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军队信息化建设

2014-04-29 12:32刘子杰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刘子杰

【摘 要】面对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和信息化战争的严峻挑战,军队信息化建设虽然已经起步,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发展思路还不完善,有些地方还在走不应该走的弯路。为此,我们必须认清军队信息化的本质内涵,从根本上提高我军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不断加强信息化军事网络建设,不断丰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提高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应用能力,坚定不移地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军事变革;信息化战争;军队信息化;军事网络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建设一支与国家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信息化军队,使信息成为军事指挥和协调的重要保障,是党和人民在新的历史时期赋予军队的根本任务。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近年来,军队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并初具现代化水平,但是,还存在着认识不够、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标准、不能互联互通等问题,并且目前军队建设正处于整体转型、结构调整和作战能力大幅跃升的关键时期,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都将处于变革之中。面对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和信息化战争的严峻挑战,军队信息化建设虽然已经起步,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发展思路还不完善,有些地方还在走不应该走的弯路。为此,我们必须认清军队信息化的本质内涵,从根本上提高我军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不断加强信息化军事网络建设,不断丰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提高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应用能力,坚定不移地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

一、加快军队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军队信息化,指在军队各个领域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发展改造武器装备,开发利用信息资源,聚合重组军队要素,提高体系作战能力,推进军队变革发展的社会实践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是加快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立论的基本前提和依据,是对国家安全形势的科学分析判断。世界新军事变革促使军队结构趋于综合、趋于一体化,传统的军、兵种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由“各军、兵种协同作战”发展到“多军、兵种联合作战”。并且我国正面临着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错,这就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而军队信息化建设正是通过广泛应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改造军队,改变传统的作战方式,通过各种信息系统作用发挥,提高指挥手段和武器平台的一体化和智能化程度,延伸了人对战场信息的感知和对武器平台的控制能力,增强军队开发、利用和控制信息资源的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军队的组织体制、力量结构及运用方式,产生与信息时代战争要求相适应的信息化军队,使之适应体系作战能力生成和發挥军队组织体制功能,更有效调动战争资源、控制战场力量、组织作战行动,具备信息化、联合化战争要求的威慑能力和实战能力,保证了各个作战要素和武器平台充分共享信息,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军队的战斗力的效果。

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现代战场将不再出现以往的短兵相见,而是完全由信息指挥和控制的网络化战场,武器系统信息化和信息系统武器化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党中央一直对我军现代化建设极为重视。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革新军制离不开现代化”。1981年,邓小平指出:‘必须把人民解放军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江泽民也曾指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必须抓住信息化这个本质和核心,要根据信息化战争和信息化军队建设的规律,加紧推进我军武器装备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复合式发展。”并且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强调: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为此,要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克服长期存在的各种矛盾,全面提升我军信息化作战能力。当前,我国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的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约为20年左右,军队总体上仍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阶段,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阶段。所以我们应当加紧推进军事转型,在重塑军事体系方面不断采取新的举措。把军事力量中的各个要素,战场上的诸多作战单元充分融合在一起,使之统一协调行动,发挥出最佳的整体效能,从信息技术应用、军队信息网络建设、军用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军队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度、军事信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打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武器装备及战场信息化、军事理论和军事活动信息化、实现军事人员的信息化、军队编制体制信息化等军队形态的信息化。

三、实现军队信息化建设是国际形势所趋

随着工业时代的热兵器或机械化兵器发展成为今天的信息化装备,在世界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国际战略竞争和高技术局部战争推动下,世界新军事变革不断演变,进入革命性变革阶段,正在发展成为一场波及全球、涉及所有军事领域的军事革命。从国际的角度来看,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上,美国处于“领跑”位置。美国陆、海、空军武器装备的主体已经实现信息化,初步建成了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特别是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全球性战略级、战役级和战术级军事信息系统;建成了以信息化作战牵动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初步调整了院校课程设置,使军事人员的信息素养、高科技知识水平和实施信息化作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英、法、德、日等发达国家追随美国启动了军队信息化建设,虽然这些国家军队信息化程度低于美军,但是其陆、海、空军的单件武器装备已基本实现信息化,其信息化武器装备已占装备总量半数以上。俄罗斯拥有完备的国防工业体系和雄厚的军事科研力量,其武器装备信息化建设的起点很高。印度、巴西等先进的发展中国家开始研究信息化战争和信息化作战理论,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特别是军事信息系统。因此,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各国军事发展的普遍追求我们必须积极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严峻挑战,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努力完成机械化、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

四、健全的法制是实现军队信息化建设的保障

信息技术在给军队建设、作战指挥带来高效益的同时,也给军事信息安全带来高风险,军事信息安全,决定着一场战争乃至一个国家的成败与安危,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和生存平台。“发现即意味着摧毁”,重要信息一旦被敌方窃取,就有可能遭受毁火性打击。智者行事.必善于谋。建设和发展具有我军特色的信息安全体系,必须从挑战与机遇、需要与可能、眼前与长远的实际出发,进行战略思考和筹划,努力夺取信息安全的战略主动.但当前信息安全的形势并不乐观。一名军事专家曾言:“信息时代,军事威肋主要的将不是大军压境、陈兵百万,而是来自信息网络上的突然袭击,是对国家和军队‘中枢神经面对面的打击。”信息网络安全是信息化军队前进的“道路”,经过全军官兵的多年努力,这条道路已经初步开辟出来,为我军信息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目前这条道路还不宽、质量还不高,体系不够完善,无法满足信息化大军向前迈进的需要。所以在机械化战争转向信息化战争的今天,我们需要明确目标.科学谋划,把防止窃密、泄密,已经作为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又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法治社会,法律制度对战争的作用更为突出,先进的技术和精良的装备是军事信息安全的物质保障,法律制度则是军事信息安全的外部环境和制度保障。因此,军事信息安全法律制度建设是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