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佳颖
摘要:在女权主义的崛起中,很多人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这条路并不好走。在无数人的试探与抗争,徘徊以及思考中,在一次次的自我追求与实现中,女性同胞的社会地位才得到了一些提高。本文对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境遇及生存状态等进行了简要的研究。
关键词:《乱世佳人》 男权社会 女性主义
一、前言
《乱世佳人》的作者是玛格丽特米切尔,作者通过对斯嘉丽的塑造,间接地表达了自己对“女权主义”的渴望。“女权主义”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在我看来,所谓的“女权主义”并不是真正的“女权主义”,而是女人在阶级底层对自由与平等的向往。
在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一个独特的富家女,通过对其对于爱情、金钱等等的追逐的描述,对“男权主义”提出了挑战,她敢于追求自己的心灵所想,不拘于人们的思想中。特殊的家庭与特殊的历史人文背景,使主人公斯嘉丽具有独特的价值观以及爱情观。
二、女权主义发展背景
纵观人类的文学史,女性文学创作不在少数,其重要性与男性文学等同。现存发现的历史最悠久的诗歌是由女性创作的,相应的,在《诗经》中,女性作品亦不在少数。
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是带有政治色彩以及平等和自由观念的,是对现状不满的呐喊,是为自己名誉的抗争。
英国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与法国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是女权主义文学的开创性人物,对男性文学对女性描述的不公,使其开始了女性文学的作品创作。60年代后涌现大批的女性文学家,她们的出现使得女权文论学科化。例如美国凯特·米勒特等等,都是非常关键的人物。女权主义的发展不是权力的转变,而是对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尊严的要求。是女性对自我的寻找与证明。
女性文学在不同时期呈现了不一样的主题,其中心思想主要经过了“女性美学”,“妇女批评”,以及“性别理论”的演变。这一路上并不平坦,试探与抗争,徘徊以及思考,这样的半个世纪是不平凡的。男性由于其得天独厚的特质,稳居霸权地位,而女权主义的发展,给予了其重大的冲击。女性同胞的社会地位在一次次的自我追求与实现中,得到了提高。
三、《乱世佳人》中女权主义的解读
不管是平权运动还是霸权运动,女权运动一般与女权文学密不可分。在《乱世佳人》中,斯嘉丽是一个追求独立与尊严的女人,在顺境中可以依偎享受,在逆境中会奋起拼搏,个性鲜明,敢爱敢恨并乐观进取。情场失意,家园被毁,经历战争,失去爱女及爱人,一连串的打击却没能使她低下头,她说: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中国有句古话叫“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种韧劲在斯嘉丽身上得到了完美地展现,这样的生活态度,使其拥有生活的主动权。
斯嘉丽的形象是作者塑造的一种追求独立人格的女性形象,这一形象生动地为我们展现了女性对平等的需要与追求,以及女性对自我价值与自治的实现。
