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信息展示平台的建构

2014-04-29 00:44常建华
教育界·上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建构图书馆

常建华

【摘 要】图书馆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图书馆应加强文献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智能化服务建设、个性化信息服务建设,更好地向学生进行信息展示。

【关键词】图书馆 信息展示平台 建构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拓宽,互联网技术不仅可以使我们更快捷地找到各种资料,而且也带来了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当今社会,谁先占领了信息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图书馆作为大学生在校学习的重要场所,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还须加强综合素质的教育和人文精神的陶冶,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民族文化素养以及对外来文化精华的鉴赏能力。这些都给图书馆提出新的要求。图书馆是学校信息资源的发源地,承担着为师生服务和引导学生发展的重要任务,肩负着教育教学的重要使命,同时,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也是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发展需要。

1.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信息化

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的信息化建设是以现代信息化建设为前提和基础的,通过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科学开发图书馆文献资源,实现文献资源的信息共享。传统的图书馆有其独特的优势,但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到图书馆借阅,从而使网络有了发挥作用的空间,使我们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来查阅资料,这就需要把图书馆现有的文献资源信息网络化。面对大学生目前强烈的信息意识,以往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将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只讲授图书馆知识、文献知识、工具书及科技检索工具的课程,将逐渐向对学生信息技能、计算机技能、网络技能的培养方面转换。要实现这一切,前提是图书馆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具备对文献载体深层次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唯有如此,图书馆员才能成为信息导航员。信息化不仅需要把目录、索引、书本式的全文本信息都包括进去,而且还要包括声音、图像等多媒体资料,拥有多样化的服务方式才能更好地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

1.1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规划

目前,信息化服务模式已成为各图书馆开发建设的重点,谁能在信息化服务上占据主动地位,谁就能更受欢迎,从而得到快速的发展。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图书馆应拓展信息服务方式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密切详细地了解读者的特点与实际需求,并与世界信息科技领域接轨,以利于信息资源共享的实时性与动态性。所以图书馆应从战略的高度制定本馆的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有计划地开展信息化工作。

1.2依据图书馆服务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购电子文献,提高电子文献的利用效率,加速文献资源的电子化进程

图书馆要加强文献资源的电子化进程,一是要密切联系各个公司、企业的信息需求,为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发展来采购电子文献资源;二是要与相应的科技信息服务公司合作,提高图书馆的软硬件开发水平,加快传统文献资源的信息化、网络化进程。

1.3提高信息服务终端的利用率,科学地开发图书馆文献资源

目前一部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终端购进数量少,且大部分是传统的计算机,手持设备等终端设备较少,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开发率不高。因此,提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终端利用率是开展信息化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图书馆建设经验,积极主动的与其开展交流合作活动,促进图书馆文献资源电子化、网络化进程。图书馆应以帮助读者有效快捷地获取所需的信息为目的,与国内外各大图书馆接轨,及时准确地满足学生的信息需求。图书馆的信息化程度是与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息息相关的,与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是相互促进和发展的。

2.图书馆的智能化服务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图书馆作为知识的重要载体,需要向信息化过渡,在利用现有的网络技术发展成果上,图书馆应向智能化服务方向发展。目前各行各业都在用自己的模式在网络上搭建起新的竞争平台,所以图书馆也要在这一平台上应对新的挑战与竞争,加速自身的发展与创新。

2.1图书馆的网站设计

随着网络的普及,更多的人有了在网上浏览电子图书的习惯,许多图书馆也相应地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图书馆的主页不仅是读者搜索文献信息的平台,而且也代表着图书馆的形象。其中,网页设计是十分关键的环节,它不仅是网站的基本单位,而且也是图书馆与读者沟通的重要桥梁。图书馆的页面能给读者带来最直观的视觉效果,因此,页面排版很重要,它需要把文字与图片、知识与技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读者在浏览的时候更方便的找到资料,还要整体体现出学术网站的特点;要及时更新信息,让所有的超级链接都与正常的文字有所区别,要及时检查,确保链接的有效性。为了方便读者,在每个页面都应设有返回主页的按钮,加强网页布局的合理性。

2.2图书馆的智能检索与信息安全

智能检索是信息检索与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交叉领域。在图书馆数字化的过程中,引入了应用智能化技术,它把信息检索从目前的关键词搜索带到了另一个层面上去,对资料有了一定的处理能力,能够运用同义词技术、概念技术、分词技术、短词识别等技术,使信息检索服务更具有智能化、人性化的特征。但是图书馆在给读者提供智能化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安全的问题,如果系统感染病毒,损失将是无法估计的,所以要不断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措施。技术不能代替一切,必须建立技术、管理、人才、制度相结合的安全防护体系,才能有效维护网络信息安全。

