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在阳光下生长

2014-04-29 00:44饶禹
当代党员 2014年3期
关键词:秀山生活费资助

饶禹

2013年11月17日,秀山县梅江镇民族村。

女孩李燕揣着双手,站在家门前的大树下,眼巴巴地望着山路尽头。

“他来啦!”一声欢呼,李燕雀跃般地朝山脚跑去。

山脚下,一个身影正艰难地移动。

几年来,这个身影每月都会准时出现。李燕知道,这是瞿秀泉叔叔为她送生活费来了。

在秀山,还有很多孩子跟李燕一样,在每个月的周末,他们同时期待着瞿秀泉到来。

对于他们,瞿秀泉就是他们的“爱心爸爸”。

“如果一个孩子能多读点书,人生就会完全不同”

2005年9月的一天,秀山县隘口镇坝芒村小学。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朗朗读书声飘出教室。

教室外,10岁的张莹凤趴在窗台上,看着同学们上课。因为没钱交学费,张莹凤辍学了。张莹凤一岁半的时候,爸爸去世。7岁时,妈妈也离开了她。她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这一幕,让进村巡查电网的国家电网重庆秀山供电公司职工瞿秀泉(现任城区供电所所长)看到了。瞿秀泉把自己身上所有的钱,全部给了张莹凤的爷爷,让他为张莹凤交上学费。

由于供电所辖区服务对象大多是山区村民,瞿秀泉经常到山里巡查。每次到大山里,最让他揪心的,便是看到那些成绩优秀却因家境贫穷而辍学的孩子。

“如果一个孩子能多读点书,人生就会完全不同。”回到家里,瞿秀泉对妻子说。

“你就是穷操心,那么多孩子,你怎么帮得过来?”妻子说。

“有爱心的人很多,但总需要一个人去牵头,我得把他们组织起来。”孩子渴求上学的目光,让瞿秀泉辗转难眠。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瞿秀泉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大家很赞同。

当天,在瞿秀泉牵头下,大家成立了一个“阳光爱心小组”。“纪律”很简单:会员每人每天节约一元钱,每月至少拿出30元,用来资助秀山当地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直至其高中毕业。

当天在一起的六个人全部入会,瞿秀泉作为发起人,被推举为组长,负责管理爱心基金账目和建立资助名册。

最初,大家筹集到的资金非常有限——不到6000元。但所有成员都对未来充满信心,他们随即开通了QQ群,通过学校和网友获取贫困学生信息,每收到一份学生资料,大家就会向学校了解其学习、品德情况,逐一家访,再在QQ群中讨论是否给予资助,同时还主动在秀山在线“爱在秀山”中公示收支情况。

“把钱用在真正需要的孩子身上,走多少山路都值得”

2011年12月3日,秀山县溪口镇龙盘村。

“你是陈永达吗?我们是秀山国家电网的工作人员,想资助你女儿陈桃英上学。”瞿秀泉跟“阳光爱心小组”成员一块前来家访,确定资助对象。

从溪口镇出发,在大山深处步行近一个小时,才到达陈永达的家。一条崎岖的泥泞小路,是连接山里和外界的唯一通道。

瞿秀泉了解到,陈桃英从小被亲生父母遗弃,是陈永达在赶集时捡回来的。父女俩靠种地、养牛为生,年收入不足万元。

“怎么有这么好的事情?”陈永达先是一愣,随后高兴起来。

“我们想减轻你的负担,让你女儿安心学习。”瞿秀泉说。

“哎,女儿在学校的生活费,就是家里几只母鸡下蛋卖的钱。有时,一只母鸡不下蛋了,女儿的生活费就少了。”陈永达说。

“我们决定每月资助陈桃英200元生活费。”瞿秀泉说。

一到周末,瞿秀泉就和同伴们辗转于各个乡镇、山寨考察。

这让瞿秀泉的家人多少有点“意见”。

“对别人家的孩子,比对亲生女儿还上心。每次开家长会,爸爸都不去。”女儿瞿杨说。

由于山高路远,很多时候,大家一大早出门,直到深更半夜才能回家,山路颠簸,稍不留神还有摔下山崖的危险。但是,每次从拿到资料到上门家访,“小组”成员总会间隔不过半月,就能出現在孩子们面前。

很快,陈桃英就收到资助的生活费用。

两年来,陈桃英的生活费从未间断过。除了送生活费,每次来,瞿秀泉都会自掏腰包给她买鞋子、衣服……

“每次都亲自去,走那么远的山路,可以直接把生活费邮寄过去啊?”妻子不解地问。

“把钱用在真正需要的孩子身上,走多少山路都值得。最重要的是,每次去,能够跟孩子交流。”瞿秀泉说。

“每位受到资助的孩子,都是一颗充满爱的种子”

2013年7月2日,瞿秀泉的家,电话突然响起来。

“瞿叔叔,我是吴启军,我想加入‘阳光爱心小组,资助几名贫困学生。”吴启军是“阳光爱心小组”资助的第一个对象。

2006年9月,走访途中,瞿秀泉来到溶溪镇老田村,遇到吴启军的父亲。

为了让儿子完成学业,老吴每天都要担煤上山烤烟叶。一挑煤炭30多公斤,从山下走到山上,得花5个多小时,一天最多担3趟。村里没人能吃这种苦,只有老吴硬扛着。父亲挣来的钱,吴启军舍不得花,甚至每天只吃一顿饭。

正是这份执着,让瞿秀泉萌生了资助吴启军完成学业的念头。

有了资助,减轻了负担,2007年,吴启军顺利考上重庆交通大学。

“没有瞿叔叔,就没有我的今天。”吴启军说。毕业后,经济有所改善,他决定加入资助队伍。

这些曾经接受过爱心资助的孩子,在长大成人后,正接过接力棒,让爱心得以传递。

邓露琴,2008年在长江师范学院上学时,爱心小组获悉她家困难,曾经一次性资助她3000元费用。2013年11月19日,生活条件稍微好转一点的邓露琴也自愿加入到资助队伍中来。

受到过资助的杨小彬已资助过两名贫困学生。

九年来,“阳光爱心小组”共收到成员会费、各界人士捐款24.1485万元,为贫困生送去生活费17.901万元,结余6.2475万元;已有32名学生受到资助,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业。

“每位受到资助的孩子,都是一颗充满爱的种子,无论飘到哪里,都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瞿秀泉感到很欣慰,“有一份希望,就有一种力量,自己会一直走在这条路上!”

猜你喜欢
秀山生活费资助
发愁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北仍村的味道(外一首)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未满60周岁四种情形可主张被抚养人生活费
关于进一步规范生活费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秀山花灯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雪花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