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铁敏
一、案例简介
一名性格偏执的大二学生在党员发展期因没能被按期发展而导致情绪失控。在危机爆发之初,该同学打电话向我追问:“不如我的人都被发展了,为什么我却没被发展……”情绪十分激动,言语非常偏激,存在自残倾向,处于应激状態。同学们也反映该同学前段时间比较好,近期突然就不怎么说话,对事物非常敏感,而且固执己见。
二、解决方案
(一)案例分析
通过走访和调查,我了解到:该学生是独生子女,母亲从小对他十分溺爱,父亲对他要求严格,经常责怪他。他的逆反心理越来越强,而且自尊心特强,也特记仇。他复读一年才考进我院,刚进入大学时比较活跃,积极参与各项活动,成绩比较好。大一快结束时,该学生在校园里私自招募学生打暑假工,后被发现并及时制止。大二开学后,该学生对环境比较敏感,总感觉同学们对他有看法,总认为自己正确,喜欢跟别人争辩,善于诡辩,有时即使理屈词穷,也要强词夺理。同学们越来越不愿意理他。他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差,而脾气也越来越大,性格也越来越偏执。进入大二第二学期临近党员发展期,该学生心里比较急躁,自认为自己各方面都优秀,将自己不能被发展入党的原因归结于老师对其不公,并暗示将采取自残、报复等偏激的做法。
偏执性格的人性格固执,敏感多疑,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考虑问题常以自我为中心,遇事有责备他人的倾向。针对该学生的情况我及时向心理咨询老师及校外临床心理科医生进行了咨询,他们一致判断该学生是性格偏执的人。性格偏执的人受到外在条件刺激后,如果没有及时加以正确的干预疏导,将可能发展成为病理性妄想的偏执性精神病。该学生暗示将采取自残、报复的偏激做法,情况比较危急,必须对其迅速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否则该学生极可能采取偏激的做法,后果严重。
(二)案例处理过程
由于事态严重,我立即将情况汇报给系领导,在系领导的指导下,及时联系心理老师,对该学生进行心理评估,以指导我们开展下一步的工作。同时迅速启动了“五个一”的心理干预,我们成立了以系书记为组长,我(辅导员)为副组长,班级主要班干部及同学为组员的干预小组。安排信息员对其密切关注,并及时向我汇报情况。但由于该学生敏感、自尊心强,所以在安排工作时,我们特别注重隐秘性,不能让他知道或发觉。针对该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方案,方案分以下三步进行。
第一阶段:稳定情绪。
该学生打电话向我反映入党诉求时,我首先认真地倾听他的述说,让他尽情地倾诉,不打断、不反驳。此时的倾听可让他体会到辅导员的接纳、关心和理解,利于缓解其心理压力,稳定其情绪。将他的情况汇报给系领导后,我到宿舍去看望该学生,询问他的学习情况及在校生活情况,跟他聊聊家常和兴趣爱好。当他说喜欢羽毛球运动时,我立即肯定了他的兴趣爱好,随即主动邀请他到球场一起打羽毛球。他犹豫一下答应了。在打球的过程中,我一边跟他开玩笑,一边夸他的球技好。他也慢慢地露出了笑容,心情开阔起来。打完球后和他一起在食堂吃饭,吃饭的过程中和他一起探讨湘菜的做法及饮食文化,进一步拉近与他的距离。经过当天与他的交流,他的情绪明显稳定下来,不像之前那样焦虑和激动,我也跟他初步建立信任关系,为后期的干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第二阶段:让该学生认识自身的心理问题,端正入党动机。
让其认识自身的心理问题并端正入党动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一段时间对其心理进行疏导,并在实践中调适其认知体系。
首先,建立信任关系,积极为其营造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通过前期的工作,我初步取得了他的信任,但这还远远不够,我决心深入他的宿舍,继续主动关心该学生,并发动班级的同学,特别是跟他玩得比较好的同学一起来做他的工作。但摆在眼前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宿舍及班级的同学都不愿意与他交往,必须说服班级的同学特别是他宿舍的舍友接纳他。我从大学生应该互相帮助,特别是同学有困难时,大家更应该给予帮助,给其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在我的动员下,班级的同学对他的态度都友好起来,都积极主动地关心和帮助他。我还鼓励同学和他互相倾诉各自觉得委屈的事情,并在倾诉完毕后,深入交流自己的看法。这种坦诚的交流,使该学生体会到没有任何人是完美的,只要肯承认自己的弱点,并乐意接受别人的建议、帮助和忠告,就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当受到不平等待遇时,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修养。在该学生基本建立班级认同感后,我又引导他进行认同和内化实践,为其自我体验、自我反省、自我塑造、树立信心、直面挫折与困难、学会宽容等提供思考素材;利用其认知冲突,在实践中有目的地调适该学生的认知体系。
