玉波 北京大学-香港青年协会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