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炎症期63例

2014-04-29 14:56杨静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4年4期

杨静

【摘 要】目的:观察应用中药热敷治疗急性乳腺炎炎症期的临床疗效。方法:12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采用中药外敷结合西药输液治疗的方法,63例对照组病例单纯采用西药输液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63例患者痊愈36例,总有效率90.48%,对照组痊愈28例,总有效率80.95%。 结论:应用中药热敷结合西药输液的方法比单纯应用西药输液的方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炎症期疗效好。

【关键词】热敷;急性乳腺炎;炎症期;青霉素钠

【中图分类号】R65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433-01

急性乳腺炎是由细菌侵入乳管和乳腺组织引起的急性感染,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甚至化脓溃烂。我院近几年来采用中药热敷结合西药的方法治疗此病,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外科学》[1]第七版制定。患者起病时出现触痛或皮肤发红,继之出现寒战高热,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患侧乳房局部疼痛加剧,表面皮肤焮热,伴静脉扩张,腋下淋巴结肿大并压痛,血白细胞计数增高。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妇产科学》[2]制定。患者患者乳汁淤积结块,皮色不变或微红,肿胀疼痛,或伴恶寒发热,身痛,头痛,口渴苔薄,脉数或弦数。

1.2 排除标准 妊娠期妇女,过敏体质,乳头内陷及乳痈已化脓者。

1.3 一般资料 全部126例病例来源于2008年1月~2013年3月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年龄21~39岁,平均26.8岁,病程0.5~2d,平均病程1.2d;白细胞计数10.0~19.0×109/L,平均12.6×109/L。对照组63例,年龄21~39岁,平均26.8岁,病程0.5~2d,平均病程1.2d;白细胞计数10.0~19.6×109/L,平均12.9×109/L。两组患者从年龄、病程、实验室检查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 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生产)100ml加入青霉素钠注射液(山东瑞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80万单位)400万单位每日2次静脉滴注,3d为一个疗程,连续进行2个疗程统计疗效。

1.4.2 治疗组

1.4.2.1 中药热敷 药物组成:蒲公英20g,地丁20g,生大黄10g,野菊花10g,白芷10g,丹参10g。加水300ml,浸泡30min后煎煮20min,乘热塌渍患处。

1.4.2.2 西药治疗 0.9%氯化钠注射液(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生产)100ml加入青霉素钠注射液(山东瑞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80万单位)400万单位每日2次静脉滴注,3d为一个疗程,连续进行2个疗程统计疗效。

1.5 观察指标 血常规检测,肿胀疼痛、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的变化。

1.6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制定。痊愈:症状消失,无肿块,排乳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有效:症状基本消失,肿块缩小,排乳基本通畅,化验室检查正常。无效:症状与体征及化验室检查无变化或加重。

1.7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对统计学数据进行X2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3 讨论

急性乳腺炎的发生主要是乳汁郁结感染致病菌引起,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产后或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最为常见。早期呈蜂窝织炎表现时不宜手术治疗。治疗原则是消除感染、排空乳汁。临床多采用抗菌药物治疗,青霉素为临床常用药,抗菌作用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4]。但应用抗菌药治疗的病人,局部症状可被掩盖。一般起初呈蜂窝织炎样表现,数天后可形成脓肿,感染严重者,可并发脓毒症。祖国医学中急性乳腺炎属于“乳痈”范畴。汉代《神医秘传》中就根据清热解毒,活血散结的方法治疗乳痈初期。唐·孙思邈《备急千斤要方》中强调妇女产后乳汁淤积,中寒,气血瘀滞,热结乳房,为此病的发病机理,治疗可施以药物内服、外治及热熨的方法。蒲公英、地丁、生大黄、野菊花为哈荔田常用于治疗乳痈初期的药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结的作用,用于乳房紅肿热痛尚未破溃时[5]。在临床中加入丹参可凉血消痈,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体外对金葡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6]。白芷对于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者,可收散结消肿止痛之功[7]。几种药物合用则可取到清热解毒,活血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临床中经过几年的临床实践,中药热敷结合青霉素钠静脉滴注的方法治疗,可取的较好疗效,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在德,吴肇汉.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外科学 [M]. 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05-307

[2] 刘敏如,谭万信.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妇产科学 [M]. 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72-883

[3]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78~280

[4] 杨宝峰.药理学[M]. 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5

[5] 张文康.哈荔田-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285

[6] 孙建宁.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48

[7] 徐治国.中药学[M].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