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警句”时代的思索

2014-04-29 00:44
新作文·初中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名言牛顿名人

名人名言,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生写作文要引用名人名言,学者写论文也要引用,演讲、交流、宣传更是离不开它。如果你经常上网,肯定对网上种种振聋发聩的“名言警句”耳熟能详,还会时不时把它们引入作文中以加深自己文章的深度和内涵。然而你或许不知道,很多网上的名人名言都是经过曲解、删减的,有些干脆就是伪造的。

假冒、曲解名人名言,自古就有。然而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网络名言的造假不仅“青出于蓝”,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出了底线。不仅鲁迅、胡适等近代名人的名言、语录屡屡被仿造,就连当下许多的名人也时常被人冒用名义。借名人的嘴说的话,风格犀利,一针见血,勾起了人们“五味杂陈”的情绪,偶尔借用一番,也足以成为我们作文中的神来之笔。然而到最后,这些刺耳的“真理”如果被发现是虚构的,又免不了让我们的作文失色不少。假“圣人言”,其行不远。本期就让我们带着发现的眼睛走入这个五花八门的“名言”世界。

甄别我们身边的名言

伪造:这些名言不真实

王安忆:我们从小一直被灌输中西两大文明对立,实际上我们拿什么东西和西方文明对立啊?无论是诸子百家、先秦散文,还是唐诗宋词、四大名著,和西方文明相比都只能算是小儿科。中华文明连神都不信,算什么伟大文明?西方文明的伟大源头是古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西方文明才当得起“博大精深”这四个字。

【解析】这段署名为王安忆的“名言”在网上一直被广泛传播。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王周生在网上揭露称:“王安忆从来没有说过这段话。她从来不以高屋建瓴之势谈论这类问题。我问过她了,她不上网,非常无奈。”

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解析】一段网友林楚方戏作的小布什演讲词,几经辗转就在网络上变成了总统本人说的话。最不可思议的是这段假作,甚至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诸多中学的历史、政治试卷上,如武汉武昌区2008-2009学年高三元月考试、徐州市2008-2009学年高三第三次历史调研考试、2008年2月山东济南市高三统一考试、2009年上海黄浦区高考模拟考试、北京海淀区2008-2009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等试卷上都使用了这则材料。

白岩松:当世上所有的人都把欲望当理想,把世故当成熟,把麻木当深沉,把怯懦当稳健,把油滑当智慧,那只能说这个社会的底线已被击穿。

【解析】作为说谎者最爱伪托的名人,白岩松自己都不知道的名言都可以出本《白岩松语录》了。

伏尔泰:尽管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誓死捍卫你发言的权利。

【解析】并非伏尔泰所说,而是出自一部名为《伏尔泰的朋友》的剧本。

曲解:这些名言不全面

学而优则仕。 ——《论语》

正解:原文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优”意为“优裕”“有空闲”。意思是说:“事情做好了,可以总结经验,从中学习,取得进步;学习学好了,就可以把这些知识应用到日常做事中。”出仕是“时习之”的途径之一,也就是把所学的、所修的东西应用到从政的实践之中。修身学习是无止境的,从政可以更好地修身,也可以更好地推行仁道。孔子希望大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有机会就不要放弃学习,而不是如今我们理解的读书是为做官。

存在即合理。 ——黑格尔

正解:黑格尔是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存在即合理”,也说成“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一至理名言虽说大家都知道,也有很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意思就是:凡是存在的事物就天然具有合理性,“存在”成为“合理”的必要充分条件。这几乎就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一强盗理论的哲学翻版,自然会让人们产生许多困惑。其实这个误解都是来自旧版本的黑格尔著作的翻译版。完整的翻译应该是:“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正解: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里的名言,实际上紧接其后还有一句话:“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或一个意外的不幸事件随时都可能突然地结束他的生命。”前面的话是着眼于过去,是向后看,而这句话是着眼于现在和将来,是向前看;前面说的是认识问题,这一句说的是实践问题;前面的话壮丽,这一句朴实。把这样关系紧密,内容深刻警醒的一句话故意删掉,或者断章取义,把保尔的那段话变成纯粹的、革命的、激昂的人生观,在过去的年代里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今天看来却不无偏颇,而且减弱了它对众多只顾糊口谋衣的人们的感染力。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

正解:原话是,“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当时只有句读,还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就有人编篡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成为典型的愚民权术论,孔子简直成了中国两千年封建制度的理论奠基人。《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的语录,上下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把这句话读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么就与孔子“有教无类”的理论相符合,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形象就具有了他应有的历史地位。

如果说我能看得更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牛顿

正解:这是牛顿在给当时与他齐名的科学家胡克的信中的一句话,多少年来被作为牛顿谦虚的标志语,并被用来教育学子们要像牛顿那样谦虚谨慎,这样才能获得牛顿那样的业绩。其实,要说“谦虚使人进步”那是对的,但若是以牛顿为谦虚的榜样则有些南辕北辙了。事实上牛顿是一个非常桀骜不逊的人。牛顿在给胡克的信中称赞他是“巨人”,其实是在讽刺对牛顿光波学说持否定态度的胡克,这不仅因为胡克在光学的成就还称不上巨人,而且因为当时科学界都知道胡克这个人身材矮小,还有些驼背,因此这句话实际上恰恰反映出牛顿的刻薄与傲慢。这样看来,还是把它从我们学校的墙上摘下来更好些,否则我们就得面临着是否要承认“骄傲使人进步”的尴尬。