其次,密切联系心理老师、家长,对其进行系统干预。我还会同心理老师一起到该学生宿舍跟他交流,疏导其心理问题。先让心理老师静听我跟该学生的聊天,让心理老师把握该学生的心理状况,然后心理老师再有针对性地跟该学生交流,引导他认识到自身的心理问题,指导其调整好自己的心理,及时疏导他的心理问题。同时,我还经常和他父母沟通,将他的情况及时通报给他的父母,并向他的父母咨询他的一些具体情况,要求父母配合学校一起来做他的工作,用父母的爱来温暖和教育他。
再次,在其情绪稳定后,潜移默化地引导其理智对待入党这件事。在老师、同学、家长、朋友的关心和教育下,该学生慢慢地能正确对待一些事情和问题,不再那么偏激。我继续保持与该生的交往,和他经常打羽毛球,同他建立了充分的信任关系。随着关系的进一步巩固,我就跟他探讨入党的动机问题。首先我邀请他看了一场电影《党员吴显才》,再提供相关书籍及《人民的好儿女》(光盘)等资料,让他了解共产党员的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让他潜移默化地明白“正确的入党动机是什么”,并告诉他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正确的入党动机是什么,目前你的思想是什么样的,有没有达到标准?没达到标准,自身应如何来做才能达到成为一名党员的要求。有时我们谈到很晚,我就和他在外吃点夜宵,边吃边聊,气氛非常好,他也容易接受我对他的引导。渐渐地,他认识到他离成为一名党员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第三阶段:进一步巩固干预的结果。
我和同学们继续鼓励和关心他,定期和他谈心,帮他解决在学习生活各方面遇到的困难,鼓励他在班会上踊跃发言,提供机会,让他多参加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多参加文体活动,进一步巩固干预结果。
(三)处理结果
干预结果是他愿意与老师、学生交流,愿意接受心理辅导。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帮助下,他走出了心理困扰,不再偏执,能够正确对待入党等各种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
三、经验与启示
高校中存在偏执型人格倾向的学生为数不少。尤其是1990年前后出生的学生,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抗挫折能力差,个性乖张和独断专行几乎成为他们的一种标志。随着家庭关系的日趋复杂化,有的学生没有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更容易形成偏执的性格。这种性格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控,会产生恶劣的后果。目前高校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90后”。为了教育好“90后”大学生,特别是性格偏执的学生,我们建议应采取如下措施。
首先,爱的情感贯穿始终。辅导员要把自己对学生的爱融入日常教育中,肯定学生表现好的方面,滋润学生的心灵。
其次,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营造真诚关心的氛围。辅导员应抽时间尽量与每一位学生单独交谈一次甚至多次,要像朋友一样慢慢切入话题,消除学生的对立情绪。当教师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后,要做好忠实的倾听者,同时给学生创造一个非常宽松、愉快的环境。
再次,辅导员应及时、恰当地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给其奋进的力量。
最后,老师、学生、家长密切配合,进行系统干预。老师应安排同学对这类学生随时进行关注、关心,尽力去协调同宿舍成员之间的关系,解开该类学生的心结。同时联系家长,让家长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正确对待自己的成功与失败。
(作者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责编:晓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