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玫瑰:苏菲·玛索

2014-04-29 00:44寇雯静
世界文化 2014年3期
关键词:苏菲

寇雯静

“像香奈儿5号的那缕香气,这位世界著名美女走了过来。”英国 《独立报》这样描绘她的出场。在万千影迷心中,她是高贵的伊莎贝拉王妃,她是优雅的安娜·卡列尼娜,她既是纯情的芳芳,又是狂野的路易十四的情人。她就是“法兰西玫瑰”——苏菲·玛索。在对她的各种赞誉中,法国影坛的“玛丽·安娜”这一称呼最能彰显她在欧洲影迷心目中的地位。当然,世界影迷赋予她的这份荣宠她亦受之无愧,因为她用其独有的美丽与倔强为我们演绎了浪漫的玫瑰人生。

少女情怀总是诗

谁曾想女神昔日的梦想会是当一名卡车司机,因为苏菲的父亲是位普通的卡车司机,小时候的她总会去想:“如果我也拥有一辆卡车,就可以和爸爸一起上路了。”在小苏菲的眼里,这大概是世界上最棒的工作,可以借此到处游历,离开当下,驶向远方。儿时的梦想并没有实现,命运显然给小苏菲安排了另外一条道路。

13岁那年的夏天,有一位摄影师要为正在寻求暑期工作的苏菲拍摄照片,与每个喜欢拍照的女孩子一样,苏菲为摄影师留下了她的美丽,却没有留下任何美丽的幻想。因为谁也没有想到,她正在开启一扇通往电影新世界的大门。不久她便接到了导演的电话,约她去试镜。这位幸运而又倔强的小姑娘从七百多名应征者中脱颖而出,导演克劳德钦定她为女主角,于是便有了苏菲的第一部电影《初吻》。

初试锋芒,这位14岁的少女便展现出了夺目的表现力,再搭配她那与生俱来的气质,她注定会是法国电影永恒的一部分。

14岁,普通少女还略显青涩的年纪,她却已然透露出一个成长中小女人的十足魅力,那是一种远离天真却又亲近纯净的性感,是她从那双棕色瞳仁中散发出来的穿透力。你会爱上她鼻子自然灵巧的线条还有嘴唇微张的程度,你会爱上她被青春打磨的身形,被青春注入的灵魂,被青春恩赐的语言,你会忽略影像与现实的差距嗅到她的情绪,陷入一种神往的状态。透过荧幕,我们看到少女苏菲那张美得不可方物的脸上分明写着“我谁都不爱,但我爱这青春”。

14岁,洛丽塔的年龄,你会忍不住以为这个岁数的小女孩既美好又邪恶,是那么撩人心弦。就像《杀手里昂》中的娜塔莉·波曼,如果一个女孩儿的成长永远只被锁定在十三四岁的区间内,这必是一种地狱与天堂并存不悖的审美觉悟。克劳德·皮诺托正是因为有了“少女般的”苏菲·玛索轻而易举地成就了这部电影,因为有她的存在,你所有的感情都倾注在她一个人身上,对故事的接受和理解仿佛都变成对她的注视、关怀、奢望与体会。

不知道是影片成就了她,还是她成就了影片。《初吻》上映后在欧洲所向披靡,势不可挡。她在铁栅栏前青涩朦胧的初吻也被定格为“法兰西之吻”,这部电影使她一夜成名,变身为20世纪80年代最走红的少女偶像之一。那时的苏菲还没有那么坚毅的眼神和强烈的个性色彩,她的微笑拘束而仓促,但是少女苏菲,把自己的青春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切,都让人觉得连同那个年代都十分美好。两年后,她又趁热打铁主演了续集,少女魅力依旧风靡,并最终捧得了凯撒奖。随即,她加盟了法国著名的高蒙电影公司,年薪100万法郎。后来的《女大学生》《萨卡纳要塞》两部影片中,她继续天真无邪、甜美多情的路线。从此,苏菲·玛索被贴上了“法国小甜心”的标签。

转角遇到爱

然而年少成名,给苏菲带来的并不都是鲜花与掌声,还有随之而来的巨大压力。一下子从小孩儿跳转到大人,过快的早熟让她本就倔强的性格更加棱角分明。过早地接触着形形色色的大人物,过早地踏足娱乐圈的名利场,过早地和美好的童年时光說再见。

