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秀娜
摘要:对于高职教育而言,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理念不仅为其课程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觉,更提供了新的思路。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应该根据当前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状况,将毕业生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岗位作为指导,对课程体系进行详细的构建,并予以具体实践。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我国当前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然后着重针对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认真深入的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分析引言
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独特教学模式的重要载体。以什么为依据来构建课程体系以及构建怎样的课程体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如何培养学生以及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能够充分体现课程建设和教育特色,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将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岗位作为指导,明确该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努力培养出具备较强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良好职业素养以及专业能力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1.我国当前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
(1)课程体系现状。在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分别经历了实践教学体系、课程综合化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在长期的改革与实践过程中,构建了专业技能、专业基本技能以及专业基础三大教学模块,并根据不同教学模块的技能培养目标,构建了与之相对应的三大训练平台,逐渐形成了活模块、宽基础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1]。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最终目标是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
(2)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原有的课程体系当中,通常采用的是“三段式”的结构。从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结构方面来看,尽管强调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但在构建课程体系的思路上,仍然在延续以知识系统性为主线的学科体系构建,而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尽管注重了知识的合理性,但仍然存在完整性课程知识的体现等问题。总体而言,并没有从根本意义上打破学科模式,从而无法体现高职教育的自身特色。
2.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的有效途径
2.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
要想构建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首先必须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在确立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时,应该全面分析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以及岗位能力,并与其他层次的教育培养目标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综合地分析研究之后,将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确立为:培养能够触类旁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解决相关专业实际问题,具备基本的自动化测控系统设计能力、安装调试能力以及维护能力,具备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能力、改造能力、规划能力以及服务能力,具备较强的电气系统或电气设备的设计开发能力、故障检修能力、升级改造能力、运行维护能力以及安装调试能力,掌握电气自动化领域的相关知识的高技能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2]。
2.2进行基于工作過程的课程设计
要想构建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还应该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要实现这一目标,则应该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进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设计时,应该以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为目标,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为出发点,不断吸纳相关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努力构建出课程建设团队[3]。第二,还应该不断整合和归纳典型的工作任务,明确行动领域。第三,应该通过解构并重新构建知识和能力结构,将原来的行动领域逐渐转变为学习领域。第四,还应该以完整思维分解学习领域和职业特征为主要依据,将学习领域逐渐向学生情境而转变。
2.3不断加强教学实践
2.3.1培养工学结合人才
首先应该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主要依据,以新课程体系为基础,并在自动化设备制造、自动化设备安装、自动化设备调试以及自动化设备维护工作过程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基础能力的培养、核心能力的培养、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拓展能力的培养这四个阶段的校内项目教学和企业生产实习实训,并按照岗位基本技能、岗位核心技能、岗位综合技能以及岗位拓展技能这四个层次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技能递进,切实实行分层递进、项目引导以及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工学结合的高素质型技术类人才。
2.3.2建设课程教学条件
为了有效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应该努力建设出能够充分满足专业实习实训和课程教学需要的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在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真实工作、真实环境以及真实设备的基本思路,建设出能够与三层次岗位技能相适应的训练平台,即综合技能训练平台、核心技能训练平台以及基本技能训练平台[4]。在进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时,可以通过与船舶制造厂、自动化生产企业以及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并不断完善顶岗实习基地和生产实习基地。
2.3.3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应该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以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为主的“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工作过程为主线,以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组织并实施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参与各个项目任务的学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出来,鼓励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充分掌握高效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3.结语
综上所述,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还存在许多不足支出,如课程体系现状不容乐观和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结构方面的缺陷。因此,我们认为。要想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则必须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和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并通过培养工学结合人才、建设课程教学条件以及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来不断加强教学实践。(作者单位: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魏良庆,蔡友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6):96-99.
[2]任云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6(03):263-265.
[3]李晨晖,徐有明,周菊暄.电子技术的虚拟与真实实验的互补作用[J].考试周刊,2013,40(11):546-547.
[4]张明钱.高职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探析——以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46(0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