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李水水(1989.12-),女,陕西延安人,西北政法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哲学专业,从事佛学研究。
摘要:本文拟从文化的涵义及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入手,试分析其内容,进而为当代中国主流文化进行定位。
关键词:文化;定位;文化定位中国传统哲学中“文化”的形成
“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易· 系辞下》记载:“物相杂,故曰文。”《礼记·乐记》称:“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叉”都是指这个意思。“化”,本义是改易、生成、造化,如《易·系辞下》:“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礼记·中庸》:“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等,可见 “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
“文”与“化”并联使用,最早见于《周易·贲卦·象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日月往来交错文饰于天,即“天文”,亦即天道自然规律。“人文”,指人伦社会规律,即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纵横交织的关系。治国者须观察天文,以明了时序变化,又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在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有“以文教化”之意。
西汉以后,“文”与“化”合成整词,是 “文治”和“教化”的总称。“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同时,“文化”也含有“人为”的意思。“文化内辑,武功外悠”(《文选·补之诗》)。因此,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文化”的本义就是“以文教化”,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教养,属精神范畴。
文化的涵义
文化包括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中所展现出来的体现人的本质、力量、尺度的方面及其成果。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可以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它映现的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所达到的程度和方式,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广义文化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狭义的文化指的是民族所共享的普遍的稳定的集体意向。它特指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內容的观念体系,是政治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所构成的领域。它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精神文化,又称小文化。
由文化的定义可看出文化是关于人的,以人为核心,其实质是“人化”。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反之又对人产生作用,即也可认为人的一切发展变化是文化。
文化的产生与人的产生是同一过程。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不仅认识和改造了自然,同时也创造了人,形成了文化本身。人与文化之间的的关系,是互为主客体的结构关系。一方面,人是创造文化的主体,人在满足自身的生存发展的对象性活动中创造了文化的形式,从这方面来说,人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人实践的对象性存在。另一方面,文化是人所创造出来的,具有自己特定的结构和功能,是超越主体的客观存在,影响和指导人类社会的发展。因而文化是历史的人,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时期后的产物。历史中有了人的形式后的历史就是文化,文化的人也是历史的人,有起始。从一定意义上说,人就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载体或文化存在物。
文化是人的文化,也就意味着它对人有价值,体现人的特点和人的尺度。但是,价值作为意识性的东西,又如何体现或感知呢?文化即人化,那么文化就必须依赖人的活动,因为文化的社会性是由人的对象性的活动的社会性和客观性所决定的。文化本身的存在不可以直接感知,但是文化的存在却是可以感知到的,它包含在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中。
当代中国文化定位
当代中国有三大主流文化形式存在: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自由主义文化。
西方的自由主义文化是利己文化,强调幸福价值。自由主义追求保护个人思想自由的社会、以法律限制政府对权力的运用、保障自由贸易的观念、支持私人企业的市场经济、透明的政治体制以保障少数人的权利。自由主义文化引导下的政治体制是自由民主制,它要求要有开放而公平的选举制度,使所有公民都有相等的权利担任政务,而这些对于当下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的中国而言,在公共领域是不现实的,必须要防止自由主义的泛滥。
中国传统文化是利他文化,强调崇高价值,没有明显的界限意识,一切以群体人的意识为主流,是一种超权利文化或者非权力文化,不提倡社会公平和正义,是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形成了一种“超稳定结构”。在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政治体制最终会走向中央集权,容易产生以家族本位为主的家国同构体系。而这些对于当下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的中国而言,在公共领域是不需要的,而且还要保持适度的警惕,防止腐败的滋生和狭隘民族主义或民粹主义的泛滥。
马克思主义文化是互利文化,强调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所做出的选择。社会的发展需要合理的制度和思想文化进行引导,当今中国的社会正处于第二大社会形态——政治解放(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在公共领域既维护了个人利益,又维持了群体秩序,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选择。
对三大主流文化的逐一检视和价值定位,可以对当代中国文化的定位作一定的探索。可以将马克思主义文化定位为制度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定位为精神文化,西方自由主义定位为物质文化。人(作为个体的人)有三大属性: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人的自然性要求人对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性需要的满足,这就要求要有足够发达的物质文明,自由主义下的市场经济,通过对经济的发展来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物质需求。如果说人的自然性是人维持自身肉体的生存,那么社会性就是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精神性就是人提高境界和超越自我的体现。人是唯一以社会性为自己基础和根本特色的存在物,而社会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主张和利益的相互承认而形成的联系。人是社会的人,被社会规律所制约的同时,也被社会赋予不同的个性;社会又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得以维持现状并不断向前发展的唯一的活的因素,因而社会就是人与人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被定位为精神文化是有一定原因的,传统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民族得以延续和传承的根,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河流,这是永远不能被舍弃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生为基本主题,是一种修养文化或者是内在超越的境界文化,追求“内圣外王”。因此,对于在缺乏精神追求、物欲横流的当今时代里保持自我精神是必须的。(作者单位: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高亨著·周易大传今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8
[2]刘进田.文化哲学导.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