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保来
2005年以来,在“开放式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国际化合作牵手世界知名高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黄淮学院紧紧围绕“地方性、国际化、开放式、应用型”办学定位,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系统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课程资源、评价方式、质量标准和优秀的师资,实现了中外优势互补和中西文化融合,有力地推进了学校的战略转型提升。
强化项目管理 多维质量监控 深化资源引进
目前,学校设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国际软件工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5个,分别是动画、软件工程、会计学、美术学、广播电视编导等;另外还有艺术设计、汽车修理与维护、护理、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软件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科项目。办学专业涉及学校重点建设的四大专业集群中的三个,国际教育资源辐射全校15个院系中的8个。
为了加强项目管理,学院与国外合作大学联合成立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工作指南、项目发展计划,协商解决合作办学中的相关事宜。外方成立由合作大学副校长、国际部主管和相关学院院长、国际事务主管人员组成的项目组或课程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合作办学项目的事務。学校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在主管副校长的指导下负责合作办学项目的教学管理与协调;设立国际学院,具体负责合作办学的日常教学与学生管理。
针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特点,学校制定了比较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定,如《外籍教师教学管理制度》《项目学生单独编班单独管理制度》《项目学生学分转移对接连读制度》《引进课程考试评价制度》等。加强质量监控,把合作办学项目纳入学校统一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学实施、跟踪反馈等各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同时,通过学生评教、同行互评、专家抽查、期中检查、学年考评等,对合作办学项目进行全过程、多维度的教学质量监控。
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以人为本、能力导向的教育理念进一步巩固,以健全人格、健康人性教育为主旨的多元质量观进一步深入人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实施任务驱动教学,通过启发、讨论、点评,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营造出良性互动的课堂氛围。
按照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三个三分之一”的要求,学校引进英国斯旺西大学会计学专业16门课程,引进英国考文垂大学动画专业12门课程,引进印度迈索尔大学软件工程专业10门课程,引进英国亚伯大学美术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各12门课程。凡引进课程均使用引进的外文教材或参考国外资料编撰的教材。
为了保证学分互认、对接连读,凡引进课程和专业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等均由国外合作大学选派教师或引进优秀的外籍教师讲授。同时,还根据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需要,把聘请外教扩大到相关的普通本科专业。每年在学校任教的外籍教师多达40~50人次,已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中外合作办学 校企联合培养 产学研相结合 教学做一体化
经过近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基本实现了“办学环境的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模块化、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初步形成了“中外合作办学,校企联合培养,产学研相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外合作办学健康发展的特色教育之路。
(一)中外融合的培养方案
学校紧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把国外的先进课程和相关国际职业资格认证课程融入专业培养方案,把国内行业标准、企业元素融入课程教学,构建了“中西结合、产学融合、工学交替、特色鲜明”的应用型课程体系。
引进国外课程资源。合作办学专业40%的核心课程由国外引进,引进课程全部使用国外最新原版教材,引进课程由外籍教师全英讲授或由本校教师双语教学,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拓展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嵌入职业认证课程。将职业认证课程嵌入专业培养方案,如在会计学专业嵌入了ACCA、CIMA、CPAC等职业资格认证课程,在软件工程专业嵌入了NIIT的软件工程师认证课程,在动画专业嵌入了WACOM的动画工程师认证课程,在计算机网络专业嵌入了南京普天的网络布线工程师课程等,确保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有效对接。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按照“3+1”培养模式,加强实习实训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始终把学生职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同时,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与专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发展。
(二)原汁原味的资源引进
实质性引进国外先进课程、原版教材和优秀教师。核心课程由外教全英语讲授、本校教师双语辅导,学生可以学到原汁原味的国外最新知识和地道的英语,真正实现不出国留学的目的。
(三)持续强化的英语教学
教学的国际化要求学生要具有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化的视野。在英语教学方面,开设了大学英语、专业英语、商务沟通等英语课程,建设了国际交流中心、英语学习动力中心等英语学习平台,利用各种有利资源,调动各方力量,通过举行英语角、课文背诵大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雅思英语基础讲座等,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通过举行赴英国夏令营、西方社会与文化知识讲座、出国培训讲座等活动,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跨文化的交流沟通能力。
(四)立足现实的教学模式
实施“层次+类别”教学模式。在低年级,按学习程度分层次组织基础课教学,因材施教,培优补差;在高年级,按出国和就业不同的毕业走向,实施不同的专业模块教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专业教育。采取“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教学形式,引进课程由外籍教师全英语教学,本校教师小班双语辅导,注重团队学习、案例分析、模拟训练等方法,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投入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注重实践。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本、以职业导向为本,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突出应用的实践教学
学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团队精神的培养,强化职业技能的培训,推进职业素养的形成,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任务导向,项目驱动。为此,学校与苏州软件园、四川华迪、完美动力、江西迪卡、火星时代、天乐传媒等企事业单位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0多个、动画制作中心1个、应用软件技术工程中心1个,专业工作室7个,把职业元素和企业岗位技能充分融入课堂教学,基本搭建起“校内外联动、产学研一体、教学做合一”的实践教学平台,基本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的无缝对接。
(六)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学校坚持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推行“分段教学、多次考核、多样考核”。在形式上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将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演示、阶段测验、论文撰写、技能训练、作品展示、项目开发、综合实训等各阶段的表现计入平时成绩,把阶段性考核作为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评价手段贯穿于整个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在方式上,减少理论考试、闭卷考试科目,采取闭卷与开卷并举,笔试与口试、答辩并举,理论考试与技能操作并举,注重综合性、创新性考核。在成绩认定上,加大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加大实践、创新成果在成绩评定中的比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真正使在校成绩能够客观反映学生真实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实现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
国际教育与国内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通过系统引进国外先进办学理念、核心课程、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国际教育与国内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良好态势,进一步彰显了学校国际化的办学特色。
2008年以来,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师生参与了《苏乞儿》《功夫之王》《精武风云》《全城戒备》等热播影片的后期制作,承担并完成了湖北人力资源一点通、钻石佳人婚恋网、驿城区招商引资网、天元农产品交易平台、驻马店市驿城区电子政务系统、解放军某部武器装备管理系统、小区智能识别系统、How About We社交平台中文版、遂平县农业银行商业影视广告、安全教育宣传片等项目;师生创作的《大地永存》《南海禅寺》《化蝶》《好酒在天中》等系列动画作品在驻马店市电视台循环播出。目前学校又承担了驻马店市《传奇天中》系列动画电影的制作,为弘扬天中优秀文化,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大大提高了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动画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被批准为“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基地(动画设计方向)”,在“2012-2013年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排行榜”上,学院动画专业名列全国第十七名;“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被评为河南省重点学科,软件工程专业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并于2010年被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联盟批准成为硕士联合培养学科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黄淮学院——驻马店電视台大学生实践教育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教学基地。
同时,学校的办学声誉得到了显著提升。一是教学质量得到国外合作大学的认可,先后有700多人被国外合作大学录取,出国继续攻读学士、硕士学位;二是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400多人被华为公司、内蒙古电力、万宽数码、火星时代、天润安鼎、嘉柏国际、阿里巴巴、天乐动画、华豫兄弟等知名企业录用,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三是办学水平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作者系黄淮学院国际学院院长,教授)责编:赵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