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伟
腹泻是绒山羊常发的消化道疾病,对绒山羊养殖业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造成腹泻的原因多而复杂,不同发病原因和不同年龄羊只的腹泻,其治疗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做好不同类型的腹泻的鉴别诊断,对于正确防治绒山羊腹泻至关重要。
一、腹泻类型
1.物理性腹泻单纯的物理性腹泻就是物理因素如温度、含水量造成羊只肠道蠕动加快、肠内容物过度稀释造成的,只要控制住发病因素,一般腹泻可自行停止,如控制不及时也可转化为其它腹泻。如羔羊圈舍地面温度低,饮冷水、造成胃肠蠕动加快,引起腹泻;春季放牧时,羊只采食了含水量的青嫩牧草,引起腹泻等物理因素引起的腹泻。
2.消化性腹泻 是指羊只采食较多精料、奶类等饲料,消化道无法对所采食的饲料完全消化吸收,刺激肠道蠕动并吸收水分,排出稀便。例如,羔羊人工喂奶粉过量,浓度过高引起的拉稀,成年羊采食精料过多排出“胎样粪便”或拉稀。
3.中毒性腹泻 羊只采食含有毒素的饲料,如采食山葱、达紫香、发霉变质饲料、巴豆等,由于毒素刺激胃肠道蠕动,并造成肠道脱水,引起羊只腹泻。羊只腹泻是自我保护的生理反应,具有排除毒素作用,可减少毒素被机体吸收。
4.寄生虫性腹泻 羊只消化道内有大量寄生虫寄生,如线虫、绦虫、球虫等,肠道内的寄生虫除对肠粘膜造成破坏外,还会产生毒素,使羊只肠道消化食物的能力下降,并造成肠道感染,加速肠道蠕动,从而引起腹泻。
5.药物性腹泻 给羊只口服具有下泻作用的药物,如硫酸镁、大黄等药品,羊只产生腹泻。
6.病源微生物性腹泻 是羊只发生比例较高危害性较大的腹泻类型,大肠秆菌、痢疾秆菌、沙门氏秆菌、魏氏棱菌、螺旋体感染等,都可引起羊只腹泻,并有可能发生较高的死亡率。
二、各种类型腹泻的鉴别诊断
由于各类型腹泻产生的原因不同,其临床表现及病理解剖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别,如表1所示。
三、防治方法
绒山羊腹泻疾病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其它各种疾病的外在反应,因此,在防治上要首先找出发病原因,进而消除发病因素,然后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进行救治。
1.物理性腹泻 多由温度和饮用水引发,多发生于羔羊,所以应采用各种保温措施,如产羔地面多铺一些干燥垫草,尽量不饮冷水,注意羊舍保温,如不出现脱水和转化为其它疾病,一般不须用药治疗。
2.消化性腹泻 控制羊只的饲料采食量,主要控制精料、豆科牧草的喂量,饲料变更要逐渐进行,有一个合理的过渡期,使羊只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对人工哺乳的羔羊,喂奶粉要定时、定温、定浓度,定每天饲喂次数,定每次饲喂量,防止消化不良疾病的发生。对腹泻较重的羊只可静脉注射5%的葡萄糖溶液或0.9%的生理盐水,补充电解质和水分,口服炭片或多酶片。
3.寄生虫性腹泻 根据检出的寄生虫卵种类采用药物驱虫。一般情况下,可先口服丙硫苯咪唑或左旋咪唑,隔7~10天后再皮下注射多维菌素。用药量按药品说明书,口服驱虫药在早晨羊只空腹时进行。
4.中毒性腹泻 在羊只体质较好的情况下,可允许有一定时间的腹泻,以利毒素排出,但是要控制不要使羊只脱水。同时,可以投服一定的解毒药品。 如达子香和山葱中毒,可以口服绿豆面,每只羊每次灌服50~100克,配合肌肉注射阿托品,缓解中毒症状。对中毒羊只静脉注射5~10%的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40~60毫升,青霉素160万单位,链霉素200万单位,地塞米松2~4毫升。如羊只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可适量肌肉注射强心剂。
5.药物性腹泻 消除引起腹泻的药物因素即可。
6.病源微生物腹泻 ①防控。对尚未发生群发性腹泻的羊群,做好羊只圈舍、料槽、水槽和运动场地的消毒,同时及时消灭羊舍内的蚊蝇,防止其对饲料和饮水造成污染。消毒药品以火碱、百毒杀的效果较好和经济成本低,浓度分别为1~2%和四百分之一。同时,及时给羔羊注射三联四防疫苗,防止羔羊下痢的发生。已经发生群发性腹泻的羊群,还要采取饮用水消毒的方法进行群体防控。配制0.1~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任羊只饮用,连饮3天,停1天。以后每隔2天饮1天,每天2次,1周后停饮。②治疗。对于细菌引起的羊只腹泻,可以用杀星类药物进行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同时可根据腹泻程度进行适当补液、强心、补充电解质等技术措施。
7.治疗羊只腹泻时的一些错误做法 ①口服抗菌素。口服抗菌素的危害在于抗菌素杀灭了羊只消化道内的帮助羊只消化粗纤维的微生物,造成羊只消化不良,从而引起羊只消化障碍性疾病。②多酶片开水冲服。高温会使酶类制剂的活性降低或完全丧失,从而起不到帮助羊只消化饲料的目的。正确的做法是用30~40℃的温水冲服。③只注射止泻抗菌药而不补液。在实际治疗过程中,用户往往单纯用止泻性抗菌素治腹泻,而忽视补液的重要性,其结果是羊只不腹泻了,但因脱水也同样引进死亡。④腹泻停,用药停。有的农户发现羊只不腹泻了,就停止用药治疗,不但造成治疗不彻底,病羊反复发病,一次比一次重,治愈率也会相应降低,反而增加用药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