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乡村治理的科技支撑研究

2014-04-29 19:49辛红丽
2014年33期
关键词:农牧业农牧民西藏

辛红丽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科学不只为尖端技术服务,科技应用水平和支撑发展的能力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例如在农牧业、交通能源、医疗卫生等行业,科技得到不断的发展与创新。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手机、电脑进入村民家,成为村民生活的必需品。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时改变着村民的生活方式,改变着村民的文化。西藏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西藏80%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农牧区,是典型的农牧业产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乡村治理方式已不能很好适应推动基层发展稳定的需要,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大力推进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一、西藏乡村治理的经验

针对西藏疆域辽阔、地广人稀、乡村基层薄弱的实际,西藏自治区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维护社会稳定、优化社会环境、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等加强乡村治理的科学化。主要做法如下:

第一,夯实基层基础。一是建强乡镇政权。把机构编制向乡镇倾斜,实施万名专业军人扎根乡镇计划,每年从驻藏部队和武警退役官兵、大中专毕业生、优秀党支部书记中考录乡镇公务员,从地县机关选派优秀干部到乡镇工作,充实乡镇干部队伍、优化干部结构;二是建强村级组织。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建立完善选派机关干部到村(居)任职工作长效机制,选派县乡优秀机关干部、转业军人、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或担任党支部书记,大规模培训村干部,增强法律政策观念、党的意识、国家意识和工作能力;三是实施干部驻村。从2011年10月开始,每年选派两万多名干部组成工作队,进驻全区5464个行政村(居委会),建立健全联系服务群众、推动基层发展、维护基层稳定的长效机制。

第二维护社会稳定。针对西藏乡村居住分散的实际情况,开展“先进双联户”创建评选活动,实施党员干部“进村入户、结对认亲交朋友”制度,引导结合农牧区面积较大城乡居民以5户至10户为一个联户单位,全区共建立联户单位8万多个,覆盖所有城乡居民,实现联户保平安、联户促增收,巩固了城乡发展稳定的根基。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西藏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19.92%,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9%,各类矛盾纠纷同比减少29.7%,火灾事故起数下降39.06%,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到98.67%。

第三,优化乡村社会环境。一是建强安居工程。2006年起,西藏自治区实施了以农房改造、游牧民定居、扶贫搬迁和“兴边富西藏还投资民”安居为重点的农牧民安居工程。截至2013年年底,连续8年、累计投资达到273.57亿元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全面完成,全区46.03万户、230万农牧民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房屋,全区农牧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二是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改善乡村的居住生活环境,加快推进水、电、路、讯、气、广播电视、邮政和优美环境“八到农家”工程建设步伐。“八到农家”工程使农牧区落后的交通状况、乡村的通信和信息化状况等得以改善,完成了1000个行政村人居环境建设,完善了基层基础设施,使乡村面貌得到了巨大改善。

第四,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对科技资源进行整合,实施青稞产业、饲草产业、马铃薯产业和金牦牛等科技工程重大专项,其中截止2013年底,推广“藏青2000”新品种10.6万亩,亩均增产26.5公斤,建立乡镇科普活动站65个。

二、西藏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西藏乡村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与城市的社会建设相比,与农牧民的意愿和乡村的需要相比,乡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科技基础条件薄弱,还有面临的“反分裂”的复杂局势等等一系列问题突出。

一是乡村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突出,农牧业经营方式转变缓慢,农牧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高,部分农牧民生活比较困难,扶贫攻坚任务繁重,交通不便、能源短缺、水利设施薄弱,偏远地区通信不畅,仍然是制约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是西藏乡村科技基础条件十分薄弱,村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科技成果不多,乡村科技人员数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和学科带头人严重缺乏,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西藏乡村科技的发展。

三是西藏特殊的政治地理环境,使得长期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对达赖集团进行支持利用和纵容,把达赖集团作为对西藏进行“渗透”“西化”的工具,利用微博、微信等各种网络工具以宗教为纽带,境外指挥境内进行分裂破坏活动。乡村是西藏反分裂斗阵的第一线,特别是进入后达赖时期,达赖集团利用各种网络技术在藏区意图进行分裂活动,反分裂斗争更显得复杂尖锐。

三、利用网络新科技加大西藏乡村治理的水平及力度

随着西藏互联网的不断普及,西藏网民已经突破176万,越来越多的农牧民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社会生态。在全球一体化信息网络化的大背景下,西藏乡村治理该如何迎接挑战。

一是设立乡村科技服务中心。一方面培训农牧民科学技术,提高农牧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应用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的,促进藏文网络媒体发展,完善乡村信息平台建设,使科技在乡村得到普及。另一方面為农牧民提供产前的信息技术服务,产中农资需求服务,产后的农产品销售和加工服务,可以有效地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推动农牧民早日致富奔小康。

二是加快建设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现代农牧业不仅追求农、牧产品产量,而且要实现农牧产品品种丰富和质量提高,要增强农牧业抗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加快建设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推进农牧业科技创新,健全公益农牧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代种业,加快农牧业机械化、加快完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从而加快发展乡村经济,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三是加强网络舆情监督。当前,西藏的乡村治理主体结构依然是一种以政府为中心,当下西藏政府如何运用和定位自身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乡村网络治理的成败,决定着网络科技能否在乡村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网络科技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也成为影响政府决策和政府形象的重要因素。政府必须成为舆论的“意见领袖”,占领舆论的制高点。特别是西藏乡村作为反分裂的第一战场,必须重视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充分发挥“主场优势”解决网络舆情所产生的矛盾。(作者单位:西藏大学)

参考文献:

[1]陈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进西藏长治久安——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J].新西藏,2013(12):4—7

[2]钟国强,谭海运,(小)尼玛扎西.依托农业科技优势主推强基惠民活动[J].西藏农业科技,2012(10):1—6

[3]马胜杰.全面贯彻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着力提高科技支撑能力和创新水平——在全区科技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J].西藏科技,2012年(1):5—14

[4]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惠在何处惠从何来[M].西藏人民出版社,2013(1):145—160

猜你喜欢
农牧业农牧民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内蒙古农牧业生产资料股份有限公司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农牧民初中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西藏:存在与虚无
关于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的思考
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农牧民增收几点思考
关于巴林左旗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调查