3.图书馆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个性化信息服务允许学生表达其个性化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和习惯来定制自己所需要的数字信息资源和服务,所以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需要根据学生的指定需求,提供个性化的界面设置、个性化的信息环境以及个性化的信息快报。图书馆员有责任、有义务利用所拥有的专业知识,引导大学生们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少走弯路;指导读者充分了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分布、馆藏信息,掌握获取信息的多种途径;帮助大学生们增强阅读意识,提高阅读能力和效果;帮助大学生们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世界相关科学的发展方向,提高学习效率。馆员应以积极的态度倡导大学生们“多读书、读好书”,以便捷、高效的服务,采用多种方法促成他们博览群书,在书海中吸取营养。

3.1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含义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根据学生的信息使用习惯、特点、偏好、行为及学生在某一方面的特定需求,向学生提供针对性的信息推送服务。个性化信息服务首先能满足学生的特定信息需求服务,依据学生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对应的信息服务,或者通过分析学生的使用习惯,主动向学生推荐其可能需要的信息服务;其次,个性化信息服务应具有个性化、专业化信息需要的引导性,促进社会信息需求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个性化信息服务依其服务特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服务时间的开放性,按照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特点,提供全天候不间断24小时服务;服务方式的多元化,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终端方便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服务内容的专业化,所提供的信息服务内容分类精确明了,使学生能高效快捷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3.2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方式

图书馆个性化的服务方式可分为信息分类定制和信息主动推介服务。信息分类定制是指学生登录后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所需的信息类别,选择完成后向系统提交所需要的信息内容;同时图书馆的数据库系统自动记录下学生的选择,当学生再次登录系统时,系统将根据学生名识别出学生所需要的信息类别,自动呈现出相应的信息内容,其他学生没有选择的内容将不予显示。而信息主动推介服务是指系统通过分析学生的使用习惯和偏好,主动向学生推荐其可能需要的信息的服务,提高了信息服务的主动性,使图书馆成为一个主动性、智能型的信息资源知识库。

3.3个性化信息的获取

个性化信息是通过静态获取的个人基本信息与动态获取的学生行为的记录而体现的,个性化是指每个学生的认知层次、跟踪行为、兴趣存在差异。个性化信息的获取是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关键,通过对个性化信息进行数据挖掘,挖掘知识模式,从而实现为学生提供精确的个性化信息需求。静态获取是指后台数据库系统提供的个人基本信息,主要包括读者注册的个人信息,例如专业、爱好、学历等。读者首次使用个性化服务系统时,系统要求其注册填写个人信息及个人爱好,以备系统学习,系统允许学生以后修改自己的个人信息及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系统也会定时学习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达到自行适应修改的效果。动态获取是指通过跟踪记录学生的信息检索方式和查阅内容,判断出学生的信息需求领域,形成学生的日常行为记录。通过这些记录,可以挖掘出学生感兴趣的领域,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相关信息领域的内容服务,提高学生的查阅效率。

3.4个性化信息的存储及学生模型的构建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以学生为中心,提供给学生个性化的信息资源,因此在获取学生个性化信息后,对学生信息的描述及存储是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关键环节,也决定了学生兴趣知识库建立的科学性。学生个性化信息描述的内容主要是读者各种特征的具体说明,体现了学生与描述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些是构成兴趣知识库的原子,与资源信息内容过滤掉无关信息,进而加速了学生信息检索。目前,在图书馆内,个性化信息服务平台对于大多数读者学生来说还是被动的,对学生兴趣的了解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学生的兴趣与资源信息的结合分析还很少。因此,在了解知识库概念之后,提出构建“学生兴趣知识库”模型的概念,这里指的是通过对学生个人信息和学生使用资源信息情况的分析,挖掘出学生的使用模式和兴趣模式,兴趣库是这些模式形成的集合。实现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就是依据“学生兴趣知识库”模型,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并且系统可以通过定制服务等行为来适应学习“学生兴趣知识库”。

综上所述,图书馆的信息展示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图书馆应加强现代化技术支持为读者服务,积极推进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围绕着满足读者的各种信息需求的主题,建构一个现代化、多元化、便捷化的信息展示平台,可以让读者能更方便地查询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对于图书馆来说,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将丰富的馆藏资源信息网络化,提供便利的搜索、人性化的服务,营造便捷的学习方式,则更能留住读者,从而更好地满足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1]管桦. 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创新模式新论[J]. 现代情报,2006(9):112-113..

[2]俞承杭. 信息安全技术[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8-30.

[3]王耀东.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技术[J].现代服务,2006(16):21-22.

[4]周大勇. 网络环境下的个性化需求与个性化信息服务[J].情报杂志,2004(11):24-28.

[5]宋丽哲. 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学生模型研究[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5(1):31-32.

猜你喜欢
建构图书馆
《神圣叙事与日常生活的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图书馆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图书馆
建构游戏玩不够
飞跃图书馆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