小贴士

才子也作假

我们写作文时,为了增强文章说服力,有时会将观点假借名人之口说出。其实,大名鼎鼎的苏轼也干过这种事。在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年方弱冠的苏轼进京赶考成为进士,在388人之中几乎名列榜首,从而成为全国第一流的青年学者。苏东坡这个大才子,在这次考试中却杜撰了几句对话。他阐述文意时说,在赏忠之时,宁失之宽厚;在罚罪之时,当有哀怜之心,以免无辜而受戮。为此他举例道:“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这几句有理有据,读来使人信服。当时的判官梅圣俞阅卷至此,对尧与皋陶有关此事之对白,不敢公然提出查问,因为一经提出,即表示自己对年久湮没的古籍未曾读过,可谓失了面子。苏东坡因此才得以混过。考试过去之后,梅圣俞问苏轼:“可是,尧和皋陶这段话见于何书?我一时想不起在何处读过。”苏轼大大方方回答道:“是我所杜撰。”梅圣俞这位前辈宿儒大惊:“你所杜撰!”东坡回答说:“帝尧之圣德,此言亦意料中事耳。”苏轼仗着才学,梅圣俞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在《红楼梦》中,也出过类似的公案:贾宝玉见林妹妹时,说西方有石名黛,可用来画眉,被探春批出是杜撰。当时宝玉也学苏轼,一撒娇:除了《四书》之外,杜撰的别太多呢。

为何伪造名言之风如此盛行

传统:泛权威崇拜

网上伪造名言泛滥的根本原因是想利用名人的影响力,其特点是利用了中国人圣贤崇拜、名人崇拜的传统。

中国社会自古就存在着这样一种圣贤崇拜的传统,一个在思想、文化等领域中造诣比较高、影响力比较大的人,很容易就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不仅是普通人有这样的观念名人本身也有。即便在孔孟时代,也常把自己的思想假托古代圣贤。儒家思想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法先王”,孟子“言必称尧舜”,孔子主张文王之治。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类似的事情,一个人写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不署自己的名字,反而假托某个名人的名字。比如《尚书》《荀子》中也有不少后人所做。

传统的圣贤崇拜发展到今天,其实并没有消失,而是影响更加广泛,变成了一种泛权威崇拜。各个领域都会对权威顶礼膜拜,特别是各领域中公认的、有造诣的、有影响力的人,比如鲁迅、胡适,国外的哈耶克、亚当·斯密等等。一旦引用他们的话,立刻就威力无穷,自己的观点、表达就会更容易被人接受。

当下:观点式表达

网络表达往往简短,很多论证、思考的过程被省略,往往只剩下一个观点,因此确实也有推动格言式表达的作用,就好像很多误解、曲解的名言一样。观点式表达是网络传播的特点之一,这是技术的原因。在网上,你发一篇长论文,可能没几个人愿意完整地看下去,你只说一个观点,反而容易传播。所以网络表达不能像写论文一样,有完整的证据链,有严密的论证逻辑——这些东西都无法呈现在网上,最终剩下的往往只是一个观点,甚至有时候只是观点的一部分。

传者:情绪式转发

一些具有很高网络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在未核实事实的情况下就转发评论,参与与扩大虚假言论的传播。绝大多数公众人物也是普通人,并没有很高的谣言甄别意识与网络验证能力,而是出于自发的正义感与公德心参与传播,但实际上为谣言的扩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很多人看到一些言论之后的第一反应是惊愕,因为此类言论通常很少见诸媒体,大多是对社会、现实甚至民族的强烈抨击,符合了很多人内心对现实的不满情绪;然后,他们心中的负面因素被迅速放大,产生出对虚假谣言的认同情绪,而后添油加醋地进行评论与转发,进一步加大谣言的传播、影响范围。

支招:多思勤动手

如何区别李逵和李鬼?方法很简单,遇到存疑的名人名言,在搜索时加入日期范围过滤器,看看事发前后网上是否出现过类似的语句,有时加上“伪造”“谣言”等关键词,也能助一臂之力。对于名言中涉及到的一些具体事件,你还可以从各大门户网站新闻频道获得消息。从消息在微博上爆出起计时,如果门户网站还没有相关消息,也基本可以判定为假消息。

结 语

网络上伪造的名人名言不以谋利为目的,原创者把自己的话让渡给名人,这几乎可以说是“大公无私”的了。平心而论,能够得到广泛传播的话通常都能戳到现实的命门。山寨名人语录泛滥的背后,是这些言论钻了公众期望度的空当,轻而易举将我们的胃口吊了起来。

无论真假,其所蕴含的“道理”本身也值得思考,也许因为当下某些弊端和不足,才导致了一些针对性强的“假圣人言”迅速发酵。它们其中的很多又往往传达向善的力量,让人不忍去揭穿。

然而,我们同时还须认清,伪造名人名言,或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或仅仅为了吸引眼球,这类说谎者编一些伪造的励志名言看似并无大害,但却在我们心灵上洒下了说谎的种子。当越来越多的人将这些伪造的名人名言奉为圭臬后,留下的不仅仅是笑柄,也许还会有建立在谎言上的价值观。

面对名人名言的崇拜,我们不应丢失那份自信。而在真假难辨之时,我们更不能丢掉去伪存真的执拗和那份独立思考的精神财富。“窃”与“怯”往往是天生的一对,有道理的话,坦坦荡荡自己说出来也不掉价,何必畏畏缩缩借他人名义?抛下对这些似是而非的名言的宽容态度,用最真实的笔触展现自我,或者有一天我们的思想也会成为真正的名言。

猜你喜欢
名言牛顿名人
舔名人
牛顿忘食
名人摔跤后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
风中的牛顿
失信的牛顿
名言
名言趣画
读名言 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