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村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及思考

2014-04-29 00:44张丽雯李艳
教育界·上旬 2014年3期
关键词:观念幼儿园儿童

张丽雯 李艳

本论文是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以云南为例》下的一个子课题。本次调查以昆明、西双版纳、曲靖、大理和昭通等地的农村幼儿园家长为对象,基本涵盖了云南发达、欠发达和落后的农村,采用了自行设计的问卷和半开放式的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学前儿童的家庭环境、经济收入、父母受教育程度、对幼儿家庭教育观念、愿意为幼儿教育的投入和对幼儿园教育了解的程度等问题进行了了解。

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来,云南农村的学前教育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在有的农村地区把以前的学前班取消,改建全新的幼儿园,还有在有的乡镇实行建立中心幼儿园等有效的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政策和措施,随着城镇化的步伐,这样的政策带动了云南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虽然现在云南农村幼儿园的毛入园率还不到50%,但相信随着各方面条件的改善,这一比例一定会不断上升。虽然有如此有利的历史发展背景,但我们还是要正确认识我省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还比较落后的现状,认真分析现有的问题,从而提出能正确引导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观念,指导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实践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对调查走访到的昆明、西双版纳、曲靖、大理和昭通等地区的农村幼儿园的家长发放了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82份。在问卷中对家长所从事的工作的调查显示,有27.5%的孩子父母是以务农为生。家长学历高中及以上者仅有30.7%,初中文化水平的占56.8%,还有15%的家长仅为小学水平。在家庭平均年收入问题上,有71.3%的家庭平均年收入在10000元以内。在孩子入园的年龄上有29.4%的孩子到4岁才进入幼儿园,有6.0%的孩子2岁和7.8%的孩子5岁以后才进入幼儿园。有44.3%的家长认为送孩子到幼儿园(学前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学习知识。在为“孩子在幼儿园每个月的花费”问题上有65.6%的受访家长只愿意为孩子支付100到300元的费用。

二、对农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的分析

1. 儿童家长普遍受教育不高

从以上这些数据和通过访谈所整理的相关内容不难看出,农村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面还存在着农村儿童的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这直接影响到儿童家长对幼儿家庭教育观念。因此,农村儿童的入园年龄上两极分化,由于家中无人照看,孩子在很小的时候2岁左右就被送到幼儿园;又或是由于家庭条件问题无力承担孩子上幼儿园的费用,一直到孩子4、5岁才将其送到幼儿园(学前班)。

2. 教育观念落后,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少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受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很深,很多农村少数民族地区汉化程度很低,许多农村少数民族家长都以务农为生,所以经济收入非常微薄。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很多家长能够承受和愿意为学前儿童的孩子的教育费用的投入就非常的有限。许多在城市开展的非常有效的家庭教育组织形式如:幼儿园家长开放日、专业的家教咨询机构的团体亲子游戏活动、各种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讲座等,都很难在农村开展起来。其中有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费用问题。

3. 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知之甚少

在我们的调查和访谈中还了解到很多的父母其实对幼儿园教育主要应该包括什么具体内容而知之甚少,所以更谈不上对幼儿园的教育效果做出评价,父母只关心孩子有专人看管,没有人生安全隐患,可以基本保证基本饮食需要就很满足了。因此,父母很少与幼儿园及老师进行沟通,更少参与到家——园合作的教育活动中,就更谈不上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三、建议和措施

1. 采用多元化的传播途径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引导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有效指导家庭教育实践

农村学前儿童的家长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素质较差,但爱孩子的心和想要把孩子教育好的愿望是与天下所有父母一样的。在与家长的访谈中我们欣喜地发现, 年轻家长思想开放, 对科学的教育观念和知识有强烈的渴望, 科学的儿童观和发展观正在逐渐形成。我们的工作就应该建立在这样的需求上,可以通过电视、广播及智能手机终端播放一些国内外先进的家庭教育范式。让父母有途径了解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并以农村幼儿园为基础,充分利用幼儿园自身的资源,开展家长开放日、家长培训、亲自活动日、幼儿知识讲座等活动,宣传科学的幼儿家庭教育知识,通过家长间、家长与老师间的交流,引导家长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实践。随着城镇化的进程,社区文化的营造也可以成为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因为社区中积极向上、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 有助于现代教育理念的熏陶, 从而最终形成幼儿园、家长、社区三维家庭教育网络。

2. 优化教育生态系统,发挥教育的整体力量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生态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漏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农村,作为学前儿童教育生态系统的主要环节社会、幼儿园和家长,三者相比较最薄弱的就是家长这个环节。由于地处农村资讯不发达,再加之家长本身受教育程度低等因素,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父母往往是交托式的把孩子的教育问题托付给老师或者社会。但大家都知道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与孩子相处最久影响孩子最多的人。因此,要优化农村学前儿童教育的生态系统,就要从家长这个环节入手。有关当局或幼儿园应该为每一位家长提供一份家长“备忘录”,先让家长知道在孩子教育上应该做什么。其次是加强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将家长与幼儿园交流的工作制度化、日常化,让家长深入地了解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和孩子在这里的生活。同样老师也要走访学生家庭,去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同时幼儿园作为社会与家庭的中介,应该以社会的需求和发展科学地制订孩子的培养计划。真正做到优化教育生态系统,发挥社会教育、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整体力量。

猜你喜欢
观念幼儿园儿童
维生素的新观念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健康观念治疗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即兴表演的观念阐释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