“那些老家伙有钱有权、有名有势,在我16岁时,他们是绝对强势的人。那时候,我没有今天的自信。”苏菲·玛索在一次访谈中是这样回忆起自己不太满意的少女时代。“过去,他们想让我用三天时间拍一部他们想要的可怕电影,而不是重要的独立电影,我可能不得不按照他们说的去做。这不公平,现在我已经过了40岁,我会毫不客气地拒绝。”其实早在18岁,她就学会了说“不”。那时,她四处借钱,筹集100 万法郎赎回与高蒙电影公司的合约,甚至闹上了法庭。导致冲突的原因很简单,她爱上44岁的波兰籍导演安德烈·祖拉斯基。但公司认为与擅长拍摄性心理的导演合作,会有损苏菲清纯的形象,试图阻止她出演祖拉斯基的新片《狂野的爱》。但苏菲就是有这样不羁的魅力,与高蒙公司轰轰烈烈解约的事,成为她生命中的重大转折点。她不甘心被别人束缚,不愿意被外界左右。虽然她借钱才凑齐了所有的解约金,但这件事足以使她成为法国最受瞩目的女演员之一,百万法郎的赌注为她赢得了更广阔的电影天地,并且遇到了比自己大26岁的恋人祖拉斯基。

作为导演的祖拉斯基,其强烈的个人化风格,毫无疑问使之成为一位颇具争议的电影大师,他与苏菲·玛索轰动一时的相恋,也像他执导的电影一样毁誉参半,然而这段不被众人看好的感情却维持了十八年之久。其间,二人合作了几部电影《我的夜晚比你的白天更美》《蓝色乐章》等,解约后重获自由的苏菲荧幕形象也从青春小甜心蜕变为了成熟性格的叛逆小女人。

2000年苏菲迎来了与男友的第四度合作,这次是专为她度身打造的浪漫爱情片《忠贞》,片中苏菲·玛索扮演了一位热爱摄影、美丽不羁的女摄影师克莱丽。影片讨论了当代女性在情欲面前,内心如何挣扎,最终还是选择了保持婚姻的忠贞,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和道德准则。此片改编自法国女作家德·拉法耶特夫人的名著《克莱芙王妃》,整部影片都在极力刻画女主角内心的纠结,力图表现出一种情欲的张力。片中也有不少大胆的激情镜头,但祖拉斯基处理得自然、纯美,他认为通过苏菲妩媚动人的演技,才能忠实地传达女人的爱与欲。此片在世界各地上映后,反响强烈,成为苏菲·玛索性感的又一代表作。“纯真的性感,裸露的纯真。”媒体形容她的词永远是那么矛盾,苏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并不在乎在电影中的裸露,她说:“生活本就充满了爱与神秘,我只是将人生的片段带入电影中。”此时的苏菲·玛索,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成为迷人与美丽的代名词,狂热的人甚至觉得是一种信仰。

光影浮生梦

不论你是喜欢法国女星,还是喜欢法国电影,苏菲·玛索这个名字总会赫然在列。她虽然没有艾玛纽尔·塞尼耶那般柔情,不及朱莉叶·比诺什的知性,也没有伊莎贝拉·阿佳妮的神经质,但她的美是那么娓娓道来,舒缓却夺人心魄。精致的面孔嵌着具有东方特质的瞳孔,她的眼神中总是带着一种透明的忧郁,只是她的忧郁不是来自她自身,而是对这个世界的了然。也正是她那缥缈的眼神,总是轻易间就让男人迷失方向。

但苏菲并没有沦为外在美的奴隶,之前事业上的成功也没有使她停下脚步。1995年苏菲·玛索开始将演艺事业向海外发展,参加了众多的英语影片的拍摄。她的第一部英文片是梅尔·吉普森自导自演的古装史诗巨片《勇敢的心》,苏菲在片中扮演了法国王妃伊莎贝拉。梅尔认为苏菲非常适合这个角色:美丽且非常有法国味。苏菲也同样没令梅尔失望,在这部纯好莱坞式的影片中,怀着身孕的苏菲外表冷艳高贵,野性的内心却渴望着自由与爱情,举手投足无不彰显出她皇族的气质。虽然戏份不多,但她却以高贵的气质征服了全世界,给影迷们留下深刻印象。此片获得了当年第6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项大奖,苏菲·玛索也成为最受好莱坞欢迎的法国女星之一,同时为她赢得了Queen Marceau的稱号。

1997年,她又接连主演了三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影片。首先在英国名导伯纳德·罗斯的艺术影片《安娜·卡列尼娜》中出演了安娜一角,这部曾被改编了18次的名著让苏菲顶着巨大的压力,最终完成了对安娜·卡列尼娜这一经典角色的诠释,并最终获得了观众的认可。接下来她又在维拉·贝蒙特执导的《路易十四的情人》中扮演出身下层的艳舞女郎玛姬,力图以女性最本能的性魅力跻身上流宫廷社会。之后,苏菲在威廉·尼科尔森执导的剧情片《心火》中扮演一个刚毅倔强的瑞士家庭女教师伊莉莎白,苏菲略带忧郁的美和倔强的个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片子是完全的苏格兰风格,画面优雅,节奏舒缓,间或丁丁冬冬的钢琴声。她穿着17世纪的束身长裙,暗夜里灯光映照,格子窗棂后她的脸,美得不食人间烟火。

