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旭
诺丁·塞鲁堰五十多岁了,原是当地一家小报的记者。半年前,这家小报倒闭了,他就一直没有找到工作。这天,塞鲁堰吃过早饭,习惯性地拿起相机,走出屋外,来到家门口附近的池塘边上散步。
早上的空气很清新,晨风吹拂在脸上,有一种湿润的气息。池塘里很安静,忙了一夜的昆虫,似乎正在沉睡中。
塞鲁堰沿着池塘边散步,脑海里还一直想着如何再去找一份工作,心里不太平静。忽然,眼前出现一幕情景,让塞鲁堰一下子停住了脚步:从池塘水中悄悄地伸出了一只青蛙的小脑袋。小青蛙的头伸出水面,刚好看到池塘边的小石头上爬着一只蜗牛。蜗牛伸出有两只触角的小脑袋,和小青蛙的脑袋差一点碰在了一起。短暂的停顿后,它们似乎开始在窃窃私语诉说着什么。
这一幕情景,让塞鲁堰感到很有趣。职业的习惯,使他屏住呼吸,悄悄地打开相机的镜头,将这一幕情景及时地拍摄了下来。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让他惊讶万分。只见青蛙和蜗牛好像商量好了什么,然后青蛙挪动身子慢慢地爬到了蜗牛的背上。蜗牛回过头来,好像对青蛙叮嘱了什么,然后蜗牛开始慢慢爬行。青蛙骑在蜗牛的背上,悠然自得地眨着湿漉漉的眼珠,蜗牛伸出长长的脖子,驮着青蛙开始慢慢地爬行。身后拖着一条湿漉漉的印子,很快被风干了。
塞鲁堰屏住呼吸,飞快地按动着相机的快门。他一步不敢挪动,生怕发出了一点声响,就会惊动了蜗牛和青蛙。
温暖的阳光出来了,静谧的池塘开始热闹起来。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水面上荡起层层涟漪;几只蜻蜓抖落了翅膀上的露珠,开始在池塘边的草丛中飞来飞去;几只水鸟从远处飞来,不时掠过水面……池塘里的声音越来越大,可是,蜗牛和青蛙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池塘里发出的声响一点没有影响它们。蜗牛继续往前慢慢地爬行,爬累了,它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儿。那只蜗牛背上的青蛙一点也不急躁,仿佛它很享受这种慢节奏的生活,有时它还将眼睛闭上,似乎进入了梦乡。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太阳也变得热烈起来。那只蜗牛大概感到口渴难耐,它用力伸出脖子,开始驮着那只青蛙往池塘里爬去。蜗牛的头慢慢地触到了水面,水面上荡起了一丝细微的涟漪。蜗牛的身子渐渐地浸入水下,它背上的青蛙也渐渐地浸到了水下。
直到再也看不见它们了,塞鲁堰才挪动了下身子。他看了下手表,不知不觉,他站在那儿拍摄了四个多小时,而在这四个多小时里,那只蜗牛驮着青蛙爬行了大概有一米长的距离。这个距离对于青蛙来说,只须轻轻一跳,可它却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被蜗牛驮着行走的感觉。而那只蜗牛,尽管累得气喘吁吁,却似乎心甘情愿。
塞鲁堰将这组蜗牛驮着青蛙的照片发给了印尼主流媒体《雅加达环球报》,很快,这组照片在《雅加达环球报》刊登了出来。照片刊登后,立刻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并被世界众多媒体转载。看了这组照片,好似吹来一缕清新的春风,在人们心里溢满了柔软。与此同时,塞鲁堰还收到了该报的聘任书,邀请他到《雅加达环球报》工作,并开出了诱人的薪酬。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塞鲁堰婉言拒绝了这份工作。他说,通过拍摄这组蜗牛驮着青蛙的照片,使他感受到失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失业面前失去了方向。如果没有失业,他也不可能立在那儿一动不动达四个多小时去拍摄这组充满惊喜的照片。
塞鲁堰决定当一名自由摄影师,开始一种蜗牛驮着青蛙的生活方式,寻找到更多的美丽的景致。
(选自《当代青年》2013年第5期)
(供稿/赵华)
阅读练习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⑨段加点的“心里溢满了柔软”一语中“柔软”一词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⑥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怎样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塞鲁堰这组照片能引起人们共鸣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见本期)
第51页《父亲的鞋》阅读练习参考答案
1.父亲带着大米和面条进城来看我们;父亲怕弄脏新房,到楼下空地抖鞋子,来年春天,空地上长出个“百草园”; 父亲走了,却给“我”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2. ①“清贫”是指他经济上清苦贫寒。②“丰盛和富有”是指他美德、情感的丰厚(或深厚、丰富)及其给“我”和世界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3.父亲也许没有带给我们什么财富权力和任何世俗的尊荣,却给我们留下了美德和深厚的感情;父亲虽然远去,却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一生缅怀不尽;以“草木”作比,喻父亲美德永世芳香,形象生动;呼应前文关于春天院子里长出花草的描写和议论,深化题旨。
4.示例:父亲是一个朴实、善良的人,他怕弄脏新房,特意跑到楼下空地抖鞋子;父亲是一个爱子情深的人,专门送来大米和面条。
5.不好。因为“父亲的鞋子”是本文的线索,用“父亲的鞋子”贯穿全文,全文围绕“父亲的鞋子”展开,以此塑造出父亲的感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