小说是以男权政治为背景,女人作为附属品,不论从生存还是人格上都是依附于男人的,爱情和男人是女人的全部,作为一个“附属天使”,像极了工艺品。斯嘉丽在一定程度上与简爱相似,只不过简爱扮演的是一个有智慧的“灰姑娘”,但对自由与平等的追求是一致的。但可以看出,这两部作品中的“女权主义”都是平缓的“女权主义”,不是与男權主义想对抗,而是一种对权利的争取,一种平衡的和解,她们的表现更近似于一种叛逆,一种对平衡求而不得的叛逆。在《乱世佳人》中,斯嘉丽拥有三次婚姻,三次婚姻都是跟随自己的内心,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都是对独立、自由以及自治追求的表现。虽然三次婚姻都以失败告终,但同样证明了女人的独立人格以及自尊自爱的重要性。一个女人,首先要有独立的人格,以及自尊自爱的品格,人只有自尊自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爱,得到的幸福才是充实的。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我们将小说中女性的形象展开分析,并对女性在男权社会的境遇进行分析。
(一)男权社会下的失语者。语言,在男权社会被男性所掌控与主导,对女性的压抑十分明显。作为一种传达工具,女性失去了它的使用权,在社会中以一个失语者的身份存在。在男权社会,社会的制度是由男人制定的,社会的形态,价值观,甚至女性的意义都是由男人赋予的。肖沃特对“好”的女性的标准形象规定为:天真、美丽、可爱、无私;对“坏”的女性的标准是:复杂、丑陋、刁钻、自私、蛮横。曾在19世纪,英国上流社会对“贤妻”有相当明确的标准,按现在流行的说法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管得了家室,做得了表率。男人对女性的需要可以总结为是“有用的花瓶”,女人的意义就是围绕男人,为男人、为家庭的服务。例如梅兰妮,她温婉、宽容,似乎完全适合男人的需要。这应该就是“好”女人吧。相比之下,斯嘉丽似乎无可厚非地成为了一个大异类:在丈夫逝世时忘情地跳舞;不惜被民众唾弃地经历了三段婚姻。其实行为上的大问题并不存在,只是她的行为意味着对男性话语权以及地位的挑衅,也就是出头之鸟,是试图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
斯嘉丽,一个本该谨守本分,一个来自“失语者”群体的一员,她的声音是对男性权利的挑战,必然是刺耳的。而对她的声音尤其感到刺耳的也是女性。那些“装在套子”里的女性,已经被男权社会塑造成了工具,甚至是控制自己权利的工具。它的价值观、是非观以及生活生存的意义全部为男人所控制。男性权利的壮大,相当一部分得益于女性的拥护。
(二)经济上的依附者。一部分女性认为,男女之间的不平等是由经济上的不平等造成的。为了从男人那里得到其自身不可能或者要付出很多才能得到的优越的生活环境,从而放弃了自我,依附于男人。在小说的故事里,斯嘉丽完成了从一个养尊处优的娇小姐到为生计奔波的一家之主的蜕变。在故事的开端,斯嘉丽游走于各个男人之间,以吸引异性目光和与异性暧昧为乐,在这时她是依附于男性的,她靠着男性的认可来肯定自我的价值。
随着战争的爆发,她第一段婚姻的爱人死于战场,战火无情地烧光了她原本富裕而完整的家庭。在无依无靠的情境下,斯嘉丽扛起了一家之主的重任。也正是缺少了可以依附的人,或说可以依附的男性,斯嘉丽内心的自我意识被唤醒,经济上的独立更巩固了这种觉醒。为了金钱,斯嘉丽不惜抢夺妹妹的爱人,以及与肯尼迪结婚,这些全部来自于她对金钱对经济独立的渴望。斯嘉丽利用第二次的婚姻实现了当下她所要实现的自我价值,而肯尼迪只是一个实现目标的工具。虽然这里有她自私及卑劣的成分,但是也是她敢于追求自我,以及挑战男性权利的表现。婚后,以斯嘉丽对生意的经营和管理上同样可以得知,经济独立对女性的重要性。
但可惜的是,斯嘉丽这种异类在以男权为主导的社会中是不被认可的。于是民众的流言蜚语试图淹没她,并且难民对其实施了抢劫。这个环节的设置充分地体现了男与女在体能上的差异。一旦男性权利受到了挑衅,即使是社会底层的人也可以对女性进行惩罚。
肯尼迪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她的爱以及对女性尊严的维护,但是可见作用有多渺小。这更加昭示了维护斯嘉丽这种不遵照社会准则行事的女性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
经济上的不独立使一代又一代的男性禁锢于家庭,依附于男性,这是女性从属地位的根本原因。女性意识的觉醒仅仅是一个开始,在男性社会,女性经济独立是很困难的。为了自我实现,女性要付出極大的努力与代价,但这条路将为广大女性带来光明的未来。