她塑造的荧幕形象时而含蓄亲切,时而性感魅惑;她的影片浪漫却不肉麻,自然而不做作。就这样苏菲在一部又一部的电影中,塑造形象的同时也在塑造着自己。她说过:“每演一部新片,就好像去接受一次心理治疗。差别在于,别人做心理治疗,要付钱给医生,但是我去做心理治疗,却是别人付钱给我。”她感觉每扮演一个角色,每经历一部电影的拍摄,就像是经历一次自我认同的危机,而自己总是在电影的拍摄中不断地寻找着答案。

人生若只如初见

我敢打赌,几乎在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芳芳。

《芳芳》也许是苏菲·玛索最美的时期。只要你看过这部电影,你就永远忘不掉芳芳对着单向镜子跳舞的镜头,电影中的芳芳短裤长靴,栗色的长发挽成蓬松的辫子,率直浪漫、敢爱敢恨,是那么富有生命力。难怪有一位看过《芳芳》的影评家这样写道:“那一刻,我绝对相信上帝造人即使不带偏见,用的材料也一定是分了档次的,有些人用的是泥,而有些人,比如苏菲,我想用的一定是奶油和白巧克力。”

“每个早上,我都要离开你。每个黄昏,你都要把我追回来。一天一天爱下去。”这便是影片结尾的台词。电影总是在最美的时刻戛然而止,生活的故事却刚刚开始。既然每一段爱情都不免黯然逝去,我们为何还要开始?这似乎已成为现代人公开的隐痛。

有人曾说:“法兰西是个随时可以产生爱情,却无法储存爱情的地方。”苏菲·玛索与祖拉斯基18年的爱情长跑也抵不过这句话,最终也仍不免缘尽分手。让我有所感触的是,分手之后,苏菲对生活的那股热爱依旧没有改变。她尝试着站在了摄影机背后,做起了导演,她牛刀小试的导演处女作《当爱变成习惯》讲述的是一对老夫少妻的故事,琐碎而温情,被看做是她与祖拉斯基恋情的总结。

她自己写书出书,独自抚养一双儿女,她毫不掩饰自己的皱纹,随心所欲地笑、闹、行走,就这样自然的生活。苏菲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也许年轻时,我们会把爱情看得很重,可是作为一名成熟女性,我们必须得找到除了爱情之外可以让我们立足于这个世界的东西。苏菲说过:“我想要更多的自主权,难道我是个木偶?他是给了我很大影响,可是这不意味着我什么都要顺从于他。我可以自己做主,不想被别人推动。”缘分尽了,就离开,不纠缠,独立生活,这就是她。

她还坦言对于“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的称号倍感沉重,“最漂亮的人也是不存在的,美丽来自自己的内心。我也有不漂亮的时候,比如早上起床,我儿子就会说妈妈你的脸色不好看,我就会给自己增加睡眠,调养调养。女人嘛,只要心情好,生活幸福,就会漂亮。”此时的苏菲·玛索褪去了影后的光环,只是一个普通的法国女人,一个系着围裙天天给儿女热牛奶的母亲。阳光照在苏菲栗色的头发上,一切都那么温暖。

当缪斯女神的神话已在时光的岁月里渐行渐远,当曾经青葱岁月里心仪女孩在阳光里的笑容渐渐模糊,在这个欲望扩张的浮华时代,女神这个词也开始变得渐渐廉价。人们戴着各种眼镜贪婪窥探那些矫揉造作的空洞漂亮,但心底对曾经的“怦然”念念不忘,那是对青春的无限缅怀,是对美的永恒追求。所以我们依然会心动于《初吻》里那个慢镜头回放的浪漫初恋,依然会感动于《芳芳》里的法式爱情,憧憬于《心火》里纠结缠绵的男女情怀,感伤于《安娜·卡列尼娜》里刺骨的爱情之殇。女人因可爱而美丽,我总是能在她那已经不再青春的脸上找到优雅的笑容,犹如香水在最初的芬芳褪去后留下的回味。

猜你喜欢
苏菲
开悟
苏菲的南瓜宝宝
开悟
开悟的障碍
自己是开悟的障碍
苏菲的故事
82岁妇人与28岁男子互许终身
苏菲·玛索
论《苏菲的选择》中极权主义对于女性的影响——以女主人公苏菲为例
苏菲寻龙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