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中之王田黄石

2014-04-29 06:45:44珊安
家庭之友·佳人 2014年3期
关键词:石印用油玉石

珊安

老爸有一些朋友好收藏,某次聚会后,撺掇他买了颗田黄石。拿回家,我们看了,都很不以为然。只是一颗灰扑扑的橘红色石印,雕工倒是不错,印上的人物神态逼真,风景还颇有意境,但和那高得离奇的价格相比,妈妈认为,还不如买块翡翠好。

“这你们就不懂了,好石头要靠养,沾染了人气才会好。”老爸把石印握在手中,爱不释手地把玩着。掌中穴位多,上了年纪的人玩核桃、健身球,就是为了刺激这些穴位,起到保健作用。把玩石印也有同样的效果,大家就当他买了一只健身球吧。

过了一个月,老爸就迫不及待地把他的石印展示给大家看。小巧玲珑,色泽倒更温润些,漂亮虽漂亮,可样子还是普通。妈妈偷偷和我说:“你爸被人骗了,不肯承认。这就是一块平凡的石头而已。”这话大概传到了老爸的耳朵里,他的脸色一变:“妇人之见,交往十几年的老朋友怎么会骗我?”

老爸不再提起他的田黄石印,我们也以为他是一时兴起,兴趣淡了,也就忘在一边。数年后,老爸偶然拿出他珍爱的石印,却让大家惊艳了一回。

其色,鲜艳得酷似橘皮红,其质,洁到没有任何瑕疵,美妙得非同一般。细洁、温润、凝腻、通灵欲滴。美妙的红筋深埋肌里,长短伸曲,参差错落,酷似晒干后极细的萝卜丝纹绵密欲化而清晰可见。

把田黄石印放在阳光下,或者用灯光照射它,都有霞光弥漫,似新鲜蛋黄。握在手心,嫩滑如婴儿肌肤。老爸很得意:“瞧,这是真正的田黄石,千金难买一石。”不过,他也承认,买时单觉得它细致可爱,所以一见钟情。当然也怀疑过它是否是真正的好石,但初见它时的欢喜一直印在心里。

而养玉石的过程,更像是养育孩子,除了爱之外,还要有耐心。唯有经历长久岁月的耐心等待,才能把一颗貌似平凡的石头,变成人人赞叹的收藏品。

收藏小辞典

田黄石——此石是石中之王,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的追捧,而“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一两田黄三两金”等说法也凸显了田黄的尊贵地位,甚至让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其实,田黄是寿山石中的特殊品种,因产于福建寿山村坑头溪两岸的水田,以及河流底部的沙砾层中得名。作为我国特有的“软宝石”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寿山一块不到1平方公里的田中出产,因此产量极其有限。

三从六德辨田黄

收藏田黄,首先要学会鉴别其优劣。一块上等田黄石必须具备三从六德。

三从是:

一从色彩:上好的田黄首先颜色要正,所以田黄的“黄”就要求黄得如同金子般灿烂;

二从纹理:有萝卜丝纹、红筋、石皮,纹理要美;

三从石形:上品的田黄应该饱满、浑圆、比例协调。

六德是:

1. 细:质地细密,嫩如婴儿之肤;

2. 洁:有光泽,手感光滑;

3. 温:触手妥贴亲切,无火气;

4.润:在手心能生成露珠般的滋潤,如露之欲滴;

5. 凝:凝如半透明的乳冻状;

6.腻:指肌里油溢,用手稍微盘玩一会儿,就会出现由里往外冒油,如油之欲滴。其他石头,没有这种油腻感,更谈不上由里向外冒油,油之欲滴了。

田黄石保养四规则

规则一:谨慎用油。

许多人喜欢用各种各样的油来保养田黄石,但用油不慎,就会遭到油的浸染,石头的外部由淡黄变成黄色,形成外深内浅的夹心石,致其贬值。田黄石用油很讲究,应该选择色泽清冽的油,陈年白茶油清而不腻,是田黄石最佳的保养用油。

规则二:以人养玉。

俗话说得好“人养玉,玉养人”。人如果经常佩戴玉石,可以从玉石中吸取一些微量元素,达到“养人”的目的。同样,经常佩戴或者把玩田黄石,以人体油脂和体温来养玉,久而久之可使其变得更加通灵光亮。

规则三:谨慎收藏。

田黄石要尽量避免阳光或灯光的长期照射,不要接近酸碱物体,切忌温度过高或过低,尽量置于阴湿之地。

规则四:避免撞击及磕碰。

田黄石质地比较脆,如遇撞击或磕碰,可能会对损坏外观甚至发生断裂。所以,对待田黄石,要尽量做到轻拿轻放,在做剧烈的运动时尽量别随身携带。

猜你喜欢
石印用油玉石
浅谈石印术与中国近代印刷业的变革
出版广角(2023年15期)2023-10-20 05:11:31
玉,石之美
全球船用油检测服务中心简介
石油商技(2021年1期)2021-03-29 02:36:12
适用于农业机械的多功能传动系用油性能要求
石油商技(2021年1期)2021-03-29 02:35:56
为什么白糖在锅里用油翻炒后会变色
科学大众(2020年12期)2020-08-13 03:22:16
我与《齐白石三百石印》的情缘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宝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4:48
世界上最会摇摆的天然玉石
宝藏(2017年4期)2017-05-17 03:33:49
春秋时期玉石器
丝路艺术(2017年5期)2017-04-17 03:11:59
上海近代石印书业的分期问题*
中国出版(2014年14期)2014-03-11 10: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