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摘要:粮食保管损耗是指粮食入库到出库全过程中的损失量,粮食损耗量的多少对衡量仓储管理水平有大影响。当前,我国全面推行科学保粮,提升粮食储藏的质量,全面减少粮食的保管损耗。本文作者就结合所在地粮食的保管情况,着重探讨怎样进行科学保粮,减少粮食的保管损耗。
关键词:科学保粮 粮食损耗
中图分类号:S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06-0081-02
1 我公司粮食储备管理的基本情况
我公司面积最大的仓库可容纳粮食300吨,仓型有平顶倉和浅圆仓两种。我县属于第七生态储粮区,储存粮食主要用药物磷化铝片剂,保管的粮食品种主要是早籼稻,仓库通风方式为机械通风,通常粮食的保管时间为3年。
就我公司粮食损耗的情况来看,损耗量较高,主要有水分损耗、自然损耗以及其他损耗,其中水分损耗的粮食量基本上就有总损耗量的1/2左右。通常来说,中籼稻和晚籼稻的储存无论入库的水分大小,基本上降到约12.5%时就不会再下降。但我公司主要储存的是早籼稻,因此受水分损耗影响较大。
2 造成粮食损耗量大的主要因素
第一,水分造成粮食减量。粮食入库之前的水分跟出库之后的水分差造成了粮食的损耗量。
第二,计量造成粮食损耗。通常粮食进出库使用的计量方式是抽包检斤过磅或是称量器具。前者是调拨粮食包装是定量包的基础上使用的,但这种计量方式会因为人为检测不严格或是粮食入库时水分较高保管一定时间定量包就会变为飞定量包。后者计量方式虽说每年都会由相关部门检测,但难免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存在误差。
第三,其他原因造成损耗。其他原因主要是指储存过程中的虫蚀、粮食入库时点包计量是否精准等,这些也会造成一定量的粮食损耗。
3 开展科学保粮,减少保管损耗
3.1 改造仓库环境条件
避免粮食损耗过高首先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储存条件,改造仓房和库区的环境,增加通风地槽和嵌膜凹槽,强化粮食的通风;落实防潮、防虫、防鼠、防热四方面的工作;做好双门、双槽、双墙等工作,强化仓库的密闭条件;仓库的墙壁和顶棚不能有缝隙等。通过改善仓库环境条件来减少粮食的损耗量。
3.2 解决保管矛盾问题
第一,干燥性问题。干燥可以有效抑制粮食的呼吸以及虫霉的活动,这也是粮食储存处于稳定状态的必要条件之一。所以必须要保证储粮、仓库和器材的干燥性。粮食入库之前就要做好干燥处理,确保粮食入库水份必须在安全储存标准以内,做好仓库的通风和密闭处理,粮食入库之后还应在适当的时候压盖粮面,使用的各种器材必须确保干燥性。通常来说,入库粮食的含水量如果在12%以下,那么粮食的呼吸就十分微弱,不容易出现虫霉,如果粮食的含水量达到了9%以下,那么保管效果更为理想。因此,从干燥性入手可以有效降低粮食的损耗量。(但如果单独从干燥性入手就需要长期保持水分在8%-9%,根据我公司条件很难实现。)
第二,温度问题。低温冷冻可以有效抑制粮食的呼吸以及虫霉的活动。所以要尽量做到储粮和仓库的低温。通常来说,储存粮食的温度在15℃以下,就可以达到低温冷冻的效果。因此,可以使用机械通风降温盖顶保冷、自然通风跟翻扒降温冷冻结合等方式,尽量降低储粮的温度,这样也能有效降低保管粮食的损耗量。(如果单独从低温冷冻入手就需要常年保时温度在15℃以下,这对我公司来说也较为困难。)
第三,含氧量问题。通常来说,储粮仓库的含氧量保持在2%左右或是二氧化碳含量保持在40%左右,都可以有效抑制粮食的呼吸以及虫霉的活动。因此,可以使用气调储藏等方式减少粮堆的含氧量,进行缺氧储藏,有效减少粮食储存过程中的损耗量。(如果单独从氧含量入手,根据我公司现有的情况很难实现。)
第四,清洁度问题。清洁干净的粮食和仓库可以有效遏制虫害以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减少粮食保管的损耗量。因此,必须要保证粮食、仓库和器材的清洁干净,主要通过打扫、消毒、清洗、日晒、水煮等方式提高清洁度。(如果单从清洁度入手我公司可以满足条件,但也不能大幅度减少粮食保管的损耗量。)
就以上四点来说,单独从某一方面入手都难以实现粮食保管损耗量的大幅度减少。在我公司粮食满足相对干燥的基础上,可以将以上几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协调使用。即用低氧和高二氧化碳对低药量进行增效;用低药量弥补低氧情况下出现的脱氧不足;用低温冷冻或是相对低温确保储存粮食的品质,增强杀虫效果。
3.3 重视保管防治措施
第一,从农村防治出发。将防治工作拓展到田间、农户、场头和民仓,做好民仓消毒、改造、保管等方面的宣传工作,将仓虫消灭在萌芽状态,从根本上落实防治工作。
第二,从清洁卫生出发。主要是保证入库粮食、仓库以及器材的清洁卫生,确保保管条件的清洁和干燥,切断虫类的传播,有效防治虫害。
第三,从物理防治着手。单一使用药剂或是熏蒸并不能长期防治虫害,要结合高温、压盖、降水等多种方式,即能达到防治效果也不会对粮食造成污染。
第四,从化学防治着手。因为化学剂的使用很容易残留各种毒素,对粮食造成污染,所以通常只作为最后的防治方式使用。使用化学剂必须在安全、科学、适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气候、仓库、粮堆、虫霉和药剂五个因素,还要掌握药剂的科学使用方式。真正做到低药量、适时用、综合用和严封锁。
第五,从创新保管着手。运用科学方式保管粮食不能安于现状,要居安思危,不断前进,不断创新。多方位研究科学保粮的新方式和仓虫防治的新方式,逐步确立适合我公司的完善的“科学保粮管理系统”,对各种保管方式和防治方式进行统一管理,全面提升粮食的保管水平,减少粮食的损耗量。
第六,从季节气候着手。根据我县常年季节气候的特点,再结合虫、鼠、霉等的活动规律以及粮食温度、水分等的变化规律,总结出针对季节和气候的防治措施,抓住全年粮食保管工作的要点,实现粮食的科学有效保管。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公司开展科学保粮之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往粮食保管3年之后,因为水分、虫霉等造成的粮食损耗约为1%,但使用科学保粮之后,粮食损耗降低到0.4%左右,这对我公司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公司会继续开展科学保粮,还会在此基础上不断研究和创新,最大限度降低粮食的损耗量。
参考文献
[1]万拯群,逢瑞玥.运用辩证法和规律性指导科学保粮[J].黑龙江粮食,2013(02).
[2]万拯群.我国科学保粮问题之我见(二)[J].黑龙江粮食,2010(01).
[3]蔡庸家,杜汉梅.关于减少粮食保管损耗的探讨[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19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