(三)爱情中的受虐者。小说中两个女主人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同“天使” 与“恶魔”一般独立存在着。两个人共同爱着阿希里,但这并不是唯一的相同点,更重要的是在爱情中扮演的“悲剧角色”。什么是“悲剧角色”?即在感情中是依附对方存在,甚至有自虐倾向。“受虐狂”弗洛伊德定义为:与身体上的痛苦或蒙受的羞辱相伴随的性愉悦。虽然在小说中作者没有明确地提出或指出这一次的含义或指向,但他在书中有相关描述:阿希里爱的是一个不是负担的附属,一个停靠的港湾,一个不会带来烦恼,一个单向附属性的女人,斯嘉丽显然不符合这些要求。而这些要求的提出也恰恰是不平等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甚至是家庭存在的意义,女性对男人的需要远远超过对尊严以及自由的追求。
斯嘉丽作为一个勇于打破世俗枷锁的勇敢的女人,表现出了其坚强,智慧的品格。总结它的三段婚姻:第一段是出于报复,是不甘寂寞一时冲动的结果;第二段是工具,是振兴家族的需要;第三段婚姻看似建立在爱情或说出于对伴侣的需要,但实则是贪图对安逸生活以及财富的渴望。你会不会认为到这我们该重新思考斯嘉丽到底是施虐者还是受虐狂,她把每一段婚姻都当做自我实现的工具,可是不要忘了,受虐狂是指在爱情里,也就是仅仅对于阿希里来讲的。只要在与阿希里的爱情中,受虐狂的本质才暴露出来。
其实,如果往深处剖析,斯嘉丽对阿希里的爱又有多纯粹,不过是一种征服欲,在暧昧与得不到的过程中愈演愈烈。而这个“受虐狂”的身份使得斯嘉丽对男性权利的所有挑战都化为乌有,面对爱情,附属品的本质再次回归。自我奉献与牺牲就是她表达爱的方式。这种固定的方式正是男权社会的陷阱,让你觉得是爱情,而实质是枷锁,是压迫。
与经济不独立带来的从属关系不同的是情感的控制像是一种来自内心的催眠,是对反抗的无声的压制,让你觉得是屈于自己的内心。即使你能做到经济独立,而在爱情中的沦陷,仍然让你万劫不复。你问我,那爱情最好的样子是什么?我给不了你确切的回答,如果可以让我下个定义,那就是在相爱时让双方都拥有充分的自由。
四、结语——斯佳丽飘不走的梦和人
这是一部女人写女人的书,也是女人写给女人的书,有相关资料说明斯嘉丽的原型是作者的外祖母,但这些都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女人你能在这本书里看到什么。你能反思,你在生活里,在爱情中有没有不自觉地成为了附属品,又有没有激起你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平等的渴望。
在女权主义的崛起中,很多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这条路并不好走。在无数人的试探与抗争,徘徊以及思考中,在一次次的自我追求与实现中,女性同胞的社会地位才得到了一些提高。
当然,斯嘉丽并不是完全的女权主义者,她的所作所为只是出于意识上的追求,以及当下情况需要的推动。但这种自发的意识与对女性权利的追求不谋而合。这种非对抗的对平等的追求是每个女性对自己权益的基本追求。斯嘉丽,作为一代反叛的代表人物,为一代又一代女性争取独立自由平等互爱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尽管这条道路是漫长而又艰辛的。但与此同时,争取彻底的男女平等可能会遥遥无期。但斯佳丽在男权世界里所做的探索和努力,其意义是不可忽视的。她将留在千百万读者的心底成为飘不走的梦和人。语
参考文献
[1](法)西蒙娜德波伏娃,陶铁柱译. 第二性全译本[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8.
[2]柯志明.女性主义正反论[EB/OL].搜狐网站,2004-12-03.
[3]罗婷.女性主义文学与欧美文学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2.
[4]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5]陈惠如.真爱与单相思[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